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女人

剧情片美国1992

主演:阿尔·帕西诺,克里斯·奥唐纳,詹姆斯·瑞布霍恩,加布里埃尔·安瓦尔

导演:马丁·布莱斯特

 剧照

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1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2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3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4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5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6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13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14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15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16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17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18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19闻香识女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2 12:35

详细剧情

查理(克里斯•奥唐纳 Chris O'Donnell  饰)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他因为见证着一件恶作剧但又不想出卖朋友,于是面临着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要么坦白,要么被学校勒退。而史法兰(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饰)是一个退伍军官,因为意外失明,人生从顶点的辉煌滑落谷底。 自从两人的人生有了交集,命运的转折慢慢清晰。史法兰打算结束失去了意义的生活,于是在查理的陪伴下,尽情享受着人生最后一趟出行。他吃最美味的佳肴,买光鲜的汽车,在狭窄的街道上飚车,住在豪华的套房里,跟随陌生女子的袅袅香水味,跳一段优雅性感的探戈……极乐的疯狂后,他拿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然而,查理声嘶力竭的劝阻改变了一切,曙光亦渐渐在这个老人心中重新升起,二人情深如父子。 史法兰在学校礼堂激昂演说,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豆瓣

 长篇影评

 1 ) 《闻香识女人》:华彩中的独舞

你愿意做个英雄只存在一分钟?还是做个懦夫一辈子?

  

  弗兰克有着一张喋喋不休的嘴,和精神又略带些傲慢的外表,大概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军营的痕迹,可现在他只是个瞎子,是的,是个比坐在电影院的大多数人还要没用的瞎子,仅此而已。可一个疯狂的念头让他带着年轻的查里上路了,我们开始抱怨,阿尔帕西诺真的要把自己浪费在这个顽固不化的瞎子上?难道只是为了证明他的嘴皮子比昆丁还要利索?我们英俊的老男人弗兰克像所有的老流氓那样不停的向查里讲述着女人的美妙,毫无羞耻的谈论女人的PUSSY,初次观看这部电影,我已经准备把他的风格向意大利靠拢,豪华的宾馆,奢侈的行头,之后呢?是否这个老帅哥要身体力行的去教导年轻的查里人生苦短需尽欢?之后的之后透支自己的弗兰克在洗劲铅华后沧桑的告诉查里:“年轻人,给自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不要像我这样!”SHIT,不可如此,至少我知道这是部经典。

  

  看似茕立的弗兰克还有个表兄,而他的这位表兄又有着正常和温馨的大家庭,无比正常,当弗兰克在家庭晚宴上再次喋喋不休时,坐在场下的我们也觉的羞愧难当,因为那个家庭的每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而弗兰克这个讨人厌的远亲让我们每个人都不自在,够了!你还不住嘴吗?终于我体会到了弗兰克的孤独,他如此的难以融入自己的家庭,而不甘寂寞的他明显也不愿与他们为伍,因此他的每次出现都显的惊世骇俗,也正因此他需要查里这个有点倒霉的兼职陪护跟着他不自在。

  

  做好准备和他经历一场奇妙的旅行吧,如果你跟着一个疯子,那平凡注定是奢望。我开始欣赏这个老帅哥了,他幽雅,见多识广,时刻不忘记自己的骄傲,一个可爱的顽童。终于影片的情绪开始喷涌而出,当弗兰克在餐厅里向查里示范该如何同一位陌生女子搭讪并吸引他的注意时,所有的男性观众是否开始饶有兴致起来?因为他在做着我们一直都想,但一直都不敢的事情,你在期待什么?成功的搭讪然后隐去大端的内容?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内心泛着微红,这时双眼失明的弗兰克搂起女孩走入舞池。。。。。。当音乐响起,所有的人情绪都在兴奋,这场曼妙的探戈更像是弗兰克的独舞,没错就是这样,他仅仅是在黑暗中独自舞蹈。而舞曲的副歌响起,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我们到底在目睹着一个怎样不凡的男人?多少次我们也在梦想着这样的情景,可最终你我也只能像餐厅的其他客人样发自内心的鼓掌,为什么我不是他?即使是个瞎子!?

