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13

主演:凯文·史派西,罗宾·怀特,凯特·玛拉,迈克尔·凯利,克里斯汀·康奈利,寇瑞·斯托尔,沙基纳·贾弗里,何家蓓,康斯坦斯·齐默,马赫沙拉·阿里,瑞秋·布罗斯纳安,雷格·E·凯蒂

导演:大卫·芬奇,詹姆斯·弗雷,卡尔·弗兰克林,乔·舒马赫,艾伦·考特勒,查尔斯·麦克道格

 剧照

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1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2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3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4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5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6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13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14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15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16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17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18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19纸牌屋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

详细剧情

经过数轮激烈角逐,新一届美国总统加勒特·沃克(迈克·吉尔 Michael Gill 饰)诞生,自称水管工的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弗兰西斯·安德伍德(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饰)在其背后功不可没。然而高傲自大的政客弗兰西斯并未如愿当上国务卿,他为此恼怒不已,发誓要将背叛了自己的沃克拉下宝座。利用新总统拟推的综合教育改革法,弗兰西斯操纵《华盛顿先驱报》女记者佐伊·巴恩斯(凯特·玛拉 Kate Mara 饰)大做文章。初战告捷,他旋即指派手下对新政府展开新的围剿,同时巧妙化解躲避来自政敌的明枪暗箭。他犹如来自伊甸园的毒蛇,巧舌如簧,翻云覆雨,紧紧咬住所有人的弱点,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在弗兰西斯身上得到最佳体现……   本片根据Michael Dobbs的同名政治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纸牌屋经典台词值得学习

1. 痛苦分两种,一种让你变得更强,另一种毫无价值,只徒添折磨。我对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耐心,这种时刻,需要有人采取行动...或做一些不好的事...也是必要的事。好了,痛苦结束了。

2. 付出与索取,这就是华盛顿(其实换个意思这就是现实)

3. 我爱那个女人,胜过鲨鱼爱鲜血

4.一个人的character不取决于他如何享受胜利,而在于这个人如何忍受失败。没有什么比信念更能支撑我们度过艰难时光了

5.勇往直前这是我的作战口号,纸上谈兵那一套于我无益

6. 权力正如地产,位置是重中之重,你离中心越近,你的财产就越值钱

7. 真是浪费啊,为了钱而放弃权利,这个城市里几乎人人都犯了这个错。金钱是萨拉索塔的巨无霸豪宅,保质期就只有十年,权力是古老的石砌建筑,能屹立数百年

8. 烈士最渴求的就是壮烈牺牲,所以 你磨好兵刃,调整好角度,默数三 二 一.......

9. 如果你真决定以懦弱的方式解脱,沿血管割,不要横着割,这是低级错误。

10. 对我最重要的数字跟工作无关,而是从1999年4月4日至今的天数,截止今早 一共有5185天。数字越大我越感到害怕,因为我知道一杯酒就能让数字清零。很多人认为恐惧是弱点,有时是的,有时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要让他人生惧,我知道那样不对,但如果按第四步说的那样 实话实说,我必须残忍 因为我不能失败,戒酒也是如此。要对自己残忍,我得利用恐惧,它让我变得坚强,就像在座各位 我无法改变本性,但我能掌控那个零,让那个零去死吧。

 2 ) 《纸牌屋》:女人与政治,身体与权力

Kevin Spacey在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说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关于性的,但性本身除外,性是关于权力的。听起来很paradoxical的论断,细想来倒很有道理。齐泽克在写拉康的书里讲了一个很cheap的笑话,说一个粗鄙的农民遭遇海难,醒来发现自己与辛迪克劳馥同困孤岛,克劳馥跟他上了床,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简直太棒了,但他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请克劳馥装扮成他最好的朋友的样子。当克劳馥照他的要求穿上裤子,画上胡须的时候,他走过来拍了她肩膀一下,说,“你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吗?我跟辛迪克劳馥上床啦!”由此可见,性从来就不是单纯的private pleasure,它始终置于他人的窥视之下。当Clair出走纽约,Zoe和Frank第一次在Frank家里做爱。事后她问Frank Clair睡在床的哪一侧,翻遍了Clair的衣橱甚至要挟要穿走她的一件礼服以向她宣告自己的入侵;与此同时,负气出走的Clair也在通过与旧情人缠绵来报复Frank对她的不重视。这即是拉康所说的The Big Other,这个他者不一定是存在于事实关系中的第三者,也可能是已内化于性行为和性关系之中的一整套的社会建构和象征体系,从这点上讲,床第之争可能从来就是权力之争。所以,不写床第之争的宫斗戏都不能算宫斗戏啦。(跑题了。。。)

Frank和Zoe的权力之争在Zoe initiate他们的关系时就开始了。那时Frank对Zoe说他会hurt her and discard her,但Zoe不这么认为,事实上她把身体当做了她唯一的武器,唯一可以与Frank手中的权力相抗衡的武器。身体和权力都是理性王国里的危险品,但我们通常认为身体对秩序的破坏力更强,因为权力毕竟是可以制约的,而身体却很难。这背后的另一层解释是,身体被默认为女性的身体,而权力则天然地与男性联系在一起,女性通常被认为是emotional的,而男性则是reasonable的,这种简单的二元论几乎塑造了我们对大部分事物的看法,以至于很难想象跳出这种归纳法我们将看到怎样的世界。Frank是一个虔诚的权力信仰者,从这点大抵可以判定,他是一个绝对的男权主义者,尊重女性只是上流社会的good manner,从来就不是他们的运作方式。他身边的女人,Clair,Zoe还有他的秘书Nancy,没有一个真正扮演着一个女性的角色,Clair是partner而不是wife,Zoe是puppet而不是lover,Nancy就更不用说了,他与身边所有人的关系其实都是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覆盖了两性关系。但遗憾的是,人是复杂的,二元论无法解释,趋利避害的生存法则也不能。把身体或权力当武器的人都未必能赢得战争,这可能是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在两人的相互关系中彼此的优势劣势所得所失不断被重新定义,凶狠拼杀的同时往往已失去了立场。

Frank的男权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父权,虽然他本身不是父亲,但他和Zoe的关系非常的Electra,在父亲节的桥段中,Zoe一边给父亲打电话撒谎推脱,一边跟Frank缠绵,父权或者说父亲的角色是她尽力要逃避和be independent from的,Frank曾多次问她,她父母是否知道他在DC的境况,她为什么不向父母寻求经济资助等等,均被Zoe严词否认,但事实却是她在DC找到了Frank父权的庇佑。Frank在他们的关系中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是压制的同时又是放纵的,他对Zoe身体的占有是既有某种合法性同时又是十分禁忌的。而在Zoe首先决定结束他们的性关系时,两人在National Gallery见面,坐在Mary Cassatt的名画《蓝色扶手椅上的小女孩》前,小女孩正是Zoe的象征,而父亲却在这里被剥夺了席位,所以后来Frank逼迫Zoe继续两人的关系就顺理成章了。

