名侦探俱乐部

综艺大陆2017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2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3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4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5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6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3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4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5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6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7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8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9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芒果TV2017开年重磅自制综艺,《名侦探俱乐部》案件还原+明星幕后记录。

 长篇影评

 1 ) 叛逆者Ron和救世主勇哥

看了微信里“我不是药神”的分享,就立马联想起这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感觉比较雷同,一直到看完电影“我不是药神”,才发现两者是不同的。“我不是药神”对真相和根源采取的是回避,避重就轻的方式,把一切原因表面化,指向药厂,并且把小人物最终塑造成了“英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要诚实许多,里面没有英雄。主角Ron非常不主流,就是一个小混混小无赖一样的人物,住在一处廉价活动房里,职业是电工,抽烟、喝酒、吸毒,参加牛仔竞技,在赛场的隐蔽角落里找女人疯狂做爱。后来他染上了艾滋。

和“我不是药神”中最不同的就是,Ron本人是个艾滋病患者,所以他找药、走私、卖药的所有的起始动因都是自己求生;人生最危难之时结识易装癖者Rayon,使得他从一个十分抵触排斥同志群体的态度,通过个体的接触,逐渐了解同志群体;自己也从一个放浪牛仔转变成为AIDS群体争取权益的社会活动家。

所以“我不是药神”中勇哥的定位是救世主,而Ron的定位是叛逆者。

影片的细节能记得的已经不多,其中Ron和Rayon的友谊也十分感人。

 2 ) 马修•麦康纳:40岁前征服女人,40岁后征服表演

  一个迷恋酒精、女人、可卡因的德州佬发现自己竟然患上了艾滋病,为了活命他穿越国界冒险运送违禁药品,并且将之分发帮助更多人,包括他曾经极端厌恶的同性恋者……
  为了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马修•麦康纳疯狂地瘦身,最终减掉50磅(约23公斤),几乎面目全非。虽然听起来像是对演员付出努力的不敬,但好莱坞从来都欣赏折磨自我的方法派(暴瘦、增肥,扮演绝症患者或者真实人物),更慷慨地向迷途知返的归队者敞开怀抱——今年马修•麦康纳一定能捞个奥斯卡提名。敢不敢打赌?


  马修•麦康纳——如果你还不知道他是谁的话——好莱坞最著名的男花瓶、女明星征服者、德克萨斯爱神,他长长的猎物(我是说在电影里)名单里包括莎拉•杰西卡•帕克、凯特•哈德森、詹妮弗•洛佩兹、朱迪•福斯特,等等等等。
  他,完全按着女人的性幻想塑造——一个可以同时给予她们泪水和超级棒性爱的男人,一个野性却终将被驯服的男人。《婚礼专家》、《拍拖十日手册》、《淘金俏冤家》——马修•麦康纳一次又一次带着轻浮的俏皮与被宠坏的鲁钝出场,简直是对电影艺术的犯罪。当然,他还曾把这股“愚蠢的炫耀劲儿”带进动作片里,结果那部投资1亿3千万的《撒哈拉》成为好莱坞失败史上的传奇一笔。
  43岁的马修•麦康纳曾轻易浪费掉了自己的最好时光。那些年,他获得的轻视几乎与嫉妒一样多。
  以至于我们一度遗忘了他事业的最初时光竟然与一系列大师级的人物——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断锁怒潮》)、罗伯特•赞米基斯(《超时空接触》)合作过,甚至还是约翰•赛尔斯(《致命警徽》)和理查德•林克莱特(《年少轻狂》)的缪斯男神。他本来至少有机会成为另一个布拉德•皮特,至少一次位列于奥斯卡提名者中,然而,他却选择了做一个咧嘴傻笑的男版凯瑟琳•海格尔。
  突然间,他变了番模样。
  在弗莱德金去年那部疯狂邪恶的黑色电影《杀手乔》中,麦康纳乖戾的表演吓得人坐立难安;《林肯律师》;然后是索德伯格的《魔力麦克》,在其他人都只顾“秀肉”时,麦康纳却赋予这个烂俗浪漫剧真正的灵魂;最令人惊奇的或许是浸透了美国南方潮湿闷热的犯罪片《报童》,麦康纳索性献身于一场严肃的同性SM性爱;还有去年戛纳电影节上赢得好评的《污泥》,一部现代版的《哈克•费恩历险记》,他成为开启男孩成年礼的神秘偶像、最痴情的浪子。
  这还没算那些没上映的作品——马丁•斯科塞斯年底的申奥热门《华尔街之狼》;克里斯托弗•诺兰明年上映的科幻巨制《星际空间》。
  这是怎么了?花瓶洗心革面了?
  我打赌你绝不敢瞪着他的双眼问出这个问题——如果你恰好看过《杀手乔》里他用炸鸡口爆吉娜•格森那段——当然,如果你运气够好,他也许会拿出教父式的派头,回一句“我欣赏你的诚实”。就如其自夸:即使是小鸡电影里,我也是男人中的男人。


