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

剧情片美国1995

主演:摩根·弗里曼,布拉德·皮特,凯文·史派西,格温妮斯·帕特洛,安德鲁·凯文·沃克,约翰·卡西尼,雷格·E·凯蒂,李·厄米

导演:大卫·芬奇

 剧照

七宗罪 剧照 NO.1七宗罪 剧照 NO.2七宗罪 剧照 NO.3七宗罪 剧照 NO.4七宗罪 剧照 NO.5七宗罪 剧照 NO.6七宗罪 剧照 NO.13七宗罪 剧照 NO.14七宗罪 剧照 NO.15七宗罪 剧照 NO.16七宗罪 剧照 NO.17七宗罪 剧照 NO.18七宗罪 剧照 NO.19七宗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4 16:35

详细剧情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发生的连坏杀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这些教义的人。凶手故弄玄虚的作案手法,令资深冷静的警员沙摩塞(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和血气方刚的新扎警员米尔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都陷入了破案的谜团中。他们去图书馆研读但丁的《神曲》,企图从人间地狱的描绘中找到线索,最后从宗教文学哲学的世界中找到了凶手作案计划和手段的蛛丝马迹。凶手前来投案自首,这令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案件就此结束,怎料还是逃不出七宗罪的杀人逻辑,这次凶手瞄准的目标,是那个犯了“愤怒”罪的人……

 长篇影评

 1 ) 七宗罪

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色欲。 Pride, jealousy, rage, laziness, greed, gluttony, lust.

一个千疮百孔的黑色世界,充满雾气的街道、大雨滂沱的城市街道。幽闭的恐怖和近乎偏执狂的绝望气氛,让人有一种时刻想逃离的感觉。

“我们的罪孽都在我们心里,你到哪都带着它们,每个人不停地赎罪,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不被镜中的自己吓倒自己。 ”

一个男人用剃刀口割下自己的手指尖,然后,这只手着迷地划掉一本书上关于性的描写,匆匆忙忙地在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评语。接着,这只手拿着一张有一双大眼睛的小男孩的照片,先用墨涂掉他的眼睛,然后涂掉整个面孔。之后,这只手又小心翼翼地刻掉一张美钞上面的“上帝“这个词……这一个个场景,慢慢,慢慢地抢占你的大脑。

这种类型的电影,刺激着整个人的大脑和细胞,明知道无法逃离那种附带的情绪阴影,可还是无法阻挡那种身临其境的刺激和兴奋带来的欲望。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

 2 ) 绝望的《七宗罪》

昨天深夜看完了《七宗罪》。 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看到片名,就想起与之相似的《第七封印》。如果说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对信仰的根源和上帝的存在进行了追问和探讨,那么《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 影片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堕落,有罪之人会遭惩罚。这样片子就有种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让人看后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然而,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产生罪恶,让凶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杀戮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影片好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吗?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依照齐美尔的看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诸如效率、计算、守时这些“理性化”的东西,这样的理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物化”,金钱和商业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金钱的厉害变得日益冷漠。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tracy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 老威廉的态度其实就是现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厌恶,在目睹一场街边的抢劫案后钻进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far far away…I don't know this place any more……。”他选择的态度是逃避。他这种心理在一次和大卫的酒吧谈话中被大卫揭穿,大卫还表示自己不会如此,知道这个世界的罪恶,但仍然坚持下去与它斗争。威廉没有反对,他的想法的确如此,他意识到自己也应该积极面对这个世界,不能再逃避,所以他回家后砸掉了那个让他更感孤独的闹表。并且最后警官问他退休后将要去哪里时,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可是,大卫的坚持不是盲目乐观,是因为他有动力有信念,那就是对妻子的爱。片子中,可以看到大卫结束和威廉的内心对话回到家后,抱着妻子说:I love you,very much…但是威廉的坚持就有些不得已,而且仅仅是种个人行为。 这是部绝望的片子,它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罪恶和冷漠,但是没有告诉人们怎样避免这种境况的恶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对上帝的皈依吗?可是片子塑造的拥有美好人性的tracy最后也被凶手残忍杀害。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为阴暗的一面,对于美好光明温暖的一面完全遮蔽,大卫与tracy的爱情尚且算作这个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线,最后也由于tracy的被杀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里?影片最后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这个结尾太没有说服力,这个世界不是个好世界,如何值得人们去奋斗? 此外,在这个片子中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中反复论述的观点,新媒介的出现对人们认知世界方式的改变。老少警官威廉和大卫,代表了受不同媒介影响的两代人。老威廉是在印刷媒介的环境里成长的,他应该出生在20,30年代,那个时代电视还没有普及。而大卫显然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所以他们处理案件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印刷品是有字符构成的,阅读时需要大脑不断的解码、记忆、呼应、总结、抽象,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思维过程,老威廉正是秉承印刷媒介造就的逻辑的、缜密的、深刻的思维方式,善于发现细节,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逻辑推理,遇到问题甚至会翻阅古典著作,表现了沉着谨慎的侦案风格。电视是光影和声音组合物,看电视不需要动脑子,人们不费任何力气就能理解电视上的通俗语言和画面,从小就看惯图像偏向视觉体验的大卫的表现是狂噪、冲动、易怒、油腔滑调、满嘴脏话,侦案时也是对着几副现场图片翻来覆去没完没了的看个不停。老威廉给他的几本但丁的书,被他诅咒并扔进抽屉里。 另外,老威廉去图书馆查资料时,遭遇一拨无所事事的同事。他们整年呆在图书馆,只知道喝酒、打牌,威廉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学习知识时,他们自嘲自己有文化,随即打开唱机,播出的曲子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静谧平和的旋律中,老威廉在思考,他们继续打牌取乐。先贤的知识高雅的音乐被人们漠视,在这样的情节中,这个曲子就像文明退化的哀乐。 还有,就是morgan freeman这个老黑人演技实在太棒了,尤其最后回答警官提问退休后将去哪里,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时的表情和声音。第一次看见他是在《肖申克的救赎》,当时就觉得他演的那个黑人犯人真特别好。听说他还演过《冒牌天神》,以后一定找机会看。再有就是pitt啦,狠帅,虽然扮演的年轻警官冲动鲁莽。