相比于Frank和Zoe,Clair是一个层次更为丰富的角色,她几乎是Frank和Zoe的mixture。她的女性身份在某些方面被弱化,而在另一些方面则被刻意地强化。Clair在晨跑的时候曾误入一片公墓,并因此被扫墓的老人呵斥,墓地当然象征着死亡,而对于Clair来说,更年期意味着她女性身份的死亡,这恐怕是比真正的死亡更令她恐惧的,一方面是由于她曾经历三次痛苦的堕胎并且想要一个孩子,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女性身份,和与女性身份相关的elegant, tasteful, supportive和generous等等标签,是她俘获男人和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或者说是她与男人同等的欲望和野心的有力掩护,如果说Frank和Zoe的武器是权力和身体,Clair的武器无疑是她的形象。其实绿茶婊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像Clair这种“精装婊”,绿茶婊碧池起来最多就是引人吐槽几句,而精装婊碧池起来,一个法案就有可能通不过,和绿茶婊比起来,精装婊的自我营销简直高出不知多少个段位,绿茶婊最多在发情期引用几句张小娴,初级精装婊也就是把维特根斯坦和安迪沃霍尔挂嘴边,而高级精装婊如Clair早已经不需要通过装逼来包装自己,她的名字就是icon,她为精装婊代言。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是,精装婊都爱人渣,而且他们玩不转人渣并最终很可能被人渣玩死,崇拜权利的人被掌握权力的人玩死,掌握权力的人被权力玩死,这大概是权力中心的生物链吧。不得不承认Clair是我很鄙视的一个角色,原因有二,一是Frank之前的司机兼保镖得了绝症,临终前向Clair表白,她把手伸进被子里并问他这是不是他想要的,这个行为简直惨无人道,她的恃强凌弱反而显得很cowardly;其次是她到Zoe家去兴师问罪,我鄙视所有向小三兴师问罪的妻子,非常的没出息,直接让Clair的女神形象荡然无存,如果你没有骨气或没有资本训诫或者干脆离开你的男人,就不用去跟外人说什么你们的事儿我早知道这种屁话了,从Zoe家出来直接去纽约找旧情人更加cowardly,一眼看清她本质还是个妇人。事实上,打破婚姻秩序的从来就不是身体,而是权力,婚姻中的男人掌握整个事件的主动权,而婚姻中的女人并非看不清这一点,她们只是欺软怕硬。

如果用性别来分析纸牌屋,恐怕还能找到很多切入点,例如在首府DC,政界与媒介的关系也暧昧如男人和女人,女人的政治也有自己的玩法。你有没有注意到,Zoe的公寓,也是椭圆形的哦。

 3 ) 纸牌游戏:权力、爱、说服

《纸牌屋》的好看,奠基于厚实的剧本基础。这部剧改自23年前的同名BBC迷你剧,而后者又改自英国同名政治小说。小说的作者 Michael Dobbs曾任英国保守党总部的副主席,其关于英国国会的系列畅销小说,取材于他本人的政治生涯。《纸牌屋》据说还受到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理查三世》的影响——英剧的男主演也声称自己把在莎剧中体会到的情节带入对《纸牌屋》主人公的角色揣摩中。总之,从莎剧(“影响的焦虑”),到小说、到BBC迷你剧,到美剧,拥有如此长程的、坚实的故事创编基础,加上优秀的导演和演员,不由得此剧不火啊!

《纸牌屋》的主题是权力、野心——恰如《麦克白》和《理查三世》的主题,是过度的权力和野心。主人公弗朗西斯•安德伍德说:“权力是古老的石头建筑,能屹立数百年(Power is the old stone building that stands for centuries.)。”相比之下,金钱看似诱人,力量尚嫌不够。权力却是对一切资源的操控能力,是“无上权威”。什么是过度的权力呢?麦克白受到女巫的诱惑,自忖“要是命运将会使我成为君王,那么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我自己费力。”这种欲望的诱因一旦植下,假如命运脱离了愿望的轨道,膨胀的野心也会把离自己远去的猎物夺取回来,其表现就是麦克白、理查——也是安德伍德的选择:违背道德,抛弃恐惧,不顾一切去冒险。

让我再把《麦克白》拿来与此剧对比。像很多美剧完美的首集一样,《纸牌屋》也有一个清晰有力的第一集:推出矛盾、制造悬念、伏下各条线索的脉络。安德伍德夫人的出场堪称惊艳。《绯闻女孩》里也有一个类似的角色:莉莉(因为改嫁多次,冠姓不易)。她们的共同点是:外表美貌、温柔、得体、优雅,内心出奇地理性、顽强。当然我说的惊艳还指:与麦克白夫人惊人相似,安德伍德夫人显示出完全的独立和男人的控制力。当安德伍德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国务卿无望、郁闷了一天回到家里,安德伍德夫人等着他,没有安慰,而是激励、鞭策——
“你应该生气。……我想看到你有更多表现,你应当表现得更好。……我丈夫从不道歉,即使对我。”
这多像麦克白夫人——
“请你不要说了。只要是男子汉做的事,我都敢做;没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胆量。……只要你集中你的全副勇气,我们决不会失败。”
有的事情只能男人去做,但他是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共同体去做,共同体中的女性,分担了另一半的野心、计划、智谋、权力。如此这般的夫妻关系,就像一个战斗小分队,个体效率高超,又彼此掩护,向外界伸出利爪。他们之间的“爱”,像安德伍德说的“胜于鲨鱼爱鲜血”——一种掠食者之间的强强联合的爱。每一集都有这样的场景:两人回到家,衬着一窗夜色,喝酒,交谈,一支香烟从一个人手上传给另一人。他们的温情和罗曼蒂克来自争夺权力之途中的心心相印。对权力的欲望有多强烈,他们的感情纽带就有多顽强。安德伍德夫人内心恬淡的、遁世的一面,远远比不上战斗的、嗜血的一面,所以她最终从纽约摄影师情人那里回到了华盛顿。

莎剧人物争夺权力的手段是什么?谋杀。现代政治掩盖罪行另有一套“舌尖的勇气”——说服。

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说:“权力越是通过人类情感自然流露的那些渠道转道,借助于暴力和可怕的强制方法的需要就越少。”通过情感的渠道,就是靠说服别人以获得对别人的操控,操控了他人,不就是拥有社会权力?