  午后的加州马布里,阳光直射而下。不知道是不是个小把戏,马修•麦康纳故意坐在阴影中,让他目光沉着、消瘦的脸颊更似石刻。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自己男装品牌JKL(意为“Just keep livin”)的军绿夹克,勾勒出漂亮的肌肉曲线,没有大银幕看上去那么夸张,却依旧让每个女人想上去摸一把。
  麦康纳把一盒咀嚼用烟草甩在桌上,并低语道“生活有酒多么美好”。德州人慢吞吞的含糊口音听起来竟如蜂蜜般滑腻,稍稍平和了他散发出的过于浓烈的侵略气息——这亮相和在电影中一样充满戏剧性。
  马修•麦康纳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一切要从1993年说起。
那时,他刚从德州大学电影导演系毕业,整日无所事事瞎晃悠。某个周四晚上,麦康纳带着女友去奥斯丁凯悦饭店的酒吧蹭免费酒。他认识了一个坐在角落里、自称唐•菲利普的家伙,传说他是个制片人。四个小时之后,他们醉醺醺地出了门。唐问:“你演过戏没有?”麦康纳回答:“嘿嘿,我可是演过美乐啤酒广告的。”然后唐甩过来一个上面有各种手写标注的剧本。其中有个角色名叫戴夫•伍德森,净说些超牛逼的台词。比如“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高中女生,兄弟,不管我多老,她们永远这个年纪。”
  是的,这部电影就是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年少轻狂》。
  1996年,他主演了乔•舒马赫的《杀戮时刻》。“大爆炸”麦康纳形容道,“仅仅一个周末我就红了。”最终影片票房高达1亿8000万美元。
现在这么说有点显得马后炮,但之后,马修•麦康纳确实做错了选择。虽然导演够大牌,但斯皮尔伯格的《断锁怒潮》和赞米基斯的《超时空接触》中的角色与他的个人魅力并不算般配。然后是林克莱特的匪帮片《牛顿男孩》、朗•霍华德的《艾德TV》(和《楚门世界》题材撞车是其最大的悲剧),二战潜艇片《U-571》。他完美的上升曲线因为这一堆匆忙急就的电影戛然而止。“我很少拒绝别人,因为我没太多这样的资本。”他解释道。
  直到马修•麦康纳与詹妮弗•洛佩兹合作的《婚礼策划人》才挽救了他的颓势。之后,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浪漫喜剧王子”,票房成绩也从一路从千万级别飙升到《拍拖十日手册》直接过亿。
提起当初,马修•麦康纳大方地为自己辩护——起码不像本•阿弗莱克  一样总是尴尬着拜托大家不要再提《鸳鸯绑匪》或者抱怨英俊的男演员总是被人忽略演技——“浪漫喜剧从很多角度来讲都挺不容易:它们必须要保持时刻向上的劲头儿,而这很容易被毁掉。我拍过一些这样的电影,我很享受。它们给钱不少,并且还挺有趣。好吧,换个说法,事实是我拍了动作片、犯罪片,然后才是《婚礼专家》。我当时想,这回让咱们来点不一样,轻松光明点的。之后……shit,片子卖了好多钱,这帮家伙就没完没了了。”准确的说,马修•麦康纳大概能从每部浪漫喜剧中赚到800万美元。嗯,至少这部分他还算诚实。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麦康纳开始满腔热情的讲解他关于浪漫喜剧的见解,像个不太可信的哲学家。“我看待喜剧是很严肃的。虽然电影里那些角色看起来只是随便跑来跑去:在一起、分手、追逐她、得到她,然后电影结束,男人永远是这些故事中的人质。但是你必须学会保持尊严,有些故事里,男人会跪在地上央求女人回心转意,我不喜欢。好歹他应该上前说‘哦,我搞砸了’,回到她身边仅仅是选择之一。”


  现在,终于又转到那个问题——花瓶男究竟为什么突然选择献身艺术电影?
  或许是因为他喜欢自虐式的阅读那些给予他的差评。“我对自己还是挺有幽默感的。”麦康纳说,“我让他们把评论全拿来。有的我会想‘这人只是不喜欢我’,但有些我忍不住赞赏‘真有见地,要是我我也会这么写!’”
  在《前女友们的幽灵》被评论骂得狗血喷头之后,麦康纳刻意沉寂了两年。然后是由《林肯律师》开启的重生——“麦康复!(McConaissance)”媒体在惊喜中赞曰。
  麦康纳对此则轻描淡写:“我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我只是沉寂了一两年,然后《杀手乔》、《报童》这些片子就过来找我了。当然,我确实也想找点新挑战。找一些我在生理上产生恐惧的角色激发了我的创造力,我不知道也不确定我会怎么表演,但我会莽撞地尝试,相信自己随后会达到与角色合一的境界。”
  也许命运就是这么不公平。当一个陷入固定模式角色中的女演员衰老失色时,人们对她弃若敝履;可男人们却像酒一样越陈越香,40岁仿佛只是一个男演员第二生命期的开端罢了。
  所以,演员麦康纳的路还长着呢——我知道你还想听麦康纳忏悔他的烂片生涯,拜托,他才不会——“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还会拍浪漫喜剧,现在,我必须先暂时忍耐一会——尤其是当别人拿着一笔巨额支票登门时。”
  去年,他与相恋多年的巴西模特卡米拉•阿尔维斯结了婚,膝下有三子,生活可谓完美的一塌糊涂。他不会因为缺钱重回老路了吧?
“前些天,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马修,你现在处在人生中‘逗号’的阶段,每当你以为要停下来、每次你觉得终于到达似乎走不完的街道的尽头时,总能柳暗花明,你的每次停顿都只是暂时的,而不是终点”他的声音时而响亮时而低沉,像个正在布道的牧师,“然后,我想,他说得没错!”