 3 ) 慢慢理解

宗教里说的人有七宗罪:1.暴食、2.贪婪、3.懒惰、4.嫉妒、5.骄傲、6.淫欲、7.愤怒

我觉得这些其实也都是跟每个人成长生活的环境有关,中国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从小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下的人很多坏习惯可以被避免,一个在恶人堆里成长的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也要看人的本性,只要本性不坏,良心还在的还是有的,但是接触久了难免会有一些恶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想一些电视剧里的男主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所以每个人身上的原罪犯罪率强弱不同,控制能力也不同

其它的我都能理解,因为对其他人会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但是暴食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也算一宗罪,是指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吗?有人能给我答案吗?

 4 ) 观《七宗罪》后感,以及思考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被深深的震撼,也真正的受到电影的影响。 首先,是电影的构思,以中世纪的宗教做为一条线索穿起这个电影的犯罪概念。剧情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导演的运用了以恶惩善的方法来为这部电影做了一个整个构架 其次,我们来做人物分析。 米尔:傲慢,急躁,急切,暴躁、自以为是,冲动、虚伪,做事不经大脑,在审理案件中喜欢很简单的下结论。或许也是很多希望功成名就的男人的共同特征。 萨姆:性格却和米尔相反,沉稳、冷静、庄重、博学、细致。 这些性格特点在影片中两人的对话、行为、表情都很明显的现实的很清楚。 乔:是个宗教和哲学家,他机敏、早慧、有很好的洞察、他有思想并善于思考,他有自己的原则和态度。当然,他也变态。 接着,我们来探讨电影中任务性格。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是乔,不是萨姆也不是米尔。整个电影乔一直处于主动,他牵着两位警探的鼻子引导他们对自己杀人案的真正目的。即使在车里,乔被拷上,被铁栏隔着,乔也是处于主动地位,乔决定去那里,去干什么,受压迫的是两个警员。 从表面看,乔是个无恶不赦的杀人犯,是个变态狂,就正如米尔对乔的理解。但乔是一个屠夫也是一个神甫,是恶也是善,是杀人也就在救人。其实,乔真正的角色是上帝的化身,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是被上帝选中的。他是一个狂热的基督教徒(从他家的床头有一个巨大的红色十字架可以看出),基督主张人善,主张信善,主张人自身的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那么乔是个善者,但是又因为他身处在这样一个社会,人的欲望被放大,人的本性就变得恶劣。乔看出了社会的畸形,他无法再容忍丑恶的、贪婪的本性继续存在、放大。所以他不得不有所行动。 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只是做我该做的,我的杰作。你现在还无法领略我的杰作,当他完成的时候,他将会····虽然大多民众无法欣赏,但却无法否认其价值。就正如乔所说,他的变态行为无法被大多民众欣赏,但却无法否认背后的价值。与其说这是一部犯罪的影片,不如说这是一部圣经。乔是在传教。 然后,来谈谈我从电影中读到的深意。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的丑恶,让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开始自审,看看自己的罪恶,警醒世人。这一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另一点,影片对于城市的声控。 这个主题的引导是又萨姆来开启的。 在一个场景中:萨姆和他的上司的对话,他说:有人昨晚在遛狗,被人抢劫了,他的表被人钱了,还有钱包,当他无助的躺在人行道上的时候,攻击他的人刺瞎了他的双眼,我真的有点不理解,但是他的上司说:这很正常啊。萨姆又说:“是的,这是你的工作。”他的上司是一个警署,在**局,这些令人骇人的事件是在平常不过了,**会经常接触,听说甚至这些故事。可是萨姆并没有一个警员的身份在看待这些事情,他不像他的上司那样觉得这是正常的。萨姆很无奈这个社会,抢劫、谋杀、死亡、金钱,他看透了社会的丑恶,看透了贪婪的人性,甚至他对这个社会失去了信心,他在跟崔西对话的过程中,他自问审问自己:怎么能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呢?只能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呢?他害怕这样一个腐烂堕落的社会会让自己的孩子得不到一个正面的教育。社会的糜烂让他害怕拥有孩子,萨姆眼中这是怎样一个地狱般的社会。 而与萨姆有同样担心就是崔西,崔西也讨厌这个城市。在在她苦闷的新生活、以及非常爱米尔,想为米尔生下孩子和母亲的天性在这些综合下她想要孩子,但是她深深的为孩子思考以及他对这儿城市现状的思考,从最后结局我们都可以知道,他没有告诉米尔,也就是说她决心不生下孩子。朋友们,想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觉得这样一个女人决心不要孩子,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5 ) 从《七宗罪》来看大卫芬奇的视听语言呈现

体现了他纯视听,纯电影的思维方式。

和国内那些只会拍对话的导演不一样。大卫芬奇也许是当代最接近希区柯克的导演。虽然他们两个风格几乎完全不同,但一样的是他们对镜头语言的运用极具品味。他们是真正的用视听思维在表现悬念。而不是用念白一样的方式,把一些具有悬念的文字通过台词说出来。

那个叫话剧,或者是人声文学电子书,根本不配叫电影。

国内很多电视剧其实就是这样的水平,你为什么还要拍呢?直接去做人声电子书,多省资源。

但国内大部分电视剧导演和一些二流电影导演没有这个水平

这篇影评我可能以前用其他的账号发过,如果你在豆瓣的其他地方看到过他,可能也是我的号。以前的有过两个号一个忘了密码,一个注销了。不知道以前有没有在那两个号上面发布过。另外本文又更新了新的内容,会和以前不一样。

大卫芬奇有句名言:“镜头打到哪剧情就走到哪”