此剧最精彩地展示了美国政治是一项“说服的艺术”。国会是立法机构。法案的成立、实施靠陈述、辩论、说服。因此我们看到安德伍德实施计谋的主要手段,是三寸不烂之舌的工夫——劝说。对被利用者加以威胁,对敌手假以真诚,给同僚予以利诱,使年青人激发勇气,在总统面前陈述逻辑和新的主意,以及他在行的——通过操弄媒体言说,引导政府、党派和大众,制造舆论。因此,剧中各式各样的演说、交谈,玩弄比喻、双关、讽寓、逻辑的逆转,层出不穷。他最难以完成的一次“说服”,是面对失去女儿而在敌手的煽动下把恨意转加给他的一对农民夫妇,最终他还是打消了他们的敌意,在第一季第三集,此不赘述。

甚至那个倒霉的屌丝议员罗素,也有两次精彩的“说服”情节。一次是说服对他怀有敌意的工人,“告诉你们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你们只有我了,华盛顿没人在乎你们。”还有一次是说服对他有成见的副总统:“这次我得到了机会,要证明别人错了,包括证明你错了——像你当年证明别人错了那样。”

当“劝说”走到极端,就有可能是谎言、虚张声势、空头支票。安德伍德这个精于世事、玩世不恭的人对此很清楚。这个角色如同莎剧里的人物一样,常常跳出剧中的情境,穿越舞台上的“第四堵墙”,对观众说话:自我表白、冷嘲热讽。他一边讲述父亲死亡的故事,使听众感动,一边告诉观众这不过是谎言,但是对听众有效。只要心明眼亮、性格坚强,获取人心的艺术,真是建筑在言词上的艺术啊。

对“纸牌屋”的寓意有多种解释。纸牌游戏,也常常需要虚张声势,让别人无法判断你手中的牌,从而搅乱对方的出牌顺序。所以,权力的游戏,如果你像安德伍德一样视之为游戏,就是纸牌的游戏。

 4 ) 炒股炒成股东,渠道做成内容

作为netflix首次自行制作而且完全依靠网络发行的电视剧,此剧显示了netflix在内容制作方面的雄心。毕竟竞争对手比如hbo go本身就是内容,而hulu背后也有好莱坞的投资,长此下去必将受制于人,netflix此举也容易理解。

作为第一炮,netflix力求开门红,大牌导演大卫芬奇加上影帝凯文史派西还有罗宾赖特(西恩潘的前妻,阿甘正传女主),手笔不可谓不大。而且剧本还是改编自英剧,更加上了一重保险。

house of cards,形似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又有维持精细的政治平衡之意,一语双冠。设定上类似大西洋帝国的政治宫斗,但背景是当下的华盛顿(史派西演的居然不是老大,不科学啊)。这两年华盛顿本来就狗血不断,想来编剧编起来也格外得心应手。例如第一集里的炒掉国务卿,现实中的确是白宫的第一人选未通过提名。

不过话说回来改编还是有些硬伤,比如史派西的设定是多数党党鞭,在英国是个很重要的人物,而在美国国会则重要性大大降低,因为美国国会有多数党领袖;另外在英国多数党必定跟首相是同一边,而在美国则往往不是这样。不过好在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为了照顾大脑欠发达的美国观众,史派西常常跳出角色来做解释,想来跟上剧情的难度大大降低。

网络发行的好处是一季一下子全部推出,不必一周一周的等,而且少去有线电视网络等渠道费用,可谓另辟蹊径;而坏处则是少了广告收入。如果这种新发行方式成功,可能amazon等也会跟进,并进一步挤压传统的premium channel。无论如何,电视剧行业的重新洗牌已经开始,究竟鹿死谁手还要时间来作出裁判。

 5 ) Frank的三大战役

《纸牌屋》被誉为美国政治潜规则的艺术化教材、白宫版的《甄嬛传》,甚至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白宫、国会山等一干政客都成为它的超级粉丝呢?
看纸牌屋这个名字,除了表面上比喻由纸牌搭造的“建筑”之脆弱,更多地是为了点明剧情主题。“House”在美国是众议院的代称。“众议院的纸牌游戏”,顾名思义,剧情围绕众议院和华盛顿的其他权力机构展开,描写了大量见不得光的权力游戏。而对窥探政治内幕阴谋论的好奇心几乎是不分国家种族的普世嗜好。尤其对于看够了清宫内斗和国民党不休止的败退的我国观众,终于能难得的看到一部比较反映现代政治的神剧。
第一季开篇的大背景是民主党候选人加勒特.沃克(Garret Walker)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而身为众议院民主党党鞭的男主Francis Underwood为Garret打赢选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而Garret事先许诺若拿下政权则授予其国务卿之位,但新任总统及其幕僚团队掌权后食言,让Frank依旧镇守国会,对于这种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行为,男主自然怒火中烧,从此开始了向总统的复仇,也就是向权力的最高点挺进,大幕就此拉开。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搞清男主Frank的最初职务—— “党鞭”。党鞭的说法源自打猎术语。在英格兰地区古老的猎狐活动中,专门有人站在大群猎狗后面挥舞鞭子,给狗群指出追猎的方向,并不时地让一些“溜号”的猎狗重回队伍。这个在打猎中负责保持猎狗队形的人被称为“鞭手”(Whipper-in)。日后,当议会党团需要设置一个维护党内团结、让本党党员们在议会的博弈中“保持队形”的职位,人们便将它称作“党鞭”。
现实政治中,党鞭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党内协调。比如,在国会立法活动中,各党派需要集中力量,尽量使本党议员在投票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特定议题和法案上保持立场一致;而党鞭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投票前负责“统一思想”,督促党内成员积极投出政治正确的选票,同时尽量减少“叛徒”的出现,对于那些立场同党不一致、离心离德的议员,强硬的党鞭会以“下次竞选时动员全党力量去支持你的对手”相威胁,迫使对方就范。
    在说服工作之余,党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数人头”(headcount),即对党内成员进行摸底,在重要的法案进行投票前,搞清楚有多少说服无效、不执行党内决议的议员。“数人头”的结果往往是决定一项法案在国会命运的关键因素,如果一项重要法案在投票前确定不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党内领导层可以通过阻止其进入投票程序,避免法案被直接否决,从而保留了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度闯关的一线生机。
而在情报不准确的情况下贸然投票,很可能面临巨大的立法挫败。2013年4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极力推行的“新枪支控制法案”只差六票而未能在参议院过关,就是一个“数人头”失败的例子。
    那么,言归正传,正式介绍一下第一季纸牌屋的具体剧情解析。