发于《环球银幕》

 3 ) 在颠簸不堪的牛背上紧握生命的缰绳

     看看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来托在出演《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前后的对比照片,你会知道什么叫做用生命在演戏。笔者在看完整部影片查看演职表时,才惊讶的发现主角罗恩伍德鲁夫的扮演者竟然是自己熟悉的马修麦康纳!枯槁变形的身躯让原本健硕的马修麦康纳已然面目全非,同样杰瑞德在此片中的变化也让人吃惊,不过他与杰瑞德对此片的牺牲,最终没有白费,他们俩自我摧残式的高超演技,撑起了一部优秀电影的脊梁。《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群徘徊在生死线的AIDS患者为了延长自己的寿命,争取对自身更大治疗权所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影片从80年代中后期AIDS逐渐开始在美国蔓延讲起,以较为粗粝硬派、充分发挥演员主动性的叙事精神讲诉了一个人在求生过程中与命运、社会抗争所产生的巨大转变与生存状态。

   影片精神中最为出色的地方便是在处理这个痛苦的故事时,用较为收敛与硬派的姿态赋予了整部影片不一样的人文关怀,它没有以局外人同情怜悯的姿态来看待苦难、渲染痛苦,而是以平常、潇洒自如的融入姿态来讲述这个不那么平常的故事,这虽然导致了影片的剧情较为稀松,但是故事中几位主要角色极高素质的表演却大大弥补了这点,麦康纳与来托自我毁灭式的高超演技让这部影片真正成为了关注于人本身的故事,用潇洒自如的态度面对绝症,也让这个故事更为举重若轻,在于生存抗争的时候能保持这种姿态,什么都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配角来托的表演丝毫不逊于麦康纳,他所演绎的异装癖角色在一定层面上会比罗恩这个角色更加的复杂,罗恩身上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牛仔的一种粗粝与硬派,比较粗线条,而罗恩则更加“妩媚”,多重身份的覆盖和自身身份的挣扎会使得其性格更复杂一点,来托的演技即使在高手如云的入围男配中,也能算得上是翘楚。罗恩的变化也是影片中的非常显著的一点,从最初纵欲不羁的牛仔混混,到最后的人quan斗士,罗恩最大的转变不仅仅是社会身份上的转变,更让人感怀的是偏见的消失,从最初对同性恋的排斥,对AIDS的偏见,到最后的尊重与理解,罗恩为Rayon的大打出手表现了这一点,他自身的经历和与特殊群体的长期相处,让他看到这些他之前排斥的群体也只是和他一样过着普通生活的普通人而已,而在与绝症抗争的路上,他们都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弱势群体,而牛仔天生的硬派和不愿屈服,让他站在了这群人的最前面,成为了一名不屈的斗士。

   从罗恩最初的心迹上来看,从事药贩子生意最初无非是为了牟利,而在广泛接触这个群体与药品制度后,看到不合理制度对此群体求生的阻碍,罗恩天生的不屈劲头让他成为了为人quan抗争的一名斗士,Rayon的死加剧了罗恩的斗争,从最初与医院的抗争,到最后与GOV、制度的抗争,罗恩拯救的不仅仅是更多的患者,拯救的也是他自己。这种被求生所逼迫出来的意志与群体给他的责任感,拯救了这个曾经苍白的灵魂。

   制度总是慢于现实情况的,当制度与生命在赛跑的时候,孰轻孰重让我想起了一个伊索寓言:一只猎犬追捕一只兔子失败,人问猎犬为什么追不上兔子,猎犬说兔子是为了生命在奔跑,而我追它只是为了饱餐一顿。这个故事形象的说明了影片中制度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罗恩就是那只使劲奔跑的兔子,生命的坚韧与不屈的抗争,最终罗恩为自己争取了近7年,他因为有了他们的抗争,未来的这个群体获得到了更长久的生命,片头片尾的两段斗牛戏的照映,是头尾的结构照映,同时是一种质上的不同,片头的斗牛戏,罗恩在斗牛场的角落纵欲,与这危险充满荷尔蒙的斗牛画面产生的蒙太奇,象征的是一种原始本能的放任与肉欲血腥感官对麻木灵魂的刺激,这是当初的罗恩,一个纵欲的苍白灵魂。而片尾的斗牛,却完全拥有不一样的含义,它给出的意味是一种坚韧与不屈,颠簸的牛背随时可以把你甩下摔得粉碎,就像罗恩那脆弱的生命一样,而在如牛背上颠簸不堪的生命轨迹中,谁坚持得更久,谁抗争的越不屈,谁就是真正的斗士,这是最后的罗恩,一个为生命不断抗争的斗士。两端斗牛戏意义的截然不同,正是罗恩的巨大转变过程,此番深意,不禁让人感怀。