芬奇也是当下好莱坞对镜头语言最考究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中没有废镜头,没有废话,任何一个景别机位的变化都与剧情的推进有关,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有着精彩的起承转合关系,哪怕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因此有人说大卫芬奇可以算得上当代最接近希区柯克的人,他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把犯罪电影拍出了“作者电影”的逼格。

电影的一开始没有一句台词,却将一个成熟稳重的老警察形象奠定了起来,他是用一组普通的起床穿衣的镜头来展现的,老警察的床收拾的一尘不染,工作用具摆放的整整齐齐,他整理好衣物,打好领带最后拿起钥匙走人了,这是为了和后面小警察的马大哈不修边幅的特点形成对比。接下来就进入了犯罪现场,老警察与小警察米尔斯第一次相见,之后两个人的关系逐渐发展为亲密战友一起破案。好莱坞类型片喜欢让两个性格大不相同的人组成搭档或者对手,这样比较有戏剧性,如《末路狂花》;美剧《真探》,《汉尼拔》;动画《疯狂动物城》等。

展示完老警察的性格后下面就要展示小警察的性格了。牛逼闪闪的片头过后展示的是小警察米尔斯的起床,衣服邋遢不堪眼里满是眼屎,还要妻子提醒才会弄掉,而妻子为丈夫清理眼屎的细节也是为了展现小两口的恩爱,为后来的剧情设下伏笔。米尔斯也打领带但打领带的方式就有点儿上不了台面了。这样两个性格鲜明的警察形象就暂时竖立起来了,后面还会逐步通过台词镜头,人物动作来加强和完善人物。

第一个镜头是小警察米尔斯端着咖啡站在雨中,雨也是本片的一个重要意象,前五个犯罪现场的发现都是在雨中。犯罪现场的展示利用了很多视觉元素比如色彩和灯光,以及线条的运用。同时金属物的出现也给人一种压抑和破败感,在最后一场戏中,金属高压电线塔也是异曲同工。

雨中的铁栅栏,咖啡,破财的窗户,和后景阴暗的天空

在犯罪现场的展示中,色彩以灰色为主,红色绿色为辅。红色和绿色在大面积的黑灰色中就会特别扎眼,因而就会起到一种震慑作用,尤其是红色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和血,因此红色的运用也是恐怖类型片中的重要手段,如美剧《汉尼拔》中吃人医生汉尼拔博士的办公室连墙壁都是血红色的。而本片的红色运用是层层递进的,随着警察逐步走进犯罪现场越来越接近尸体,画面中的红色的区域也越来越大算得上是由“一条线”到“一大片”。这种色彩的递进,是大卫芬奇电影营造气氛的重要手段。

(影片中第一处红色)

犯罪现场是在室内,室内一片昏暗,主光源就变成了警察手中的手电筒,辅助光源是墙上昏暗的灯光,手电筒照到哪观众的视线就被引导到,这样可以让摄影师炫技,也让气氛更加吓人,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手电筒会照到什么东西。这种手法在类型片中司空见惯,如《沉默的羔羊》和本片中特警查房的段落。

第一宗罪出现。

从命案现场回来后,老少两位警察共乘一辆车回警局,这一幕单独的插曲也是为了再一次强化二人的关系,车内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车外下着大雨气氛十分压抑,这样二人在拌嘴时就更具有一种独特的火药味。

这场车内戏,两个警察在窗外的背景也是不同的,老警察窗外的背景相对单调,米尔斯却是霓虹灯闪烁

下面又是是一段对话,是一个新的情节点,在对话中我们得知老警察威廉即将退休,不想再接此案,小警察像从事这件工作却被局长拒绝,这段段将全片的主悬念放了出来,并进一步刻画了老少两个警察之间的关系。

大卫芬奇最关心的就是信息的呈现,因此他拍的对话十分讲究,即使把对话拿掉只看他拍出来的画面你也能够通过机位景别的变化大致知道对话的内容,这就是大卫芬奇近乎出神入化的电影语言。我们来看看大卫芬奇是如何利用各种不起眼的细节将这一段对话视觉化的。

第一个镜头,办公楼外,人物的声音是画外音,到了第二个镜头才切到室内拍说话者也就是老警察威廉,这是一个单人小全景。

本段对话的第一个人物交代了出来。

老警察说话时镜头三给了局长,也是单人小全景,然后第四个镜头是定场镜头交代了对话的地点:局长办公室,这时对话的三个人物全部进入了画面。

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那就是画面的强调,从画面的强调我们也能觉察出三人的地位

在前两个人物出场时导演分别给他们一个单独的镜头,而到了小警察米尔斯出场时则是直接一次性把他和另外两个人物放在同一幅画面里,而且这时候的小警察米尔斯是没有台词的,这样做的原因是米尔斯只是酱油。但这样似乎对小警察不太公平,于是导演利用了人物空间中的位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弥补。小警察处于前景,威廉在中景,局长在后景,把米尔斯置于前景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一个亮相机会。

老警察是靠门最近的,也就是说他可以随时出去,因为他不想接这个案子

老警察觉得这件案子有很大的蹊跷,而局长则觉得这只是普通的仇杀,然后镜头又切回到了老警察这里这是老警察说出了一句重要线索:此事必有蹊跷。

既然是重要线索导演肯定会把它体现在镜头上,在老警察说这句台词时我们可以看出景别变了变成了特写,而景别之所以变化是因为威廉说出了重要信息。

到这里该场景的第一个小高潮开始到来,那就是案件决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就是说以后有可能还会有命案,这时候悬念就被抛出来开始吸引观众的注意,这一高潮同时体现在剧本和镜头上。然后镜头分别给了局长和米尔斯,米尔斯还在一旁发牢骚。

米尔斯发牢骚

接下来老警察说出了最具分量的一句话高潮来临:这只是一个开始!