  

  之后的飞车,不必累述,这一切只不过更加的让我们接受眼前的弗兰克,他就像我们内心深处沉睡的影子,疯狂,美好,让人着迷,可却始终被我们压制着,因为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个正常的人,哪怕正常到无味。。。看看眼前这个男人,上帝是公平的,他疯狂,让人着迷,可他是个瞎子,永远活在黑暗里,影片在给我们一个平衡点,可你愿意接受这个平衡点么?就这样被他安慰,然后默默的接受现实?继续看吧,我们的英雄原来也这样的孤独和彷徨着,你忘记了么,他曾是巴顿将军的副官,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一个幽雅的绅士和舞者,可现在他只能活在自己的黑暗和不屈里,终于我们明白了,弗兰克此行只是为了耗尽自己的光芒,幽雅的给上自己一枪,再也不被这无止境的黑暗折磨。。。也许这很好。。。可不起眼的小查里拯救了他,起初的查里不过是无数被弗兰克所不屑的人之一,被毫无分量的事情所困绕,可弗兰克从他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人格,一个忠于自己,毫无城府的干净男孩。做为一个有军校经历的人,我深知军校除了要教会你服从命令,还会让你发掘自己最大的潜能,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忠诚的战士,忠于你的祖国,忠于你的战友,忠于自己!无疑弗兰克的身上可以看到这一切。现在让我们反问自己,我们有什么?我们是那无数个让弗兰克感到孤独的虚假面具之一,到底是现实抹杀了我们,还是我们抹杀了现实,无形中自己已然成为将别人推入火坑的刽子手。

    

  

 “ 我还没说完呢,我刚一进到这里,就听到那些话:"未来领袖的摇篮"。如果架子断了,摇篮也就掉了,它已经随落了。造就青年、培养未来的领袖的人们,看吧!要小心了,你们在培养什么样的领袖,我不知道!今天查理保持沉默是对还是错,我虽然不是法官,但我可以告诉你,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出卖任何人。朋友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直,这就是勇气,这才是未来领袖所具有的品质。现在我到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一向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毋庸置疑,我知道,可我从没走它,为什么?因为它太艰难了。轮到查理了,他也在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一条路,一条有原则、成全他人格的路。让他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吧,这孩子的前途掌握在你们的手里,委员们,他会前途无量的,相信我,别毁了他!保护他!支持他!我保证会有一天你们会为此而感到骄傲!我保证。”现在我也说这个社会所教育我的大多是如此肮脏,他告诉我,要保护自己,哪怕代价是牺牲别人,终于我们都学会了这些FUCKING SHITS!


  
弗兰克终于找到了失而复得自己,同时深藏的灵魂也再次得到了释放,他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明白了这世界还有值得他继续活着去欣赏的存在,而查里坚定了自己的纯真。现在。。。你是要关掉电视上床,还是洗把脸重新申视自己?

 2 ) 劣质虚假徒有“演技”的好莱坞式翻拍

《闻香识女人》有两个版本,74年的意大利版与92年的好莱坞版。好莱坞版的主演是大名鼎鼎的阿尔·帕西诺。屡次提名奥斯卡不中的帕西诺,凭借这部温情浪漫的治愈系电影终于圆梦。而绝大部分当代影迷看到这个片名的第一反应,也肯定是帕西诺这个版本。这部电影不仅让帕西诺圆梦奥斯卡影帝,还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的提名。影片中的有些台词甚至被美国电影学院选入影史最佳台词榜单。帕西诺在影片中的浪漫探戈、狂放飙车、激情演讲在影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可是这依然不能掩盖影片明显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几乎有一大半的奥斯卡演员奖作品都很难幸免:经不起推敲的虚假励志鸡汤、过分的煽情、过分的假面温情、过分的围绕演员所谓演技展开的情节构建(专业一点的说法就是star-vehicle)。