  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来托充满生命力的表演,足以赢得所有人的敬意,正是他们可敬的表演和无畏的付出,让我们知道在这颠簸不堪的生命中,始终会有不屈者紧紧的握住生命的缰绳,直到最后一刻。

 4 ) 美国民间抗争的成功案例

罗恩·伍德鲁夫并不是真正的骑着马打理牧场、照看上千头肉牛或者奶牛的牛仔。他住在得克萨斯城市达拉斯一处廉价的活动房里,职业是电工,但他追随牛仔文化,比如参加牛仔竞技大会,而且表现不错。他抽烟、喝酒、吸毒,偶尔会在牛仔比赛场的隐蔽角落里寻欢,同时有两个姑娘在他身边。
在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上,罗恩与追求牛仔风格的人士也高度一致,他仇视、厌恶、远离。在1980年代中期的美国,他却不幸染上艾滋病---当时被认为是同性恋者独有的不治之症,我想其中的错愕感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突然发现雾霾有可比之处。罗恩的第一反应认为医院混淆了他和同性恋者的血样,他用“daisy puller”这个蔑称指称同性恋者。
医生的诊断谈不上乐观,罗恩只有30天的预期寿命。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Dallas Buyers Club)此时进入计时状态,从第一天开始。罗恩真有其人,这部电影以达拉斯当地报纸的报道为基础再创作而成。当天他的生活没有改变,仍然抽烟、喝酒、吸毒、找姑娘,数量维持在同时2个。他未必意识得到,他很可能同时将艾滋病毒传给了两个人。
那是1985年7月的一天。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已经基本淡出当今社会的景象,比如人们到图书馆里通过缩微胶卷查找历史资料、开着船型的蓝色道奇轿车、使用砖头一样厚重的手机、在医院建筑内抽烟、听歌用磁带等等。也有些维持不变的事情,比如酒吧里总摆着一张台球桌。更深层的、亘古不变的是动物的求生本能。
医院提供的试验性药物AZT只能提供给极少数患者,罗恩不在其中,但他拒绝等死。南下墨西哥以后,他找到一位被美国吊销执照的医生。这位医生琢磨出的原始鸡尾酒疗法相当有效,其中包括锌、芦荟、维生素、营养补品和尚未获得政府批准的抗病毒药。服用过后,罗恩存活的时间远远超出医生的预期,他立即将自己榜样的力量转变成商机:如果我能活下来,你也行。数以百计的人加入了他成立的俱乐部,每月付出400美元后即可获得配方经过罗恩改进的鸡尾酒。鸡尾酒有时管用,有时无效,其实谁也无法完全了解其疗效和毒副作用,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俱乐部的发展。罗恩找了一家简陋的汽车旅馆办公,他的房间外从来都排着长队。当时美国艾滋的蔓延状况已经相当于流行病。
罗恩的民间配方中需要的某些成分在美国属于管制药品,他只好到墨西哥非法采购,或者从日本等地合法采购后再非法带进美国。从电影中看,医院之类的正规研究部门也在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是思路略显保守,解决问题的迫切性远不如患者本身。另外,很少有人能够支付每年1万美元的治疗费用。其他疑难杂症患者其实面对着同样的格局,而且大概只有被动接受这个唯一的选择。相比之下,艾滋病患者至少有两处显著不同,首先他们数量众多,同时因为其中的同性恋者比例较高,所以很容易组织起来形成群体力量。其次,当时的确有些罗恩一类品牌的民间配方比医院的正式治疗管用。由此一来,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大规模民间抗争,即以艾滋病患者集体寻医问药为核心的维权运动---medical activism。
2012年的纪录片《瘟疫求生指南》(How To Survive A Plague)翔实回顾了那段历史。艾滋病患者们意识到,保持沉默与等死无异,所以他们拼命发声,用游行集会、静坐示威等手段让全社会了解自己的遭遇。他们的情绪可以用“悲愤交加”来概括,“悲”既来自于自己罹患疾病的不幸,同时也来自于社会的不理解。当时的美国由里根执政,保守思潮渐趋主导,能够客观认识同性恋的人不算特别多。在纪录片中,紧接着里根担任总统的老布什、重量级参议员赫尔姆斯等人都认为艾滋病的缘由在于行为不端,根除疾患的最好办法为保持贞洁。
“愤”主要因为政府的不作为。我在华盛顿地区生活10多年,从没听说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前发生过群体事件。NIH处于医疗研究的最前沿,应该是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地方。在纪录片中,这个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门前成为艾滋病患者集结的主要场地,他们认为NIH没能以更积极的方式尽快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客观地说,美国的健康管理部门本身并没有大的过错,政府从来都更重视程序上循规蹈矩,不会因为怜恤而轻易做出调整。
纪录片《瘟疫求生指南》反映的时代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基本重叠,精神实质也非常接近。罗恩和周围的艾滋病患者不靠政府,他们靠自我教育、自我解救。在这个过程中,全社会对艾滋病以及同性恋的认识逐渐产生了变化。罗恩的商业伙伴Rayon外表跟布拉德·皮特一样英俊,但内心深处却希望成为安吉丽娜·茱莉。起初罗恩对他的性别倒错和同性恋身份只有负面看法,随着两人交往加深,罗恩的态度开始改变,对Rayon这位穿裙子、抹口红、踩高跟、温柔善良、幽默风趣的伙伴给予了更多的理解。电影中有一个杂货店内的场景,罗恩遇到的一位老朋友拒绝和Rayon握手,这跟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虽然不同,但其中包含的歧视仍有相通之处。此时罗恩采用了强制手段,老朋友的手被迫和Rayon的手产生触碰。
很多人对同性恋看法的变化都经由与罗恩类似的路径。不久前我曾经采访过纽约的一位著名同性恋维权律师埃文·沃尔夫森,他也这么说,只要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机会和同性恋者交往,或者你的亲朋好友中有同性恋者,你很可能会发现,他们同样努力学习、辛勤工作、成就事业,跟异性恋者并无二致,除了由基因等因素决定的性取向。
电影结尾处的计时为“第2557天”,罗恩与死神的顽强抗争此时才算结束,那是1992年。1996年,蛋白酶抑制剂研究才取得真正突破,抗反转药物进入成熟阶段,此后艾滋病的死亡率开始急剧下降。到今天,艾滋病仍然无法治愈,但只要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接受治疗,这种曾经的绝症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的慢性病,罗恩们的贡献不可忽视,就象纪录片《瘟疫求生指南》结尾处一位维权人士说的那样,政府没有给我们药物,他人没有给我们药物,是我们艾滋病患者自己争取到了药物,这是同性恋群体获得的最值得自豪的成就。
美国社会拒绝认可同性恋的人士仍然不在少数,但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愈加宽容的氛围中。到2013年,美国已经有18个州及华盛顿特区从法律上正式认可同性婚姻。 在我看来,本年度出现在媒体上的所有直接引语中,教皇弗兰西斯被问及如何看待同性恋的时候说的“我有什么好评判的?”(Who Am I To Judge?)可能最让同性恋者心情舒畅。在同性恋问题上向来持保守立场的罗马天主教廷也已经松口,这应该说明社会对同性恋的认识正继续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前移。