到这里又是每人一个单独的镜头,然后本场景的第17镜又是一个三人全景,到这里我们不看台词也能知道人物一定又要说重要台词了。

老警察说自己不行,因为自己快退休了,自己不想到退休那天手上还有一个悬案。这里又是一个小反转,于是米尔斯有机会了镜头给了米尔斯,示意米尔斯有意接管这件案子,接下来是局长的镜头局长的机位也变了,局长根本不理小警察而是劝老警察,然后就是老警察和局长的正反打镜头,中间穿插小警察的镜头,小警察一直想插嘴但另外两个人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米尔斯站了起来开始为自己争取机会并羞辱老警察,这时本场景的第二个高潮正在酝酿。

最后局长将米尔斯请了出去,然后将案子交给了老警察威廉,整个场景进入高潮并结束。大师的电影作品和三流电影导演的一个区别就是三流导演根本不懂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起承转合,而在这段对话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剧本和镜头的起承转合,开始,高潮与结尾。

大卫芬奇不但要让观众通过台词知道信息更要观众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气氛的提升,情节的推进,甚至是人物内心的变化。这段不长的对话大卫芬奇一共拍了46个镜头,而大卫芬奇几乎每一场戏他都会拍几十个镜头,用不同的镜头呈现不同的信息。

在本片第20分钟处有一段出神入化的推理场面堪称近20年来犯罪片中最高逼格的推理画面。推理戏是最不好拍的,而大卫芬奇自缚手脚没有用一句台词来展示推理的内容和过程。而且这段戏不仅是推理也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刻画,通过这段戏老少两个警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位后来二人建立友谊打下了基础。那大卫芬奇是如何在不用台词的情况下展示人物内心的思考并将二人友谊的发展展示出来的呢?

镜头一和镜头二,老警察走进图书馆画外音是图书馆保安的笑声

镜头四,老警察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图书馆里。

到了第七个镜头老警察说这群保安面对书海却整夜打扑克,老警察说这句话的时候镜头切到了远景再次将他置身于空旷的图书馆里,这让他与保安们有一定的距离,其实这也是心理和逼格上的距离,老警察是个优雅的睿智侦探,而这群保安则是一群老普信男,同时老警察的身影又是那样的落寞,这与老警察即将退休的情况是十分契合的。

而这段戏中的图书馆的布景灯光和影调,整个图书馆都是绿色的台灯影调也十分昏暗。

推理开始,保安们开始放音乐,著名的《G弦上的咏叹调》, 以前看的时候没觉得刻意,但由于这个音乐都被无数的拙劣模仿者用烂了,现在看起来反而有些刻意。

老警察在图书馆的书架前走动,镜头也不断跟随他运动,并由并通过空间,景别和运动模拟人物眼睛和脑部思考,也是在引导观众往什么地方看。

而这里,凡是老警察的镜头都是运动的,而凡是那群打扑克的普信男的镜头都是静止的,这明显是导演有意为之。

到了第十九个镜头,场景切到了小警察的家中,这里的场景虽然变了,但音乐却没有变,依然是巴赫。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二人在思考过程中的小动作,小警察是边思考边玩笔显得十分浮躁和老警察的沉稳形成一种对比。在思考的过程中画面不断通过硬切和叠化扩大景别,镜头逐渐逼近人物其实也是在带领观众不断走进人物内心,也是在暗示两位警察在逐步逼近事件的真相。

两个人的画面的不断切换也让观众明白两个个人逐渐想到一块儿了,而且我们通过前面的戏知道老警察并不愿意接受这个案子,他是在帮米尔斯查资料,因此这一段戏也是二人友谊递进的一段戏。

两个人的画面的不断切换也让观众明白两个个人逐渐想到一块儿了,而且我们通过前面的戏知道老警察并不愿意接受这个案子,他是在帮米尔斯查资料,因此这一段戏也是二人友谊递进的一段戏。

镜头44,画面切到小警察这里小警察在伸懒腰证明他已经累了,而当镜头再切回到老警察这里时画面的景别已经变成了面部大特写了,证明老警察的思考还在深入,这一小段叠化十分频繁,资料书被翻得页数也越来越多,也体现了一种时间的流逝证明两个警察已经思考很久了。

这些展现两口子感情的小细节都是为最后的结局做铺垫。因为这不是爱情片而是犯罪惊悚片所以而人的情感就只能通过细节来体现,否则就要喧宾夺主了,这样的细节在片中数不胜数。

这就是由水平的编剧和导演能写出来的细节,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他不需要很特意很匠气的像琼瑶一样单独写一段出来,体现夫妻二人之间的那种情感。他只需要在片头的时候,每天起床的时候替他弄一下眼屎,给他整理一下衣物,在丈夫看电视的时候,站在远处看着他,这种这种相敬如宾的感情就能体现出来。观众就足以感受到这种情绪,感受到他们二人的情感,而这一切都是为最后那个最可恶,最让人心痛的反转做铺垫。

这段推理戏直到画面出现“星期三”的时候才算结束,本段戏一共85个镜头,它有台词但全都是和推理无关的台词,关于推理的戏全都体现在镜头上,这就是大卫芬奇,很多情况下他的戏即使没有了对话观众只看画面也能明白电影要表达的信息。在这场不长的平行蒙太奇中,情节和节奏层次分明逐层递进思考和推理的不断深入的同时老少警察的关系也在深入整场戏就和它的音乐一样波澜不惊却极具代入感令人过目不忘。

下面来看最重要的一场戏,究极杀人王与主角团的对决。

从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到现在,最后这段戏笔者看了十来遍,一直好奇,这段戏到底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难道仅仅是因为剧情吗?不全是,因为在线上看这部电影时,通过弹幕就可以发现,很多观众是第一次看,但在他们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在凯文史派西下车开始后,弹幕里的不安情绪就没有一刻停止过。很多观众都被死死的抓住,并且焦躁不安头上就像悬着一把利剑等待着大卫芬奇挥手斩落。