第一篇:国务卿反击战

    Frank本是国务卿的内定人选,被放了鸽子之后,自然瞄准了新的国务卿候选人迈克尔.科恩(Michael Kern),Frank的幕僚道格拉斯.斯坦普(Douglas Stamper)找到了一篇过去《威廉姆斯公报》关于戴维营协议的社论,文章认为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应当要求以色列,迁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公民,以色列自从1967年就非法占据该地区。而恰恰科恩就是当时这份报纸的主编。
    我们知道,以色列和美国之间有着24k纯哥们的同盟关系,犹太人在美国社会有着相当大的能量,没有哪个正常的美国高官会在发表得罪以色列的言论,否则绝对吃不了兜着走。而在剧中又特意强调,中东政策是Walker总统政府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于是Frank通过《华盛顿先驱报》的美女记者佐伊.巴恩斯(Zoe Barnes)把社论曝光了出去,引起了轩然大波(Zoe本质上类似于千千万万个来北上广死磕搬砖的女屌丝,亟需报猛料在新闻界逆袭…于是她和Frank结成了各取所需的…关系)。甚至,Frank胁迫众议员彼得.罗素(Peter Russo)去联系当年的公报编辑之一,同时也是Kern的大学同学——罗伊.科佩尼科(Roy Kapeniak)诬陷Kern才是该篇社论的作者,当然此事又是通过Zoe的报道曝光了出来。于是舆论对Kern的外交政策质疑达到了顶峰,最终导致其重压之下出局。
    这里插播一下,Peter Russo虽然是名议员,但也是个瘾君子,因为自身的醉驾、招妓、嗑药、办公室恋情等一系列把柄落在了党鞭Frank手里,所以只能任其驱驰,甘当鹰犬。
如果仅仅是打击仇敌,以泄私愤,那就太小瞧我们的男主角了。在Kern大势已去之后,Frank又授意Zoe发表文章,认为凯瑟琳.杜兰特(Catherine Durant)会接任国务卿,并成功引导了舆论,白宫顺水推舟,于是Frank成功安排了“自己人”Catherine Durant 登上了国务卿的宝座,她也在以后的任职过程中少不了投桃报李,并在第二季的最终决战中为Frank搞垮Walker总统贡献了一臂之力。
总之,这一局Frank主要是通过抓到了Michael Kern过去的、有那么一些牵强附会的污点,并通过捏造诬陷以及Zoe的媒体渠道,形成舆论压力,使得自己虽没当上国务卿,但依然是国务卿权力的实际控制者,技术含量还谈不上很高。

第二篇:教育改革法案拉锯战

    《教育改革和成就法案》的推动过程一波三折,该法案对Frank、白宫以及整个民主党意义重大。就如同现实世界里,奥巴马力推的医疗改革一样,是标志性政绩。
     Walker总统希望自己能在就职演说的时候就能对人民许诺,就职百天之时,法案就可以投票,并委派议员唐纳德.布莱斯(Donald Blythe)来主持法案的拟定,而拜托Frank帮助其运作以便法案在国会顺利通过。Donald Blythe即是个教育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个左翼分子,而总统Garret Walker走的是中间温和路线。Frank想把Donald挤走,自己得以全权处置这个工作。于是将Donald交给Frank的法案初稿转赠给Zoe曝光,于是在舆论点燃了一枚震撼弹,由于Donald的法案草案观点过于“左倾”,引起了右翼以及中间力量的不满,Donald方案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流产,Donald Blythe遭暗箭出局,而Frank则顺利接手这个光荣又烫手的肥差。
Frank于是亲自召集教育界专家对教育改革法案突击草拟,并与美国的公立学校教师工会就教育改革法案进行谈判,但教师十分厌恶法案中的“教师绩效标准和特许学校津贴”等条款(这很好理解,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也是一名公立学校的老师,你肯定希望政府的教育支出款项能更侧重于联邦公立学校,并且不希望有和学生成绩挂钩的考核指标约束自己),而这些争议条款也成了谈判的难点和焦点。在谈判的攻坚期,Frank由于自己的选区出了点意外(大桃子事件),不得不回自己的家乡南卡罗来纳州去处理一下,以防后院起火。为了能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期稳住教师工会谈判代表团,他假意在法案条款上妥协,诓骗了教师工会聘请的首席说客马蒂.斯比奈拉(Marty Spinella),诱使Marty留住已经决定离开的工会代表团。
折腾了良久,法案总算出炉。但是一个法案要想生效,必须通过国会的投票表决,Frank以及白宫出于务实的考虑为了争取共和党方面的合作,在法案的内容上做出了一定妥协——加入了关于集体谈判的条款,以切合共和党的主张。而另一名民主党人、众议院议长鲍勃.博奇(Bob Birch)认为这个条款有违民主党的基本精神,或者违背了“党章”的精神,不予支持。除非去掉法案中的这条集体谈判条款,否则不会推动其进入立法程序。Frank为了不让总统幕僚长琳达.巴斯奎兹(Linda Vasquez)抢功,反对总统做出妥协,也就是不删条款,准备自己来搞定Bob Birch。
   于是Frank劝诱国会民主党领袖大卫.拉斯姆森(David Rasmussen)一起密谋串联共和党任一起搞掉议长Birch,让Rasmussen取而代之,缺乏野心的Rasmussen拒绝了。于是Frank转而联系黑人党团,为了能说服黑人党团的领袖泰瑞.乌麦克(Terry Womack),Frank再次长袖善舞。Womack辖区的麦喀顿空军基地雇佣了3000人,但今年可能会被国防部关闭掉(国防部必须通过裁撤不必要的军事基地来控制自己庞大的国防支出啊)。为了让Womack的基地则以保存,必须再找一处可以当炮灰的军事基地,“帮助”国防部收支平衡。于是Frank又选中了听命于自己的Peter Russo,胁迫Peter在军事基地整合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不做争取和抵抗,致使其自己选区内的费城海军造船厂(雇佣了12000人)被关闭掉。
    万事俱备之后,Frank在与Terry Womack的密谈中,把这个阴谋伪造成由David Rasmussen主导,针对Bob Birch,拉黑人党团入伙,并让共和党为外援的夺位阴谋。而作为报酬,Frank许诺事成之后Terry Womack出任新多数党领袖,且保有麦喀顿空军基地完好。Womack欣然从命。
    而后,Frank又反而去蛊惑议长Bob Birch,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告密者,声称David Rasmussen 图谋不轨,欲取其而代之,Womack领导的黑人党团也加入“叛军”,再加上里通外国获得的共和党方面支持,改选议长的票数已足够。在其威吓之下,Birch 与 Frank 达成协议,废掉David Rasmussen的多数党领袖一职,安排Terry Womack为下一任多数党领袖,并在教育法案上妥协。而原本谨小慎微甚至老实巴交的David Rasmussen 最终死于Frank阴谋的躺枪。不管怎么说,Frank领导的教育改革法案通过了Birch这一关,他又赢了。 但是,集体谈判这个条款虽然加进了法案,但也惹恼了工会以及工会的首席说客Marty Spinella,因为在之前Frank与工会的谈判中,完全没有提及这个条款,面对Frank的出尔反尔,Marty怒不可遏,发动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教师罢工以示抗议。旷日持久的罢工示威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以参考眼下泰国、乌克兰的政治乱局,当然了还没那么激烈),期间也发生了Marty率领200多名伪装成教师的卡车司机去净水计划的庆典晚宴进行示威抗议却被Frank、Claire分发的食物所击溃,Frank借着家里遭遇扔砖头破窗袭击这一契机就“无组织劳工(disorganized labor)”问题大做文章,Marty与Frank的CNN电视辩论,等等精彩的对垒桥段,双方互有胜败。但总之,在旷日持久的示威声中双方斗智斗勇,不过政府支持率不断走低,Frank遭到了Walker总统的私下指责,压力极大。
不过Frank意志坚定,决心死战到底,但也并非是消极防御,他像一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官,等待着反击的良机,所谓“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是也。他和Doug一直紧紧盯着眼下有没有可以用来“炒作”的刑事案件能加以利用,“终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中午在自家外面被人开枪错杀,于是Frank再次通过自己的喉舌Zoe发出了一条twitter “八岁的华盛顿男孩被黑帮火拼的流弹击中身亡,而他本应该在学校的。Marty Spinella是否难辞其咎?”紧接着Frank借此大造声势,呼吁教师停止罢工,让孩子回到学校,这类惨剧就不会重演。此举迫使Marty不得不去国会与Frank会谈以结束罢工乱局。
    而在国会办公室,Frank给了Marty最后的致命一击,他以傲慢的态度、挑衅的言辞惹火了Marty,并且揭秘之前的“砖头破窗案”其实是Frank、Claire和Doug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为的就是栽赃Marty及其领导的罢工教师。听到真相而忍无可忍的Marty怒从心头起,一拳打伤了Frank,而这反倒正中其下怀,因为袭击国会议员是一种犯罪,在Frank的起诉威胁之下,拙计的Marty屈服了,罢工停止了,《教育改革和成就法案》也最终得以通过,Frank功成名就,大获全胜。