 5 ) 药企真正的攻击点,达拉斯比“药神”抓得更准确

这个暑假,徐峥的《我不是药神》大火,与之题材相似的达拉斯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拉来一起讨论。

在两部电影的相关讨论中,药企都被刻画为反派人物,《药神》因为某种不能描述的原因,单纯又粗暴的将药企脸谱化为贪婪冷血的人民公敌。相比较而言,达拉斯的处理就更细腻一些。

药神只是简单粗暴的说,瑞士正版药贵,印度盗版药便宜,所以穷人不得不走私,甚至抗议药价。可是,药价为什么贵?贵在哪里?贵得有没有道理?这些关键点却含糊其辞。这也是后来引发观众争议的原因。

达拉斯在片头则明确的展示了药价和审核过程,并且,主治医生明确指出,你不能阻止药厂牟利。药厂也要生存。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批判药厂了?病人就只能任人宰割么?

不是的。的确,如果药品经过了大量的研发投入,并且确实药效明显的话,药厂维护版权是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如果放任印度盗版,版权法岂不是成为一纸空文?如果辛苦研发不能带来可观前景,的确会让药厂放弃研发新药。

但是,虽然你不能逼迫药企高风亮节,你却完全可以要求它不作恶。

再说一遍,虽然虽然你不能逼迫药企高风亮节,你却完全可以要求它不作恶。

打蛇要打七寸。

什么是作恶?

1.药企是否为了追逐高利润对病人造成了毒理性隐瞒?

片中,AZT被医师和药剂师反复宣称为安全,然而罗恩和墨西哥医生研究发现,AZT会不加选择的杀死所有的细胞,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其毒副作用远大于疗效。

药企是否为了贪图利润,刻意忽视并对公众隐瞒了毒理和副作用情况?

2.药企是否为了追逐高利润,刻意选择了高成本的原材料?

罗恩在墨西哥是找到了更廉价,副作用更小的药物治疗方案的,也就是初代鸡尾酒疗法。其不被FDA 承认的原因是没有审批。

如果说印度药涉及知识产权和专利权问题,DDC(微毒),T肽素(无毒副作用)则和AZT没有版权冲突,甚至疗效更显著。那么为什么始终未获得FDA的授权?

为什么就非要用AZT呢?

打个比方,医院卖三块钱的开塞露,地下作坊抄袭药方,然后卖三毛,那医院肯定不是过错方。

但是如果病人明明能用开塞露解决的问题,你非让人家做个肠道手术,那医院就欺人太甚了。

3.预防药和治疗药的选择

药品如果分为早期的预防药和后期的治疗药。那么,药厂是否为了利润最大化,放弃“预防线”,只生产“治疗线”?

如果将药品分为一次性的治愈药和需要长年累月坚持服用的缓解药,药厂是否为了压榨患者的剩余价值,只生产缓解药,甚至刻意打压一次性治愈药,让患者只能续命而不能康复?