就像希区柯克说的那样,真正恐怖的不是结果不是谋杀,而是过程,而是谋杀前营造的气氛

首先来看凯文史派西出场的第一个镜头,这是一个长镜头

一辆车进入画面,这是为了转场,切入本场戏的场景

汽车过后,米尔斯和萨默塞特从后景入画

如下所示,画面前景空出了很多空间,在很多一流导演的片子里,当一个画面有很多“腾空”的地方,说明这个被腾空的地方会出现新的信息。

两个人一路向前,前景不断有汽车经过,说话的两人却在后景,说明前景必有重要信息出现

直到这个汽车停下,完全占据了视觉空间。

优雅下车

凯文史派西下车,在他走进室内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正脸镜头,但光走路的姿态都能让人感受到这个角色的变态。

好演员入戏,任何时候都在戏里,哪怕只有一个后背,都能让人看到戏。

阿sir,(停顿几秒)阿 sir

此时此刻,没有任何音乐,只有环境音

米尔斯还不知道,反派是冲他来的

凯文史派西声音加大:阿——————sir——

剪辑接了所有人的反应

这是第一次正面拍摄反派,浑身是血,这血是谁的血?米尔斯不知道,第一次看的观众此时也不知道,但看过的都知道

凯文史派西缓缓举起双手,十分优雅

布拉德皮特立马举枪对准了他;凯文史派西脑袋微微动了一下,这个动作非常轻微非常细节,不知道是凯文史派西自己设计的还是导演要求的:

所有人举枪跑来

此时,本片唯一能保持冷静的是——萨默塞特

萨默塞特示意大家,但他处在后景,米尔斯的冲动性占据前景

萨默塞特就代表了本片中的理智,米尔斯则更像一个热血青年

这并没有说米尔斯不好,毕竟一个饱经沧桑,一个年轻气盛,如果让我来,我可能比米尔斯更冲动

米尔斯十分激动的情况下

凯恩史派西依然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我认识你

说的轻描淡写,毫无波澜,这就是掌控局面的霸气(仰拍,主导整个画面)

冷静优雅

立马切到米尔斯的画面,作为对比:显然凯文史派西占据了上风

手忙脚乱

整个大厅都是米尔斯的吼声

后面的萨默塞特(代表一个人的理智)没有机会插话,但示意大家不要慌,不要轻举妄动

(字幕内容是米尔斯的话,萨默塞特间歇性失语)

凯文史派西下跪,但下跪时依然稳如老狗

反而是逼着对方下跪的米尔斯,显得更加慌乱

在这段里,每一个镜头的顺序都是精心安排过的

再往下

米尔斯拿着枪乱晃:快点(趴下)!

下面立马接凯文史派西的眼神

我要和你battle

你看这眼神,明摆着告诉米尔斯:我吃定你了

因为他手上有王牌,他身上的血就是王牌,当然也是他杀人的铁证,但这不重要,凯文史派西既然来就是为了殉道,然后逼着米尔斯亲手完成七宗罪的闭环。

趴到地上以后,眼神更加变态:

立马切到萨默塞特

此时很多第一次观看本片观众的表情,估计和萨默塞特一样,一种不安的恐惧在心头升起,下面可能要出大事,萨默塞特感觉事情不简单,但只有凯文史派西知道自己的底牌是什么。

下面,就进入最关键的结局戏。

这场戏里,萨默塞特和米尔斯的友谊也达到了最高峰

两个人在出发前甚至一起刮胸毛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刮刮胸毛。

两位大哥胸肌瞩目

准备出发,对讲机监听设备防弹衣一应俱全,防止万一

出发前,萨默塞特敲了敲自己的通讯设备

声音响彻整个办公室,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戏中,主角团和凯文史派西说的每一句话,整个办公楼的人全都能听见

特警队全副武装空中侦察掩护

路程遥远,一路上米尔斯喋喋不休

而凯文史派西则在不断的刺激米尔斯

告诉米尔斯,最后的精彩你绝对不会错过的

并且强调,你将因为我流芳千古,而我之所以坐在这里是因为我愿意,而你之所以能坐在这里,只是因为我不想杀你

最终地点终于到了,但直升机无法降落,很显然,这是编剧特意设置的(也可以理解为反派故意选的,要的就是换的和米尔斯单独battle的机会)

因为如果特警降落,后面的叙事意义上的悲剧就无法完成

下车,荒无人烟,夕阳西下

周围有什么,高压电,废旧的汽车,和一条死狗

凯文史派西即使这时候还不忘开嘲讽

这狗不是我杀的哦,阿 sir

凯文史派西,开门见山,问几点了

当他问时间时,大卫芬奇给了特写

大卫芬奇不喜欢拍特写,但并不是不拍,而是特写太重要,特写只会在极其重要的信息出现时才会有,在这段戏里,凯文史派西有多次特写

而这段戏里,还有一个细节,几乎所有人的脸部都是背光,笼罩在暗影之中,虽然不是每一个镜头都是,但背光脸部阴影占据了绝大多数镜头

音乐上,也是轻柔但焦躁

凯文史派西,听到:7点01

说了句,很近了

米尔斯插话:

米尔斯说完,立马接凯文史派西反应

脑袋微微转向米尔斯,然后轻轻点头:心理估计再说,就是给你看的,别急

音乐依然是焦躁但轻柔

凯文史派西引着二人往前走

然后,音乐急转而上,分贝上升: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快递走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脚踏祥云进来了

米尔斯立马让凯文史派西下跪。

这时候必须有一个人去接车

萨默塞特去了,这正是凯文史派西想要的

萨默塞特去,凯文史派西就有了和米尔斯battle的机会

把萨默塞特支走,就等于支走了二人组的理性

逆光拍摄,巨大的阴影

接下来是萨默塞特的镜头

逆光,剪影,人物隐于黑暗

接凯文史派西镜头,一脸期待

音乐分贝较之前明显提升,单调的旋律重复,层层递进,焦躁不安

再接一个更紧张的镜头,加强这种不安:直升机视角

巨大的螺旋桨声音配合音乐,和特警的声音,特警也在紧张

画面,演员,音乐,环境音全都在营造一种紧张气氛,情绪是会传染的,观众自然也会焦躁不安,因为在进入这个场景之前,观众就隐约感到,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到底是什么呢