第三篇:副总统大会战

由于前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吉姆.马修斯(Jim Matthews)出任了现在的副总统,所以宾州需要补选一位州长。Frank说服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夏.惠特克(Patricia Whittaker)让Peter Russo出任竞选新宾州州长的民主党候选人。至于Frank为什么在教育改革方案最焦头烂额的时候还要参与这一档子事,他的表面理由是“掌控着这场竞选总要比旁观好”,但实际上他的真正意图是剑指副总统,也就是前任的宾州州长。
而Peter在自己选区的海军造船厂被关闭之后,遭到了家乡选民的口诛笔伐,精神意志几近崩溃。而Frank则以“人生导师”的形象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承诺帮他竞选州长,全程指导监督选战。有着沉湎于酒色毒品恶习的Peter大受鼓舞,决心为事业洗心革面,迎来新生。
由于Peter的过去堪称劣迹斑斑,所以竞选得基调定在了救赎、浪子回头、崭新的开始等等之类的。但仅仅这些还不够,他的干货政策主张核心卖点在于通过《特拉华河流域法案》,也就是以不破坏环境的方式开发关闭费城海军造船厂后空出了一千英亩国有土地,用联邦政府出资修建公园绿地、绿色商业区、家庭住宅、垃圾清理场等等,预计三年之内创造五千个就业岗位,目标收益约两亿美元,而此举的根本目的在于重新拉拢船坞工会,这些人本来是Peter的死忠,但是由于之前Peter任由船坞被关闭,现在失业的船坞工人们对他由爱转恨,所以如何安抚住他们,给他们新的就业机会十分紧要。克莱尔.安德伍德(Claire Underwood)作为环保NGO净水计划的负责人,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于是Frank就请Claire作为法案的实际操刀者参与此事。但宾夕法尼亚州蕴藏大量的页岩天然气,而这个法案由于打得是绿色环保牌,会对流域内的天然气开采有很多限制和监管,所以此举惹火了石油天然气企业以及共和党,另一方面一些民主党内部的环保人士认为该方案不尽如人意,环保的措施还不够严厉,所以是浪费纳税人的钱,所以也不准备予以支持。
在所有的反对势力中,最具威胁的就是桑科工业公司(San Corp Industries)及其委托的说客或者说是代理人雷米.丹顿(Remy Danton)。Remy是格兰顿.希尔公司(Glendon Hill)的合伙人,而桑科工业是他的大客户。 桑科工业一直与Frank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史,除了赞助竞选经费,还出资建造了Frank捐赠给母校桑蒂诺军事学院(Sentinel Military Academy)的一栋新图书馆大楼,作为回报,当初Frank许诺担任国务卿后将帮助桑科工业拿到阿根廷近海油田的开采合同,但随着Frank被Walker总统放鸽子,此事也就只好作罢。而且在私人关系方面,Remy过去给Frank做了8年的新闻发言人,彼此知根知底。但在Peter发起的《特拉华河流域法案》的问题上,Frank与Remy以及其代表的桑科工业发生了利益冲突。于是Remy在国会大肆活动,拉拢议员投法案的反对票,恰好此时,Claire领导的C.W.I(净水计划)所属的价值20万美元的净水设备要从南苏丹运到苏丹,但由于人权问题,美国和苏丹即将断绝外交关系,所以设备无法运入苏丹,Clarie要求Frank想办法帮忙,但被流域法案弄得焦头烂额的Frank粗暴的拒绝了。Claire于是私下亲自去求Remy,而桑科工业通过石油开采生意往来在南苏丹政府都有广泛的人脉关系,Remy表示帮这个忙没问题,但作为交易,净水计划要为桑科工业提供环保认证,同时要求Claire暗中阻挠法案通过。
另一方面,Frank与Peter的团队进行着最后的拉票冲刺。而民主党内部左派中的左派议员范德伯格(Vanderburgh)和艾布拉姆斯(Abrams)是十足的环保主义者,认为这个法案对环保没有意义,如果要政府注资2.5亿,应该把钱用到更有环保意义的项目,要求法案的措施必须提高,否则不支持。Frank于是让环保领域的专家Claire去给他俩逐条讲解法案,说服其投赞成票。但与Remy有交易的Claire为了自己的事业果断背弃了Frank,反而暗示两位议员可以投反对票。于是投票之日,《特拉华河流域法案》以两票之差没有通过。
可以说,该事件是整个Peter竞选的重大挫折,或者说让Frank的阴谋提前着手实施了。这里不得不提的是Frank与Claire这对政治夫妻的关系,可以说是Claire的背后捅刀葬送了Frank的法案,追根溯源的话,更早以前Remy代表桑科工业提出向Claire的净水计划提供150万美元的捐赠,但Frank深知吃人家嘴短,生怕被Remy及桑科工业控制,坚决要求Claire拒绝赠款,此事就给Underwood两口子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后Claire无偿劳动为Frank的事业起草流域法案,而Frank没有在苏丹净水设备问题上做到投桃报李,这最终促成了Claire的倒戈。当然了,对于Frank与Zoe的情人关系,Claire也不可能熟视无睹。但从中也可以看得出来,Mr and Mrs Underwood 彼此强烈的独立性,没有人会为了对方而牺牲自己的事业,维系他们合作的与其说是感情不如说是盟约。
好了,言归正传。不得不说,在此之前的Peter确实重获新生了,他的选战工作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但流域法案的流产令这一切都没有了任何意义。
愤怒的Peter威胁Frank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他就把Kapeniak、Kern关于以色列社论那档子事曝光出去(详见上文国务卿反击战),面对失控的Peter Russo,Frank和Doug决定提前实施,(离选举还有两个月,白宫的审查做的很充分)于是Frank说服了Peter要转而谋求与桑科工业合作,支持天然气开采,并许诺可以在费城建精炼厂。而Doug则指使瑞秋.波斯纳(Rachel Posner)在一场社交晚宴上去色诱Peter重新酗酒,而实际上第二天上午7点45他要与匹兹堡当地的电台做连线访谈,并准备发表一番支持天然气开采的言论。但在Rachel的酒色夹攻下,Peter最终沦陷,彻夜痛饮作乐直到7点15!于是神志不清的Peter硬着头皮做了电台访谈,但他言词不清、错误百出、头脑混乱……随着采访彻底被搞砸,Peter再次醉酒的消息也爆炸般的传播开了,他的选战和他本人都彻底完蛋了。