翻拍电影被与原版比较是难免的。74年意大利原版的名气比帕西诺版要小不少,在当下几乎是一部被人遗忘的电影。但其实意版的影史分量并不轻,在当年它不仅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还获得了法国凯撒奖的最佳外语片奖。好莱坞之所以会翻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当年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这部电影在导演迪诺·里西 (Dino Risi)的个人作品谱系里也显得很特别,里西在意大利影坛以拍摄喜剧片闻名,这是他个人罕见的一部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电影,而这也是与好莱坞版本的重要区别之一。

里西的版本相比好莱坞版,更加的突出盲人男主角的戏份,少年角色在电影中几乎就是一个旁观的视角,而在好莱坞版本中,少年变成了青年,角色自身的戏份大大增加,增加的目的却是为了绿叶效果,与其说突出的是军官的性格特质,不如说是更多的给帕西诺的表演提供反衬性的发挥效果。里西版塑造了一个表面粗俗、肉欲、桀骜不驯,实则对生活已经绝望,内心极端脆弱敏感,对真爱有心无力,近乎放弃自我拯救的悲情军官角色。影片的剧情不断把军官的放荡行为推进、延展,自杀的目的在影片中一直被隐藏,直到最终的爆发,观众才突然意识到角色内心、灵魂深处的孤独、绝望与无法救赎。这巨大的冲击力让人无法承受。而影片一直到在最后一场戏,也依然充满着悲情色彩,军官最终在绝望中接受了女主角的爱,而这份无法承受的爱的重量是他之前一直拒绝女主角的原因。军官但求一死的心理是真实的,但最后时刻的畏缩也是真实的,最终对于女主爱的接受更是真实的。这是一部关于绝望灵魂的电影,一部突然暴露人性极端脆弱面相但在最后时刻又闪现意大利式生之欲奇迹的电影。

好莱坞的剧本构造总是强调以欲望为中心的行为链的因果逻辑性。但即便以因果逻辑的角度而言,好莱坞版的这剧本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相当重要但并非最重要的军官自杀那场戏就很成问题。军官内心的苦闷、烦愁、绝望,总之就是自杀的理由,被帕西诺以非常具体可见的戏剧化方式展现了出来,这是很标准的好莱坞方式(意版完全没有)。而军官放弃自杀的理由也非常显见,查理的一番劝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这劝解的内容值得商榷,仅仅是探戈和飙车就能拯救已经垮掉的人生?还是说自杀自身就是一场秀?自杀这场戏确实设计得有点仪式化,帕西诺穿上了军服,很容易被戳破的叫走查理的谎言情节反倒有一定暗示性,他的内心向往可能更是渴望查理见证他的自杀?而真正渴望的似乎是被他人的救赎?这其实就是好莱坞剧本的一个软肋。意版完全没有渲染自杀这件事,直到结尾部分自杀的主题才真正显露。意版没有表现军官自杀的过程,没有给出放弃自杀的真正理由,但放弃自杀其实也可以完全不需要理由。而好莱坞的逻辑不允许如此,一切必须可见具体,于是画蛇添足地构建理由,但其实永远都构建不出一个真正的合理理由,因为这就是人性。

好莱坞版的这剧本另一大问题就是过分地服务于帕西诺的演出。帕西诺在本片之前已经六获奥斯卡提名,但是《教父》、《热天午后》、《冲突》等名片都没有让帕西诺“申奥”成功。一直以来,帕西诺的表演给人最深印象或者说标签式的记号就是突然的爆炸式激情演说魅力,《热天午后》、《冲突》、《疤面煞星》、《教父3》这些电影都是绝佳的例子。

本片剧本一大特色是时长有点反常,一部并非史诗性的作品,时长居然将近两个半小时。一切还是为了帕西诺。因为从单场戏的数量来说,本片的剧本并不长。重要的戏就几场,但都特别长。军官拜访亲戚被拒、探戈、飙车、嫖妓、演讲这些戏都特别的长,而这些戏的设计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展现军官的角色魅力,而这角色的魅力极大程度上是需要演员可见的戏剧化表演支撑的,这就是为帕西诺的表演提供了最好的发挥舞台。探戈的戏份体现了形体的魅力(为了拍摄这场戏,帕西诺和女演员整整排练了三个星期),演讲的戏份体现了帕西诺标志性的台词魅力。这里的因果逻辑也有点牵强,过分放大了演说的作用,有虚假嫌疑。