如果是,药厂就是在作恶。

虽然你不能要求它高风亮节以成本价甚至赔本出售专利,但是你完全可以控告他作恶。

药神为了过审,对于本应是全剧高潮的庭审环节拍得含糊其辞。最后又强行让医保亮相。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舆论导向。如果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走私,泼粪,示威游行的人才能得到医保,那其他绝症的患者要不要跟着一起闹?医保如果强行包揽全部的病患,那国库够不够用?目前,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和卖地,所以一旦国库不够用,要不要加税?要不要把房价地价抬到更高?牵一发而动全身,综上所述,政府最有效的方式或许不是简单的纳入医保就完事。

1.当个体由于所在阶级过低或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政府能否转换立场,站在公民一方重新参与和药企间的定价博弈?(如达拉斯片中的法官)

2.药企为了利润肯定是倾向于缓解药的研发。那么,能否由政府加大对研究所的投入,催生国字号的一次性治愈药参与药企的市场竞争?既为患者多了一些希望和选择,也使得药企在竞争压力下,不至于把缓解药进行价格垄断。

3.药神和达拉斯都有一个类似镜头,即药企的职工在电视节目上进行宣传引导舆论。药企具有更大的财力,更靠近媒体,也更具有权威性,因此比起普通民众来,药企必然更容易获得话语权。那么,民众声音如何得到更好的表达?除了走私,泼粪,游行示威,地下集会等方式之外,国家有没有提供给民众更好的表达意见的渠道?

暂时就想到这里。

 6 ) 干掉莱奥纳多的男人

当詹尼佛·劳伦斯念出第8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名字时,感到很受伤的不只台下的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对大部分中国影迷来说,马修·麦康纳只是一个半生不熟的名字和一张似曾相识的脸而已,怎么能跟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小李子相提并论呢?我敢打赌,这些为小李子鸣不平的影迷中,肯定有大半的人没看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要是你看过的话,一定不会意外马修·麦康纳能够干掉小李子,将小金人抱在怀中。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光荣与代价
德州牛仔罗恩·伍德鲁夫在1985年被诊断出感染了艾滋病,医生说他活不了多久,因为身体太虚,也没法让他参与当时的抗艾滋病AZT的药物治疗试验。当时其它的抗艾滋病药物又不被美国药监局认可,所以摆在罗恩面前的似乎只有等死这么一条。但罗恩却独辟蹊径,他从墨西哥、丹麦和日本走私了大量的药物,不光进行了自救,还成立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把药品卖给身为艾滋病患者的俱乐部会员。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根据罗恩·伍德鲁夫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虽然剧本早在20多年前就完成了,但就像罗恩患上艾滋病后被同伴排挤一样,没人愿意为这部作品买单,它足足被拒绝了137次!电影开拍前一周,导演还对麦康纳说:“我们的钱不够。”

虽然《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剧本不被人待见,但对扮演罗恩感兴趣的演员却不只麦康纳一个。布莱德·皮特和瑞恩·高斯林都对这个角色青睐有加。最后还是罗恩的家人帮助麦康纳胜出。她们认为来自德州的麦康纳跟罗恩的气质相当吻合。

罗恩患病后饱受病痛折磨,麦康纳为了扮演罗恩也没少遭罪。他进行了丧心病狂式的减肥,每天只吃一餐,摄入的卡路里不足100。“我每天都处在饥饿之中,我的身体就像嗷嗷待哺的雏鸟,每天都张着嘴嚎叫:喂我,喂我。”为了抵制食物的诱惑,他基本不出门,也不参加任何活动。减肥成果便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的罗恩——即使是麦康纳的脑残粉恐怕都没办法认出那是麦康纳。已经瘦到脱相的麦康纳跟被《人物》杂志评为拥有“最性感的身形、浪子的神态、略带邪气的气质”的那个麦康纳简直判若两人。前者更像是《机械师》中的克里斯蒂安·贝尔附体。

虽然奥斯卡有垂青“牺牲派”的先例,但仅凭减肥达人就想在奥斯卡封帝那是做梦。在莱奥纳多提名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电影《华尔街之狼》中,客串出场的麦康纳恰好扮演让莱奥纳多亦步亦趋的人生导师,跟莱奥纳多打了鸡血似的“万年皱眉演戏法”不同,麦康纳的表演可谓举重若轻。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麦康纳的表演更是轻盈干净,没有浮夸,没有炫技,感染力爆表。难怪有人称赞他是“演技怪物!