Peter russo出局了,Frank就马上着手下一阶段,此时距离滨州州长大选只有2个月的时间,要找到一个候选人再从零开始发起竞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作为十分重要的“摇摆州”,滨州州长的归属对于民主党的中期选举以及总统大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于是Frank联系了副总统吉姆.马修斯(Jim Matthews),也就是上一任的滨州州长,劝说他屈尊纡贵再次去竞选州长。乍一听,州长的位子明显不如副总统棒,但是副总统这个职位只是名义地位很高,可实际权力却极其有限,而Jim Matthews恰恰是一个骄傲的人,或者说虚荣的人,深感没有得到应有尊重的他一直与总统及其幕僚团队龃龉不断,他内心对自己副总统吉祥物一样的定位深感不满,也怀念自己在担任滨州州长时的风光岁月。于是Frank从挑拨副总统与总统的关系打开突破口,促使Jim下了重回州长的决心,搞定副总统后,Frank转而去做总统的思想工作,还是通过挑拨离间加重了Garret Walker对Jim Matthews的厌恶,当然要说服总统,最最终的是说服总统的智囊琳达.巴斯奎兹(Linda Vasquez),恰好在peter搞砸采访之前,Frank就及时布局,Linda的儿子鲁本(Ruben)没考上斯坦福大学(Stanford),恰好Claire在净水计划的同事吉利安.科尔(Gillian Cole)是斯坦福大学的杰出校友,于是Frank就托Gillian给斯坦福的教务长沃伦.泰斯戴尔(Warren Tynsdale)打电话,托关系推荐了Linda的儿子就读。而当Peter的事件爆发出来以后,Linda虽然识别了Frank的意图——意图接替Jimmy的副总统之位,借着在2020年大选时染指总统大位,但由于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欠了Frank的人情,所以这次Linda就帮助了他劝说总统。
但另一方面,按照原计划,Frank是要Peter Russo 搞砸竞选,宣布推出,然后在帮助下重新振作,无声的离开,当一块完美的垫脚石。但实际上Peter比“计划中”的要脆弱,在极大的负罪感和挫败感的折磨下,他彻底精神崩溃,并打算把自己过去的一切恶行公之于众,而Frank害怕自己与之有关的一些丑闻暴露出去(比如曾为Peter的醉驾走后门开脱、关于以色列的那篇社论以及胁迫Peter关闭船坞等这些黑幕),这无疑对Frank构成致命的威胁,于是Frank一不做二不休,杀Peter灭口!并将现场伪装成自杀。
计划中唯一的变异被修理掉之后,故事又按照设计好的展开了,由于总统、副总统和总统幕僚长这几个关键人物都已经被说服,于是Jimmy决定退位去竞选宾州州长,而在物色继任人选的一个月中,随着一个个人选被否决,最终总统却出人预料的决定任命雷蒙德.塔斯克(Raymond Tusk),他是一位身家400亿美元的超级富豪,虽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但从未出任过公职。总统需要派一名使者去圣路易斯和他面谈,让他接受任命。Frank虽然颇为意外和失望,但还是主动接受了去和Raymond详谈的任务,但见到Raymond后,对方却一直被公务缠身而在回避Frank的问题,实质性会谈一直难以展开,Frank虽然不断试探,但Raymond却一直顾左右而言他,反而询问Frank是否有意这个职位。正当Frank百思不得其解之时,Doug发现Raymond其实和Walker总统私交甚笃,他马上把这个消息马上透露给Frank,Frank这才发现自己被耍了,其实总统让Frank去圣路易斯,并不是让他审查Raymond,恰恰相反,是让Raymond审查Frank。于是他们俩这才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对话,Raymond在总统面前发言权很大,当初总统爽约没能任命Frank出任国务卿,就是源自Raymond的建议。而这次会面,Raymond表示自己的推荐是有代价的,他希望能做成个交易,但并未说明具体的要求内容,而且要Frank先答应才行。而Frank不想这么白白的给Raymond开出开空头支票,Frank秉性就十分厌恶被别人控制,如果这个副总统的职位是别人“施舍”的,并且还要借此被对方掌控,这是他无论如何也就受不了的。于是Frank果断拒绝了Raymond的提议,在回到华盛顿后,开始着手反客为主,试图通过威胁他的庞大财产来获得一个有利的谈判地位,而不是受其摆布。
于是,Frank联系了Remy,警告他Raymond Tusk即将出任副总统,而他的三分之一资产都是投资于核能的,如果任由他进入白宫,肯定会对开采天然气能源的桑科不利。于是Frank劝Remy说服桑科发动针对Raymond旗下的提炼、运输铀等辅助系统子公司的恶意收购,而由于Remy随后没有实质性后续操作,于是Frank亲自飞往亚特兰大拜会桑科工业的高管斯科特.康宁汉姆(Scott Cunningham),但对方对卷入这样一场是非完全没有兴趣。正当Frank希望通过打桑科恶意收购这张牌来阻击Raymond Tusk的时候,桑科工业的股价反而暴涨。正在Frank一筹莫展的时候,Raymond Tusk又邀请Frank进行最后一次密谈,也就是摊牌之时。原来Remy心知肚明Raymond的资产是桑科工业的3倍,于是他早就见风使舵、易主而侍,并把Frank的计划和盘托出,于是Raymond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而收购了3%的桑科股份,而且预计下周末持股比例将达10%,这足以解除Raymond的后顾之忧。Frank此时的谈判砝码已经所剩无几,于是Raymond 进行了摊牌,他公司的核电站反应堆需要钐149(钐149是一种强效的中子吸收物质,能够有效吸收反应堆燃料棒释放的自由中子,是用于制作核反应堆控制棒的重要原料。),但钐149这种重要的稀土资源被中国控制了95%的供给,再加上中美之间存在的货币汇率问题、美国对中国的外债问题等等,令Raymond担心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隐患会影响到他的生意,于是他希望Frank在此类贸易关税等问题上按他的意思来办,但具体的合作内容还是不予透露,需要Frank先答应。但Frank还是不为所动,拒绝开出空头支票,但他这次也没有干脆的拂袖而去,而是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提出双方可以平等合作,但他不会提前给出保证,双方最终还是达成了交易。当然了,到了第二季他们就成了一对死敌的。