如前文所说,编剧还不满足于此,本来是意版中作为旁观角色的少年一角,在好莱坞版中变成了重要的一个近乎于主角的形象。设计意图是创造出充满反差、互相冲突、互相救赎的两男主角色。而查理的稚嫩、纯真、善良又反衬出军官的不羁、浪漫、潇洒。作为资深方法派演员,帕西诺也很会自我设计,他特别为角色设计了一句“hoo-ah”口头禅,在影片中这剧台词出现了十几次。这既是方法派演员自我催眠的方法,也是让观众置身情境的有效方法。从接受印象来说,这种方法当然是成功的,毕竟奥斯卡奖是学院评委评的。看完整部电影,帕西诺探戈舞、飙车、自杀时的怒吼、演讲时的抑扬顿挫必然是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意版男主在全片的戏份其实是要超过好莱坞版的,而且它是单一男主,意版也获得了戛纳男主角奖,但最终的感受却是要深入很多:因为影片要讲的是一个真正绝望孤独的灵魂如何面对自我的存在与消亡,如何面对爱的责任。好莱坞版的探戈、飙车、演讲戏,更多的意义在于告诉观众,生活总是有希望的,重点在于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坚持自我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一个标准的鸡汤式真理,正确的废话。

好莱坞版相对意版还有一个微妙但别有用心的“去污化”处理。意版的一些色情化段落在好莱坞版中都去掉了。好莱坞版确实是R级,但并非因为色情或暴力场景,而是语言(帕西诺的一些脏话)。好莱坞版有意将妓女的形象去除了,在意版中,在热那亚的街头,不仅有妓女形象,而且有男妓。罗马的夜总会还有脱衣女服务员。这当然与军官的形象设计有关。意版的军官不仅是眼盲,更是戴着假肢,身体的残缺使得军官的形象有一丝恐怖与狰狞。帕西诺的军官形象只是眼盲,整体形象偏向风流倜傥,没有一丝一毫滑入粗俗的倾向。招妓可以,但必须是在纽约最好的酒店召最上等的妓女。而招妓前帕西诺精心打扮的形象设计,更是强化了招妓过程的浪漫化情调,这更像是一次爱的约会。更为失策的一个改动,是把意版中的女主莎拉这角色去掉了。军官这角色因此变得有些空心化、扁平化,对比高潮段落的演讲,他的脆弱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他的自杀是不是因为他的自负与自恋──他太爱自己了?

影片的配乐也是有强烈的励志意味,婉转的曲调总是在凄迷和振奋之间徘徊,似乎总在说,人生不能就这样放弃,不能就这样结束。影片收尾的场景,就真的好想只是一次周末度假的结束,一切都归于平静。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收尾。也许本来就虚假的问题在幻觉中想象性的被解决了。

对帕西诺的粉丝来说,这可能是一部非常过瘾的对偶像“演技”强化认同的电影,但除此之外,影片要说的一切都过于虚假与甜腻了。人不会那么容易倒下,也不会那么容易爬起来。

(已刊于虹膜公众号)

 3 ) 范伯伯的第二春

首先,我得承认我的确是不在乎晚上几点睡,只在乎早上多晚起的人...SO,凌晨2:30,我在小阁楼终于抚掌大笑看完《SCENT WOMAN》,觉得这个夜晚真TM美妙!(我正努力改正讲脏话的习惯)...

   这个电影如果叫做《导盲人西门》,冲着片名应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吧;又或者叫作《二个男人逛纽约》则会吸引更多女性观众。但是,他偏偏弄了个中文名叫《闻香识女人》,好啦,这下把男人女人都骗去看啦!男人想知道怎么闻香识的女人;女人想知道什么女人(通常会让人以为是电影的女主角)这么厉害;又或者一听这名字就觉得够小资够浪漫的伪文艺青年们!总之,趋之若鹜各取所需。

   为什么要叫范伯伯的第二春呢?我绝对不是标题党。对于英语不灵光的我来说范克和FUCK其实发音区别不大,干脆叫范伯伯来得礼貌得体。至于第二春,那纯属私人感受,后面我会细细道来。

   艾尔帕西诺...我草草一瞄,甚至以为是艾尔帕西施,这位伯伯真是帅啊,有些跟谁神似哈。跟那《赌神》时代的周润发。头发服帖向后梳,必定要叨着粗雪茄,穿夹克、外套、风衣三件套。当然,重要的是领带领结手表这些细枝末节。这是彰显男人品味的重要指标!