凭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麦康纳拿奖拿到手软。奥斯卡、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评论家选择电影奖的最佳男主角……统统被他拿下。有媒体评论道:“麦康纳不再被美颜拖累,昔日花瓶男终获影帝。”不少媒体也不惜把他塑造成屌丝逆袭的典型,津津乐道他是如何从一个好莱坞男花瓶翻身成奥斯卡影帝。麦康纳的外型的确配得上花瓶的称号,小麦色的肌肤、深邃的眼眸、性感的下巴和勾人的笑容让他在高中时,就荣登校草。而在好莱坞,用在他身上最多的前缀是:好莱坞最著名的男花瓶、女明星征服者、得克萨斯爱神。可尽管有着天生的好皮囊,麦康纳却从来不是一个漂亮的摆设。


从被误解的“男花瓶”到“麦康复”
麦康纳1991年入行,仅仅跑了两年的龙套,就搭上了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顺风车,出演《年少轻狂》。理查德·林克莱特是美国影坛知名的文艺片导演,其代表作《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和《爱在午夜降临前》影响了无数文艺青年。充满了躁动荷尔蒙的《年少轻狂》上映后,评论家们忍不住点赞,而麦康纳也以高起点走上了电影之路。不过随后的两年里,麦康纳唯一能让人记住的表演就是《德州电锯杀人狂4》中的嗜血杀手。

1996年,麦康纳迎来了机会,在西部悬疑片《小镇疑云》和政治惊悚片《杀戮时刻》中,人们意识到他不是一个没有演技的男演员。凭借《杀戮时刻》中的精彩表现,他收获了MTV电影奖最具突破表演奖和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具潜力男演员的提名。

当莱奥纳多站在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上时,麦康纳登上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历史大船《勇者无畏》。这是麦康纳第二次扮演律师了,麦康纳梳着卷发,带着圆眼镜,像从故纸堆里走出来的人,跟《杀戮时刻》里的英俊律师判若两人。《勇者无畏》和《泰坦尼克号》都俘获过奥斯卡评委的心,但麦康纳得到的是一个演员的成就感,而莱奥纳多却收集到了全球女性的尖叫声。有意思的是,麦康纳当年也曾去《泰坦尼克号》剧组试镜,但他失败了。

虽然没有出演《泰坦尼克号》的运气,但麦康纳此后几年的运气也还不赖。无论是与朱迪·福斯特主演的科幻片《超时空接触》、与好基友伍迪·哈里森(《真探》也是他俩主演)合作的喜剧片《艾德私人频道》还是战争片《U-571》都有不错的口碑。他也被媒体誉为年轻的保罗·纽曼。作为奥斯卡影帝的纽曼曾十次被奥斯卡提名。能和纽曼相提并论,可见当时的麦康纳已经拥有了奥斯卡封帝的潜力。

不过,自从他在当年大热的《欲望都市》中客串了他自己后,一些小鸡电影就慕名而来了。更糟糕的是,他主演的两部小鸡电影《婚姻专家》、《十日拍拖手册》都票房大卖,而同一时期,他有着精彩表演的严肃电影《命运的十三个交叉口》却乏人问津。如果耗资不菲的爆米花大片《撒哈拉》能像《夺宝奇兵》那样大热的话,也许麦康纳会甩掉小鸡电影男花瓶的帽子。可惜这部投资上亿美元的电影,最终只收回一半的投入。《洛杉矶时报》还专门撰文,通过剖析《撒哈拉》解读好莱坞的大投资是如何打水漂的。

麦康纳的演艺事业也从此迷失在《撒哈拉》中,除了《后继有人》一部像样的电影外,马上就要奔四张的他还困在《赖家王老五》、《淘金俏冤家》、《前女友们的幽灵》这些小鸡电影里。人们渐渐忘记了他是一个好演员,而把他当成了小鸡电影的专宠男花瓶。幸运的是,这几部小鸡电影恶评不断。再加上影迷的苦口婆心:“麦康纳很适合演花花公子,但老演一类角色不觉得无聊吗,老接这种烂片又怎么可能进步?”麦康纳终于决定和小鸡电影挥手告别了。“我已经厌烦了自己作为‘性感小生’或者‘爱情喜剧片专用演员’的定位。我渴望全面改变形象。”

整整两年,他都不见踪影,2011年,复出后的麦康纳出演了《林肯律师》。扮演律师似乎总能给麦康纳带来好运气,《泰晤士报》说:“混迹在浪漫喜剧片的世界里碌碌无为多年之后,麦康纳终于找到了他的救赎。”此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为“边缘人物”代言:《魔力麦克》中,他是脱衣舞男、《伯尼》中,他是阴阳怪气的地方检察官、《杀手乔》中,他是病态的杀手、《报童》中,他是同性恋记者、《污泥》中,他是被通缉的杀人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他是自救的艾滋病患者。美国媒体将麦康纳称为“麦康复”(mcconaissance),这是将“麦康纳”(McConaughey)和“文艺复兴”(Renaissance)合成的昵称。我想,再没有什么称呼比“麦康复”更能表达麦康纳的演艺生涯了!



                                                          文\方洛洛
                                                   本文发表在《海南日报》
链接:http://hnrb.hinews.cn/html/2014-03/17/content_31_1.htm

 短评

剧情很平淡,几位演员奉献了他们人生最精彩的表演,不知道马修是怎么样把自己那张帅脸变成电影里那副纵欲过度的屌丝样的,再让我感慨一下演员这个职业太不容易了…我家少爷今年不得奥斯卡最佳男配我就自宫!我就自!宫!我话放在这儿了学院不举的老头们你们看着办吧!【谁管你﹁_﹁

10分钟前
  • 小小鱼
  • 推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纯剧情拍到这份上值了 男主男配的演技真心狂赞!