大卫芬奇非常耐得住性子,要一步步揭开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而且在逼近真相的每一步上都要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萨默塞特上车去追,刺耳的轮胎响,螺旋机响,音乐分贝更加焦躁

声音在这段叙事上非常重要,刺耳的声音是最让人烦躁的,大卫芬奇和他的音乐,音效团队要的就是这种烦躁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过声音过敏的情形,比如睡觉时蚊子嘤嘤叫,比如有人用利器刮擦地面或墙面,那种声音似乎不是作用于耳朵,而是心脏,让人身体上不适甚至感到恶心。

这段戏里面的所有声音包括音乐都不是为了悦耳而存在的,而是让人痛苦。

要的就是这种痛苦,因为下面的真相更痛苦!

汽车一路扬尘向主角团走来,音乐像利剑划破铁皮一样刺耳

萨默塞特停车,音乐分贝继续上升,更加巨大

萨默塞特拿出手枪,开了一枪

最冷静,最不喜欢开枪的人开了一枪

快递员拿出盒子

特警队立马高喊:找拆弹组

主角团全副武装,空中陆上两期作战,却全部在慌,甚至叫了拆弹组

这当然是正常行为,但这里还暗含一层戏剧含义

狙击枪,对讲机,直升机,防弹衣,拆弹部队,主角团装备越多,就越显得无力,越显得对情况没有掌控力,越显出凯文史派西的优势。

萨默塞特开始面对这个箱子

群响绝毕!

所有音乐都消失了,静得出奇!

这是整段戏到现在最安静的一刻,大卫芬奇不想让任何无关的声音分散了注意力,因为有更更重要的东西需要观众去注意。

声音静极了,只有最轻微的声音

什么声音?

风声,草声,和高压电线随风摇曳时和金属电线杆的轻轻的摩擦声。

不会是米尔斯的孩子吧,不会是炸弹吧,是她妻子的头吗?

还有的弹幕不敢相信,不可能吧,米尔斯的妻子和孩子犯了什么错?

萨默塞特开始开箱,这是我看的最痛苦的开箱视频

开箱前,献给了凯文史派西一个镜头,凯文史派西转头看向米尔斯,米尔斯看向画外,丝毫不知道自己才是主角

萨默塞特的表情真的绝了,摩根弗里曼的表演几乎没有任何痕迹,他一直都是这样,似乎演谁都是一个样子,但你却不会弄混摩根弗里曼的任何一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几有说服力,但每一个角色都看不到表演的痕迹,仿佛就是摩根弗里曼在经历不同的人生罢了

镜头没有切,萨默塞特脸上有汗

这个汗太细节了!

这个汗显然不是演员自己想流就流的,而是导演让化妆师加的,但就这一粒汗就显出了紧张,不需要更多的细节,一滴汗就够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有那么夸张吗

那你把汗去掉试试

同样的例子,看看《霸王别姬》也是一样

“段老板,急急风催半天了”

意思是快点上啊,戏园子观众和乐队都急死了,老板赶紧来后台

怎么展示这个急?

一脸汗就够了

一句台词,加一脑门子的汗,什么多余的细节都不需要了

回到《七宗罪》

萨默塞特准备开箱

观众急于知道结果

但下一个镜头

切走了,不给你看

但显然不是随便切的,凯文史派西有话要说,而米尔斯根本没心情听,和观众一样,观众和米尔斯都想知道,箱子里是什么

环境中依然只有风声,和刀割开箱子的声音

箱子上有血

到底是什么

再次切走

还是不给你看

米尔斯一直望向画外,也就是萨默塞特的方向

米尔斯急坏了,身体不断往前走,似乎忍不住想过去看看

导演就是不让看,因为火候还没到

米尔斯视角:

远远的望着萨默塞特

箱子打开

萨默塞特一惊,吓得后退

镜头给到箱子:风吹的草微微浮动,箱子的盖子也在动,但观众心动得更厉害

到底是什么?

导演还是没让我们看,导演十分沉得住气,就是不断的刺激观众,仿佛用痒痒挠挠你的心脏

但就是不给观众看,要的就是观众急,难受,心理难受

切到直升机

切到萨默塞特—突然转头

突然回头看向画外,也就是米尔斯

一声重音!音乐急速切入,音乐又来了

再次重音,切到萨默塞特视角,远远看着米尔斯

萨默塞特视角下的米尔斯和史派西

萨默塞特回头看了一眼箱子:怎么交代?

萨默塞特嘴唇都在颤抖

颤抖地说:让其他人不要靠近,声音还出现了一次结巴

切到直升机,咆哮的螺旋桨声

再次切回

萨默塞特脸上的汗流更加明显

萨默塞特急忙朝米尔斯大喊

立马切到凯文史派西

这是凯文史派西全片最大的一个仰角拍摄

太阳就在他的头顶

背光,占据画面主导地位

切到米尔斯镜头

萨默塞特的声音从画外传过来:把枪扔掉

米尔斯一脸懵逼,凯文史派西继续嘲讽但米尔斯根本不听

凯文史派西,固定镜头,大特写,脸部黑暗

背光,阴影

凯文史派西说,我很敬佩你和你完美的妻子

当说到妻子时,米尔斯回头了:啥?