 6 ) 台词摘记

Such a waste of talent. He chose money over power. In this town, a mistake nearly everyone makes. Money is the McMansion in Sarasota that starts falling apart after ten years. Power is the old stone building that stands for centuries. I can’t respect someone who doesn’t see the difference.

There’re two kinds of pain. The sort of pain that makes you strong or useless pain, the sort of pain that’s only suffering. I have no patience for useless things. Moments like this require someone who will act or do the unpleasant thing or the necessary thing.

President elected Garrett Walker. Do I like him? No. Do I believe in him? That’s beside the point. Any politician that gets 70 million votes has tapped into something larger than himself, larger than even me as much as I hate to admit it. Looking that winning smile, those trusting eyes. I clung to him early on, and made myself vital. After 22 years in congress, I can smell which way the wind is going. Jim Matthews, his right honorably Vice President, Former Governor of Pennsylvania. He did his duty in delivering the Keystone State. Bless his heart. And now they’re about to put him out to pasture. But he looks happy, now doesn’t he? For some, it’s simply the size of the chair. Linda Vasquez, Walker’s chief of staff. I got her hired. She’s a women, check. And a Latina, check. But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she’s as tough as two-dollar steak. Check, check, check. When it comes to the White House, you not only need the keys in your back pocket, you need the gate keeper. As for me, I’m just a lowly house majority whip. I keep things moving in a Congress, choked by pettiness, and lassitude. My job is to clear the pipes, and keep the sludge moving. But I won’t have to be a plumber much longer. I’ve done my time. I backed the right man. Give and take. Welcome to Washington.

Look, no offense, but I don’t have time to be anyone’s training wheels.

They’ve done us a great favor. We’re no longer bond by allegiances. We serve no one. We live by one rule, and one rule only: Never again will we allow ourselves to be put in such a position.

I almost pity him. He didn’t choose to be put on my platter. When I carve him up and toss him to the dogs, only then will he confront that brutal inescapable truth.

Well, you certainly have my undivided attention.

You might very well think that but I couldn’t possibly comment. It’s late. I hope you’ll understand that I want to sleep on all of this. I never make such big decision so long after sunset and so far from dawn.

We are in the same boat now. Take care not to tip it over, I can only save one of us from drowning.

Honestly, do you really think these things jus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I respect your opinion and I appreciate you sharing it with me, but I am not going to change my mind.

What a martyr craves more than anything is a sword to fall on, so you sharpen the blade, hold it at just the right angle and then 3, 2, 1...

You don’t want to work anywhere you’re not willing to fired from. Treading water is the same as drowning for people like you and me.

Are you interested in my advice on this or do you just want me to deliver the message?

I will not allow her to sell my goods when she cuts me out of the profits.

We don’t need people who follow the rules. We need people with personality.

I would have thought you’d step up when things were difficult.

I know there’s been some tension and I am probably more to blame than you are. But I’d like to put that behind us.

Water under the bridge. We’re starting over.

I am not happy where this conversation is going.

The only halfway interesting thing they do is throw a big dinner party once a year where they pat themselves on the back and rub shoulders with movie stars.

If you want me to be your cheerleader and say “Yeah, turn it down”, I won’t. I would have killed for that job when I first started here.

How is it the world keeps spinning and you manage to stay ahead of it?

It’s so refreshing to work with someone who will throw a saddle on a gift horse rather than look it in the mouth.

He will think you organized a coup, got cold feet, and are making me the scapegoat.

I am not interested in the someone who’s flexible, I am interested in someone who’s available.

People in this town don’t go out of their way to be nice to each other.

My first thought was to tell you right away, but then my second thought was to ignore my first thought.

Friends make the worst enemies.

A rare example of someone whose head is in the game instead of their backside. Competence is such an exotic bird in these woods that I appreciate whenever I see it.

Feel free to blow my mind.

Will he wither or will he thrive?

Not an easy thing to say no to the most powerful man in the free world. But sometimes the only way to gain your superior’s respect is to defy him.

It requires very little of me and will mean the world to him. It’s a very inexpensive investment.

I want you to listen very closely to what I am about to say. From this moment on, you are a rock. You absorb nothing. you say nothing. And nothing breaks you.