   我喜欢范伯伯霍霍二声再舔舔薄嘴唇,朝气蓬勃勇不服输,而且,多么帅又可爱的老头儿呀!

   我自高三以来一直用香水,好长时间以来用的都是男款的绿茶,之前也用莲花毒药之类,我却给老婆买可爱的米奇。范伯伯一定不知道我用什么香水啦,外国鼻子怎么闻出中国味道来呐!

   话说这位范伯伯是退役的中尉,因为一不小心弄瞎了眼睛又膝下无孩子跟着外甥一家人混吃喝,偏偏范伯伯脾气颇大,喋喋不休,简直就是个事儿精。他又和所有男人一样热爱女人、香烟和加冰的烈酒,他专制霸气风趣又寂寞。他不愿意同外甥们去外地过感恩节是因为已笃定做好自杀安排。孝敬的外甥替他找来一陪护,是博德大学的优秀学生,需要赚取这300元攒够回家过圣诞节的机票钱。

   是,他就叫西门。皮肤白皙大蓝眼睛,学习优良,家境窘迫。西门依靠勤工俭学和赚取奖学金生活。这是个干净的好青年。然后他和朋友A目睹了一群有钱公子作弄舍监的游戏,是A的朋友CBD。舍监是个贼眉鼠眼的家伙,那受得了这样的当众侮辱,一定要掘地三尺找出作弄他的人来。西门和A是确认的事情目击者,舍监就开始威逼利诱若二人不讲实话就开除。西门是哈佛的保送生,而且是减免学杂费的,决定保送名额的就是这一看起来义正言辞的舍监。

   对,我讲了半天还是2件不着边的事儿。好吧进入正题:

   范伯伯带着西门去纽约准备回顾光荣过去享受正点女人然后就去寻死,西门一直在讲实话供出BCD还是自己被开除之间做艰难选择。这二个人各怀心思过这个感恩节。后来范伯伯没有自杀,并帮助西门解决掉了舍监事件,重新燃烧出对生活的热忱来。

   这是部绝对的老年人励志片.

   范伯伯对女人的热衷,信奉活到老泡到老的泡妞哲学。谁说瞎老伯不能泡妞的?上帝关闭了他二(不是两)扇心灵的窗户却给了他一个灵敏的鼻子。是鼻子好还是眼睛好啊?男人们当然会说是眼睛好啊,没有眼睛那儿知道妞儿漂亮不呢?可是,可是,眼睛能看见女性荷尔蒙吗?没有眼睛还有幻想和YY...话说这范伯伯可以从女子身上的香味判断她的身高、头发颜色、估计三围也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什么的。他在橡树厅代领一个喜欢探戈却担心出糗的少女跳一曲舞,那个时候他老树换新叶儿枯木逢春像个激昂的战士。

   范伯伯是泡妞的典范!

   别看范伯伯要强得像根铁棍,故意闯到哥哥家,明知道不受欢迎还是去。他对西门说,你看我哥的脸色就知道他有多爱我。他哥是挺爱他,见面像陌生人一样握手道你好。他终于大闹一场出了哥哥的家门时,意气风华不见了,脸上的肌肉都松懈下来,头发乱了,步履蹒跚了。是,他是个帅得长茧的家伙,这些都挡不住他心里默默承认自己是个烂透了的瞎眼老头儿。

   要强的人终是要面对心里的懦夫,他就这样一下子蔫儿了下来。

   其实他只是希望在死前感受亲情。他就是个普通的老头儿呀.

   纽约最好的妓女也让他心意阑珊,在西门的帮助下开红色的敞篷法拉利在街上飞驰,转弯。他以将生命视儿戏。老伯伯就这样颓败下来。像一朵正热切开放的花,盛放得汹涌,也枯萎得迅速。长期以来强硬的军人形象甚至容不得一个小孩的淘气接近。范伯伯把世人挡在心门之外,长而久之,谁再用勇气敲这扇们呢?