切到凯文史派西

凯文史派西独享大特写

米尔斯情绪逐渐起来

此时萨默塞特还没跑过来,因为有一定的距离,加上年岁大了,这要是苏炳添,估计剧终了。

也正是因为萨默塞特跑的慢,凯文史派西有了足够的嘴炮时间

凯文史派西表示,自己从媒体那里搞到了米尔斯的家庭信息

镜头环拍凯文史派西,但极其平稳

而主角团的镜头晃的十分厉害,手持摄影,运动

萨默塞特高喊放下枪:声音上气不接下气

凯文史派西占据上风

所以我带了点纪念品

下面:大特写

说出这句台词时大卫芬奇再次给了特写

凯文史派西说这句话时,波澜不惊,节奏拿捏的十分到位,阴阳怪气加无尽嘲讽,优雅永不过时

这时,萨默塞特才跑过来

代表理性的萨默塞特回来了

但现在理性还有用吗

二人组镜头,手持摄影,晃动的画面

凯文史派西是整场戏里面唯一的红色,最亮色

凯文史派西凝视着米尔斯

现在只有一个人的眼神是冷静的那就是凯文史派西,而且凯文史派西,居然还是影片中颜色最靓的那个仔。

在上面这个画面里,凯文史派西虽然跪着,大小也比萨默塞特小,但却是视觉刺点。

萨默塞特扔掉了枪,让米尔斯仍枪

但米尔斯已经逐渐狂躁

换成其他人估计也一样狂躁

凯文史派西开始嘴遁:自己作为嫉妒做了这件事,嫉妒米尔斯的幸福生活。

米尔斯大骂:盒子里到底是什么

切到凯文史派西

这句台词声音非常轻,像是在耳边低语: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吗?

音乐的重音反复出现

米尔斯不敢相信,镜头环拍凯文史派西

米尔斯说:告诉我这是假的

但萨默塞特回了一句:你痧了他你也会进去

这句话变相座实了箱子里是什么

米尔斯痛苦的弯腰,但还是不愿意相信

凯文史派西神助攻(1/3)

听到这句话谁还能忍,米尔斯立马举起了枪

但不能,如果开枪,自己职业生涯彻底完蛋。

凯文史派西神助攻(2/3)

当说出这句话时,萨默塞特怒了,狠狠抽了凯文史派西一巴掌

理性也不理性了

挨了一巴掌的凯文史派西觉得火候到了

缓缓回头

镜头切到米尔斯

观众直视米尔斯

这就是悉德菲尔德和罗伯特麦基说的“抉择时刻”

开枪还是不开枪

两个结果都是坏的

罗伯特麦基说过,一好一坏两个选择,那不叫选择,没有任何悲剧感和戏剧冲突

坏和更坏,这才叫抉择

比如,你在悬崖上,身后是几百个狼,下面是万丈深渊。

你是被咬死,还是选择自己摔死?

如果你不选择,就会有一种结果自动应验。

不开枪,凯文史派西很可能安然无恙,因为他请了最好的律师,而且要按精神有问题来辩护。

凯文史派西,微微一笑,全片最霸气的一句嘲讽:

神助攻(3/3)

他居然不知道(老婆怀孕了)

凯文史派西这句台词说的节奏和语气都极其变态,有兴趣的可以学一下这句,一般人真学不来,学一遍立马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这句台词击穿了米尔斯的灵魂,也击穿了观众,击碎了所有理智。

说完这句话,接的镜头不是米尔斯

而是代表理性的萨默塞特

萨默塞特这个表情已经暗示

说什么也没用了

萨默塞特仰天,扭头,叹气,弯腰

切到米尔斯

眼神光

米尔斯极力保持冷静

但表情痛苦

米尔斯想要举枪,但立马低下头,他知道不能开枪

萨默塞特还想劝

镜头切到凯文史派西,死死看着米尔斯:路给你了,自己选咯

米尔斯还在和自己做对抗

但突然

妻子的画面闪进自己的脑海,不到一秒,有可能只有几帧

米尔斯举枪

凯文史派西闭眼:满足了

当场击穿

一口气打完所有子弹

太便宜他了

为什么打头啊

要我把他三条腿都打断,中间那条腿至少打三枪

再来一枪打穿肺部,气胸压迫肺部后窒息而亡

当然那个情况下谁还能管那么多。

天上的飞机,地上的萨默塞特全见证了这一切

还有远处所有同事也都听到了这一切

还记得这一幕吗

米尔斯完了

但不开枪就不完了吗

米尔斯肯定不会死,因为沙了凯文史派西,凯文史派西就无法无罪辩护了,而且他进入大厅时的衣物已经被保留,上面的DNA就是铁证

而路上三人的所有对话,所有同事都听得到,而且会录音

但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反派赢了,他要的就是殉道,完成计划,在华丽的谢幕中名垂青史

而米尔斯不论有没有罪,或者进去多久,他的职业生涯和生活都彻底完蛋了。

 6 ) 行而上的意义

    1.暴食、贪婪、淫欲、懒惰、骄傲、嫉妒、复仇,有种宗教上的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
    罪犯严密的犯罪逻辑,是本片的线索。从前五种罪来看,罪犯没有过错,起码是在替天行道,要说错也是社会的过,而最后的“嫉妒”和“复仇”正是本片的争议之处:在罪犯看来,大卫枪杀自己就是完成了救赎,最后的环节如果完成不了,那么类似的循环就不可能被他人重复,从这个角度讲,罪犯是无罪的,他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大卫及一些观众看来,罪犯不能以任何理由害死无辜的生命,特别有孕在身的翠茜,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这样,一个解决不了的矛盾就产生了,法律上是罪犯杀了人,但是伦理上他又没错,杀了翠茜,又是为了完成使命(当然,我说的伦理不是指杀人偿命一类的问题,再说“嫉妒”也算不上罪行)。
    哎,真是一个好BT的问题呀。
    转一下其他人的评论,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想像或者宿命