Generosity is its own form of power.

I have to be ruthless, because failure is not an option.

There’s no better way to overpower a trickle of doubt than with a flood of naked truth. This is why the education bill was so important. It bought me influence precisely when I needed it most.

Did Zoe expect me to twiddle my thumbs until her arrival? Perhaps she’s making the mistake thinking her time is as valuable as mine. Proximity to power deludes someone into believing they wield it. I put an end to that sort of thinking before it begins.

I don’t punish people for making adult decisions.

I have often found that bleeding hearts have a ironic fear of their own blood. One drop and they seize up. But offer them a caring hand massage them back to life and they soon start beating to the right drum.

We may have our disagreements, but that doesn’t mean that we can’t look out for each other.

I will not be lectured to the moment you walk in the door! I called Catherine, as promised. Her inability to deliver is not my problem or my fault. I can not control changing global landscapes. And I will not be cornered into making promised I can not deliver!

Tell me now, or so help me God, I will make it mission in life to not only destroy your careers, but to obliterate all hope and happiness that you manage to cling to.

Change your tone. I am in no mood.

I think that we could make a formidable team. Look what we’ve been able to accomplish even when we’ve been at odds with each other. Now put your mind to what we could accomplish if we weren’t.

Decisions based on emotion aren’t decisions at all. They are instincts, which can be of value. The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dividually, they’re far less powerful.

Tusk understand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wer and money. That’s precisely what makes him dangerous. He doesn’t measure his wealth in private jets but purchased souls. I’ve worked too hard to get within arm’s reach of the prize only to have my hand cut off just before I seize it.

Of all the things I hold in high regard, rules are not one of them. I will not place my fate solely in the hands of the middleman if I can go directly to the supplier.

 短评

又一出关于权力的游戏。与英版不同,这版完全是黑暗系,带点政治惊悚剧的味道,冷血无情的政客。相比之下,还是前面更精彩。面对观众的自白更像自言自语,因为他们的故事只能讲给自己听。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神剧! 政治是高智商高情商以及低同情心人群的游戏。

14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什么叫屌呢,就是明明我超级讨厌看政治题材讨厌到生理厌恶恶心反胃,这部剧还是能拍得让我根本停不下来,这就叫屌。

16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猫和老鼠」以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希望戏中的黑暗角色胜利了。前半截凌厉,后半截松劲。杀人及众记者推理部分,不洋气,减分。雷蒙在树林里念惠特曼的那刻,永远处于战斗状态的弗兰克那样烦躁不安,无能享受哪怕片刻的平和安宁。

18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感觉上班族太需要一个划船机了

19分钟前
  • 内个死猴子
  • 推荐

这样的人生……太累了

21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对中国电影来说,这个美剧在导演、编剧、影像和制作层面,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25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撒旦,王位只属于你

29分钟前
  • 用心棒
  • 力荐

虽然不是无懈可击,但是对我等连党鞭都要百度一下的观众来说足够精彩。看着衣冠楚楚的政客、媒体、上流人士YY白宫的勾心斗角还有议员们的狗血生活还真是过瘾。开局很精彩,有点后劲不足。工于心计的腹黑大叔是最爱。大婶好像雕塑。那个烦人的女婊子记者因为发际线过分靠前,让我一看见她就心烦得出戏。

34分钟前
  • 酚酞
  • 力荐

#纸牌屋#你说你一出美国政治剧,也不忘调侃中国大陆几句啊……真坏

35分钟前
  • 沙漠中的西蒙
  • 推荐

神一般的夫妻关系。新闻bitch们依然是美国的良心。

39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稳扎稳打的新剧,叙事圆润不放过每一条铺垫的叙事线,在如今美剧越来越靠噱头无缘无故乱挖天坑制造剧情反转,最后连坑都填不上的大趋势面前,这种精雕故事和细节慢慢挖坑的新剧就值得一赞。暗黑政治剧,里面有熟悉的一切,估计下一季黑暗的尽头就是人性的回归,就像配角们主动权逆转一样。★★★★★

4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海明威的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让我似乎能理解这类害怕停留在黑夜中的人,没有白天的欺骗和争斗他不是他自己,华盛顿的nothingness?因为戏剧的关系最喜欢的角色是Doug,最讨厌新闻记者Zoe,并且十分三观颠倒的希望Frank能瞒天过海。

46分钟前
  • Nolita
  • 力荐

打破第四面墙这个招数用的真是讨巧,既能解释掩盖在表象之下的阴谋,又能最大化斯派西的个人魅力;芬奇,詹姆斯·弗利,乔·舒马赫,导演群都是惊悚大拿,剪辑也是芬奇的御用巴克斯特,整个剧集阴灰的色调,内景戏的角度,汁水四溢的对白,错综复杂的走向,真是无一不合我意。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与“新闻编辑室”同样是政治新闻两条线,但主次刚好颠倒。相比艾伦·索金爱极恨极的狂热,大卫·芬奇等导演游刃有余的冷冽显然更胜一筹。而在彻底抽去前者的道德正义和热血说教后,“纸牌屋”就像冰凉入喉的政治醇酒,让人沉醉在权力美妙的争斗中。五星。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美国人对权力也就这点想象力了

57分钟前
  • 巳注销
  • 推荐

"There are 2 kinds of pains,sort of pain that makes you strong, or useless pain, sort fo pain that's only suffering.I have no pantience for useless things.”开头这段独白,瞬间爱上这部剧。加之有我喜欢的演员和导演,整部剧犀利且精致,观赏性极强。今年就靠它和Mad Men了。

59分钟前
  • Ada
  • 力荐

如果可以我会打6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次的美国改编版在剧情张力和台词犀利程度上都超过了原版。虽然不及Ian Richardson的英伦绅士风的讽刺效果,但是Kevin Spacy的刻画让我更能相信这是一个现实政客,而不是编剧笔下的吐槽神器。

1小时前
  • Junchen
  • 力荐

人人皆有弱点,弗兰克也不例外,而他最大弱点就是:以为自己没有弱点。迷信上帝有时并非迷信,迷信自己才是:前者令人谦卑,后者令人膨胀。玩弄权术者,终必被权术玩弄:谁都不是上帝,可脱离他人独自运作操控全局。手下交叉诸多人与事,哪怕一只脆弱的蝴蝶微微振翅,引发的龙卷风暴也足以令他整船倾覆

1小时前
  • 匡轶歌
  • 推荐

总觉得他妻子像是他自己人格分裂出来的

1小时前
  • Fragil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