   西门敢。尽管他也是战战兢兢。他喜欢这个老头儿自称是他的父亲,握住他的手说:西门,这是你对女人的启蒙教育。他教育什么内容呢?无非是女人的乳房像探照灯双腿是通往天堂的路之类。害羞的西门那儿见过这阵势,只有报以羞赧的笑。

   是,这是每个人青春的开始。

   西门阻止了范伯伯开枪自杀,范伯伯居然孩子气的说那你再多给我一个理由。明摆着需要被人承认喜爱明摆着还眷恋世上美丽女人。

   多好,有眷恋总是好的,什么都不在乎了,便是残忍来。就若我爱你我仍旧要装作不爱你我怨你还是要装得其乐融融,这其实一种无情的姿态。没有怨那儿来的爱。我在这秋风姁姁的秋日里,狗日的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真强!可是,是什么将姿态掏空了呢?

   范伯伯说西门啊你不知道什么叫“长大”你丫要是不把舍监事情真相讲出来你一准后悔到时候吃亏的是你啊小伙子。西门只死死摇住一句:我和A说好了不告诉父母不把事情讲出去的。范伯伯租用的加长林肯送西门去学校时伯伯甚至说如果需要学校的推荐信记得来找我。这就摆明了这小子没戏了。果然这小子差些没戏。幸亏我们优秀的演讲家、严密的逻辑思维家、混球儿瞎眼老头儿帮西门做了一个慷慨激昂的关于正直勇气或是卖友求自保诸如此类煽动了年轻不懂事的博德学院男学生的演讲,那尊敬的生活委员会也被打动,做出了不追究西门任何责任的决定。

   于是全体雄性动物振臂高呼除了舍监。范伯伯是以一个恩典世人的救世主姿态出现,他呐喊出的不仅仅是博德学院各师生的道德判断标准,也是他对自己的重新审视及认识。就像是究竟是真小人好还是伪君子好呢?对于我来说,还是喜欢明目张胆的刀而非背后扔来的糖衣炮弹。

   范伯伯决定明年还要去哥哥家搅局了,真是好事,这不是铁树开花二次逢春嘛!

   冬天过去啦,春天总会来的嘛!我的香水总会有人识得来的嘛!

 4 ) 《闻香识女人》——通往天堂的窄门

  一、黑暗和蜜蜂***

  ***瞎眼的金丝雀***

  大多数为生存忙碌的人是不相信奇迹的。那是只存在于书本或者遥远梦想中的奇葩,当年天真的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便不再做梦。如果人们看不见奇迹,他们便不再留有梦想。就像瞎了眼睛的金丝雀便不再歌唱一样。

  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剧本的改编弱化了弗兰克•史雷德中校的缺点、压抑和阴暗的一面,他虽然险些败给生活,却仍旧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他对女人的喜爱与对气味超越常人的判断力让他更像个魔术师,创造奇迹的人。他对世界的仇视与热爱同在。而他的原型,意大利作家乔瓦尼•阿尔皮诺笔下的上尉法乌斯托,更加真实、平凡。他没有对气味的敏锐,整天躲在一副厚重的墨镜下,最大的兴趣是用恶毒的方式让自己高兴。他用尖刻的语言让身边人的痛苦昭然若揭。这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暴风雨比阳光更好,因为阳光只能制造寂静和安宁的假象,而暴雨让你知道身在何处。

  跟着法乌斯托游历罗马和那波利的大学生是典型的迷失的年轻人。他不喝酒,不玩女人,从没有任何想法,也从不作什么决定。他反而更像在黑暗中摸索踌躇不前的盲人。他像大多数人那样,对生活从不做过多思考,逆来顺受地忍受着痛苦,却不知道如何摆脱。