11分钟前
  • Fran
  • 推荐

用最轻松的态度拍出了最沉重的题材,完全不加煽情的感染人心。男演员们演技都大发了,今年Jared Leto不拿最佳男配我特么就撕逼!!!!

1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药贩子的故事”只是个吸引人的题材,其实这部电影和去年的《瘟疫求生指南》一样,描绘了80年代的美国,多数治疗艾滋病的药品还未合法的时候,病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LGBT群体的状态(还是用一个非常直的直男的故事来说的)。电影的开头非常好(后面再主次分明点就更好了),演员们非常勇敢。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很不错的艾滋题材电影,同时涉及大量LGBT话题,本以为马修·麦康纳瘦成柴骨的奥斯卡级演技才是重点,但却是杰瑞德·莱托妖娆迷人的易装表演抢走风头惊艳全场。

2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杰瑞德莱托必须最佳男配!演技好到发指!好到让人挠墙发指!马修麦康纳演技也好到爆,尤其是去墨西哥之前趴在方向盘上干嚎那一段,跪求两人冲击奥斯卡。一个沉重题材的电影却毫不伤感,最具震撼力量的是人性的真实,很难讨人喜欢的角色却让人充满敬意。PS:影片中段叙事节奏欠功力,五星是私心

23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本片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杰瑞德·莱托的那一句:“I don't wanna die”那种在垂死边缘挣扎的痛苦蔓延了整个电影,原来再堕落的人也有求生的欲望,而且他们比我们更痛苦,因为他们用玩世不恭来伪装自己。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莱托的表演让人潸然泪下,他们值得一尊奥斯卡,直接五星送上!

27分钟前
  • Ron Chan
  • 力荐

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莱托,他们两不拿小金人真是没天理。现在打赌,2014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男主或最佳男配,他们至少一个,若没得奖我吃键盘,上图。立此为据!!8.6(PS:键盘君终于舒了一口气,2014-3-3。= =!)

3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Jared Leto的腿比女人还美!!!Jared Leto的腿比女人还美!!!Jared Leto的腿比女人还美!!!Jared Leto的腿比女人还美!!!【说正事,这热血抗艾片真是百年难遇地好啊,仔细想想,能把life outweighs money这种俗道理包在热血的外衣下讲得这么动情深刻。fuck yea cowboy!!!!

3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绝症不可怕,绝望才可怕。绝育不算难,绝欲才叫难。

38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男主、男配演技都破表了。上次见马修.麦康纳还是<林肯律师>里那个拉轰的帅叔,又屌又骚包,这部就眼窝眍䁖、腮帮塌陷、瘦到脱形的战艾斗士了。最诗意,是万千黄蝶绕身飞舞那一幕,如幻似真。对有些人来说,活着就是紧紧攥住意志力的缰绳,制服那头蹦跶公牛,尽量不从牛背颠下,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39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没有特别的惊喜,但耐看啊。演员没得说,大卫·O·拉塞尔应该好好观摩。看到杰瑞德·莱托投向马修·麦康纳的蓝眼睛,才想起来就是《梦之安魂曲》海报上的那双眼睛。

4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生动再现了80年代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维权运动。从患者到药贩子本身就很励志,更何况他们对内不放弃生命、消除内部偏见;对外利大于弊的走私药与弊大于利的药监局之间相抗衡,温暖有力。两位演员真是用生命在演戏啊,用演技撑满全片!

4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这种题材也可以这么励志,美国人真的够了!

50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只看马修迈康纳的演技就已经值得了,更何况剧本也还算出色。一个人的斗争和一群人的斗争。片子积极向上。美国这类电影有一个本事,可以把一切道德高地转化为一个个合理的细节。为自己活着、为了赚更多的钱、然后客观上拯救了一群人。只为私欲却成为了公德。除了女医生那条线索有些煽情,其他都还好。

55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瘟疫求生指南》的剧情版延伸,配合那个纪录片,将会了解他们的更多困难。这种正邪分明的片子虽然简单,但看起来很过瘾,两位男演员的努力让这部片子更有魅力。有几处细节很棒。比如超市遭遇旧同事,一场戏就把男主的立场和两位演员的关系转变都带出来了。杰瑞德·莱托比很多女演员都有魅力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满眼都是演技的片子,编导的功力都放在了两位戏霸身上了,一个皮包骨,一个异装癖,不是剧本给了他们多少戏肉,剧本多么偏袒他们,真的是这俩戏霸在用生命来演戏。其实这个从非法走私药物逐步到为人权抗争的故事本就很精彩,如今在两位戏霸面前,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也就是他俩的神演技了。★★★★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jared太屌了 T.T

1小时前
  • April
  • 推荐

艾滋是那头无法驯服的野牛,骑上它掉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很好的比喻。

1小时前
  • 走马
  • 推荐

一流的表演,除口音尚可辨识,麦康纳已经完全成为了剧中人,Leto的表现也非常惊人,值得敬佩。平凡人在不平凡的状态下做出了超凡的选择,一个混混到民权斗士的转变之路,人终于超越了疾病。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