    影片的英文名字只有一个醒目而惊心的单词--"Seven",它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7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7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7个头的火龙,世界共有7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到了16世纪后,天主教更直接用撒旦的7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7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淫欲。
    在电影里,7罪、7罚、7次下雨、故事发生在7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着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剧是必定要属于人间的,"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冷血杀手作为传道者莅临人间,最终以身殉道。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接受宿命的审判。
    分开来看七宗罪的罪行,每一宗并不构成死罪(上帝只告诉我们,犯下这七宗罪者,必下地狱,强调的是死后而非现世的惩罚)。所以电影中由杀手施行的7罚,仔细分析看来也是很遵守规则的:他并不直接动手杀人。胖子被迫进食过多撑破血管而死;律师割下自己的肉--只是1磅,不多也不少;毒贩在被发现时,一息尚存;妓女是直接被嫖客所杀;模特只被割下鼻子,因为她太过骄傲,不肯打电话报警,所以流血过多而死。凶手自称犯下"嫉妒"的罪行,但嫉妒本身是不构成罪行的,只有当他因此杀害了无辜者翠西,才成为米尔斯狂怒的报复对象。
    照这样的思路,凶手完全是照"主"的指引匡正人世。其实,这里有一个圈套。《圣经》十诫中说:"不可妄呼圣主你天主的名。"就是说,圣主只有一个,凡人不能假借他的名字传道。只要抓准了这一条,凶手的立场就完全不成立,"宿命论"也就烟消云散。威廉其实已经找到了这个漏洞。在第7天(放晴的星期日),3人在汽车上时,威廉问约翰是否认为自己在替上帝做事,而约翰无法正面回答,只说"上帝的行事是玄妙的",仅此一点就足够了,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出天国与地狱的形象,才有"历尽七层洗尽死罪,以致人间天堂"的说法!
哪里是什么宿命的罪?全是人的想像罢了。
    
 
    2.现代文明造成了人类某些领域的“缺失”和某种“程度”的退化,但难道就如影片所表现出的那么黑暗吗?威廉引用海明威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假设威廉的命题成立:正因为这个世界不如意,才值得我们去奋斗。
    而我相信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都值得我们去为了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而奋斗,而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短评

好看好看好看。老头儿和皮特都无可挑剔。画面和故事也不错。但是我其实很想给4.5星。私以为最后杀Tracy关于嫉妒一罪略显牵强(虽然前面几宗也有一些John故意制造罪刑的嫌疑)。不过他终于还是成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martyr。虽然开始会某种程度上认同John的做法,但后面会越来越发现,其实他只是想做上帝

6分钟前
  • 後進青年王舒克
  • 力荐

色调太深沉,纽约的雨一直下,混乱的街区,血腥的现场。有些画面好恶心,分2天看完的,特别喜欢老警察,演技台词都是一流的。还有万万没想到的结局。

1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那么,学会克制,远离se7en sins

13分钟前
  • 单线程青年
  • 力荐

为什么拍出来十几年我才看到呢?

18分钟前
  • 蛮爷
  • 力荐

没觉得有多经典。一来因为没有读圣经信基督的文化背景,二来就像那篇最热门的影评说的,它展示了一些很糟糕的东西,却没有给出解答。这没有什么意义。

19分钟前
  • 某猪·坑坑洼洼
  • 还行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与色欲七宗罪我们都有,只不过,傲慢变成了尊严、嫉妒变成了讽刺、暴怒变成了性格、懒惰变成了悠闲、贪婪变成了进取、暴食变成了美食,而色欲,自然是人人喜爱的性感。罪从来都是非罪。七罪在身,我们反而觉得七罪傍身。”影片不足在于过多悬疑而没有深入探讨罪。

23分钟前
  • Fionn
  • 推荐

决定永远不暴食

26分钟前
  • 毛驴哥🔒🔒🔒🔒
  • 推荐

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弗里曼和史派西 神演技。就是通过查图书馆借阅记录来找到犯人有点二。犯人那么有钱,就不能买书么?结尾探讨箱子里的内容其实无意义。不过个人还是倾向是头颅。

2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结局真的很惊人。惨绝人寰……

32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从它开始喜欢上摩根弗里曼

33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力荐

里面的布拉德皮特帅的掉渣……

38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力荐

重点不在于约翰·杜是如何预谋并成功实施杀死5人最后造成七宗罪的悬疑,大卫·芬奇把整部电影提高到对整个社会的沉思和批判,甚至是绝望。片中人所在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功利、自私、纵欲、贪婪、堕落、淫欲高傲等人性的弱点与罪恶,在这里一显无疑,借的是宗教说的就是人性,可是人性本来如此。(比如我戒不掉,比如此时年轻精壮时尚有的好色)。8.7

4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阴沉而绝望。基督教用撒旦的七个恶魔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以及淫欲。一个变态的宗教杀手,平时连一只鸡也不杀,但他找到了依据来实施对人的毛骨悚然的谋杀。有什么能比一个人做魔鬼的行径更为恐怖的吗?台词:“这是个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同意后半句

45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我们为它奋斗。(后半句我同意)

50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故事看多后的后遗症就是一般最后半小时就知道结局了。。。

54分钟前
  • 催眠药
  • 推荐

大学时导演课就拉片看这个,彻底被分析灯光机位之类的理论伤透了,突然发现我还这电影的盗版蓝光DVD,我定会梦游买的,准备再伤一次!★★★★

5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胖子

1小时前
  • 毛利
  • 力荐

其实John Doe杀害Mills的妻子已经破坏了自己的作品,因为她没有犯任何一宗罪,她是这个作品里不和谐的死亡,纯粹是为了引出暴怒,而暴怒者最终也没有死亡,但是他得到的是更长久的惩罚 每天陷入妻子与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的死亡当中,也为自己莽撞杀死嫌犯而自责,活着的每一刻都是惩罚,正如John Doe对每一个受害人的折磨一样,漫长细碎,生不如死,从这一点来说,这一系列七宗罪的作品是完成了,只是其中出现了Mills妻子这个意外:一个纯粹怀有爱情,母爱,善良的人,一个无罪无辜之人。John Doe错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全部都是罪人,而这样纯粹美好的感情,也是我们为这个世界奋斗的动力。

1小时前
  • 星辰Loni
  • 推荐

结局让我喜欢这部电影

1小时前
  • ⒹⓎ
  • 推荐

如果说暴怒也是一种罪,就算我牢底坐穿,也要让你得偿所愿。

1小时前
  • 不露齿的路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