  九年前军事演习的一次意外让法乌斯托失去了视力和一只手。这让他的负伤没有任何英雄主义色彩,也谈不上什么荣誉奖章。仿佛刚刚还走在阳光普照的大街上,下一秒却突然掉进了一个无底深渊。不过,他仍旧不同于普通的盲人,不同于和他处境相似的温琴佐中尉(他们是战友,温琴佐中尉也双目失明),因为他像“一张底片上的影像,突出于世间万物之外,以讥讽世间万物,使它们更显平庸,更显遥远”。防御外壳下,他心中的世界不断被摧毁着,剩下了断壁残垣。不过,他仍旧向世间万物开炮。不管你喜欢他与否,都得承认他让人心生畏惧。

  法乌斯托凶狠、刻薄的诅咒常常让人咬牙切齿,觉得他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对此,他自有一套观点来回击——奇迹是伴随着魔鬼的。世界正因为惧怕魔鬼,才分好坏、善恶,奇迹是因为苦难而存在的。没有了制造苦难的魔鬼,自然也就没有了奇迹。有人认为犹大背叛了耶稣,是因为他等不及奇迹的出现,借此来帮助耶稣加快制造神迹的步伐。当然,很少人愿意以苦难换得奇迹,却有很多人因为内心的残疾和痛苦去追寻苦难,进行苦修。就像法乌斯托的堂兄弟一样,他没有选择待在条件不错的学校,而是做了教堂的神甫。他把那里当做自己的非洲,安慰不安心灵的栖息地。他甚至羡慕法乌斯托变成了瞎子,因为痛苦与他时时相伴,敦促他前进。这也成为了法乌斯托口中所谓的“魔鬼般的优势”。是的,他偶尔会从失明中体会一点点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极其微弱、稍纵即逝。

  他就是一只瞎了眼睛的金丝雀,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仍然坚持唱歌,也许声音嘶哑、找不准调子,却比大多数人的歌喉都动听。

  ***黑暗和蜜蜂***

  “我们的任务是同这个不牢固的、不稳定的地球如此深入地、如此痛苦地、如此充满激情地相互渗透,使让他的真谛在我们身上无形地再生。我们是不可见的蜜蜂。我们不停地采撷可见的蜂蜜堆积到不可见的金色的大蜂房里。”——[奥地利]里尔克

  “黑暗和蜜蜂”这个名字更适合这本书,弥漫着世俗的苦涩和痛楚,而电影的名字则太过浪漫和诗意了。

  法乌斯托苛责他人,也不放过自己,他从不放过讽刺生活,拿自己身体的缺憾打趣的机会。他冷不丁冒出来的小故事,总是让人在捧腹大笑之后思索良久。他提议和姑娘们玩瞎子捉人的游戏,给那个傻乎乎的青涩大学生讲有关中尉的趣闻。那个战争中的小中尉,为了偿还打牌输掉的钱,即使怕得要死,也不得不参加一些无意义却危险的行动,为此还获得了奖章和升职。在打牌和用生命冒险之间,他选择打牌。这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个不可思议的答案。这种看似荒唐的选择可能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看来,只要活着,我们就有追求的欲望,就有比仅仅是活着更多的索求。

  对于法乌斯托,你没法拿好人和坏人的标准来评价他,这不是算数学题那么简单,有现成的答案。他有很多缺点,看似得到很多关心和爱却从不放在心上或是给予回报,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个天使的事实。一个满嘴酒气,脏话连篇的天使。他会突然发神经一样买下街边老头所卖的全部彩票,但决不会用充满怜悯的神态,而是不耐烦的,骂骂咧咧的絮叨着。仿佛在对上帝说,你可千万别觉得我帮了什么人。我是个坏蛋!一旦他做了好事或是关心了什么人,一定会像个懊恼的小鸟,拼命揪自己身上的羽毛来掩饰。他费劲地用一只手给表姨妈写信的时候是这样,打电话给自己的小猫时也是这样。一定得发发怒,满脸严肃地作为结束。你看,他的逻辑其实像孩子一样简单。

  至于爱情,并没有成为最终拯救法乌斯托的良药,却还是逐渐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萨拉甚至不承认她对法乌斯托的感情是爱情,她称这个是“忠贞、信任和依赖”。就算他比她大21岁又怎么样?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爱他,决定了这辈子得跟他一起度过,哪怕不是以什么妻子、女友的名义也无所谓。她想跟他一起走进黑暗,采撷那些所谓的真谛堆积到自己的生命中。萨拉和其他女人不同,她痛恨别人谈到她时用大众的形容词,用惯常的经验评价她。她拼命想像法乌斯托一样用双眼看清世界,她努力为了得到爱而付出爱。

  法乌斯托试图用死亡寻找黑暗世界的出口,试图用死亡寻找他生命的奇迹。最后他发现,想要得到光明就得自己点亮灯火,想得到奇迹就得承受痛苦,那些未知的奇迹就会自然的降临。他无法到达的地方,无法接受的爱,都将慢慢融入他的生命。

  在与法乌斯托相处的几天,让那个陷入迷茫的大学生看到了,也懂得了很多东西。但这并不能让他马上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或者立刻变得坚强、勇敢。随之而来的变化是无形的,缓慢的,像是蜜蜂采蜜一样,一次只是一点点。

  “今天,我是一只蚂蚁还是一只鸣蝉,是一只野兔还是一条狗,世界是符合《圣经》教义的一种惩罚还是日常卑劣圈套,这都无足轻重,只要来自萨拉的榜样能够给我勇气就够了。这是我的勇气,是为了自己所需要的勇气,是为了寻求一个庇护所所需要的勇气。我应该在生活中挖掘这样一个庇护所,并且使之温暖舒适。”

  二、闻香识女人***

     ***通往天堂的窄门***

  电影讲给我们的道理,也与生命有关,却与原著不太相同。相同的法乌斯托(弗兰克•史雷德),身处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发生。

  片中人物的设定给电影注入了鲜明的美国价值观——家庭。无论是弗兰克•史雷德,或者大学生查理•西门,还是乔治•威利斯,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的性格和观念都深受家庭的影响。乔治•威利斯虽然表面风光,其实全靠他有钱的老爸,出了事情就像夹着尾巴的小狗,之前的颐指气使全然不见了踪影,只会躲在老爸的衣袋里以求自保;查理•西门残破贫穷的家庭让他深知生活的艰辛,所以会比常人更加努力奋斗。他比看上去更坚强、有价值,他是一颗未经打磨的宝石。而弗兰克•史雷德更是比小说中的人物多了一大沓子家人,关心他的,讨厌他的,他们的爱与谴责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万圣节,弗兰克闯入大哥家那一幕制造了一场典型的家庭冲突,沟通的障碍,对于感情不擅表达,都是最后不欢而散的罪魁祸首,这也是大多数家庭存在矛盾的症结所在。

  电影把原作对生命痛苦的渗透简化成一种对生命的选择,这只是一种简化,并非让问题变得简单。弗兰克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遇到事情担负责任的人,一种是找靠山的人。查理•西门正是遇到了这种选择,是出卖朋友得到光明的前途,还是承担守口如瓶的后果。

  很多人对于查理•西门宁愿牺牲前途,去保护几个根本不是自己朋友的人感到不解。其实,他不管做何选择,都有其道理,这便是“对”与“对”的矛盾,而在另外的角度来说,他又都做错了。在《埃斯库罗斯悲剧集》中展现的世界,“不仅有‘对’与‘错’、或‘善’与‘恶’的抗争,而且还有‘对’与‘对’(也是‘错’与‘错’)”的冲突。阿伽门农为了维护全军的利益,杀死自己的女儿祭神;母亲克鲁泰墨丝特拉维勒为了给女儿报仇,让丈夫血债血偿;奥瑞斯忒斯又为了替父亲报仇甘愿被复仇女神追捕(因为弑母)。这些人都有复仇的道理,都坚持着自己的正义和真理,但是他们又都违背了人类的道德观念。这种“对”与“对”的冲突才是现实中最让人痛苦的抉择。也是查理•西门要面对的选择。不过,这两种选择又有微妙的不同,那即是他的选择是否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否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乔治•威利斯面对父亲的压力供出自己的朋友,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的选择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让他在查理的面前抬不起头来。因为查理•西门的选择虽然看起来过于固执、无谓,但是他却并非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护他人,而没有选择自保。这便是他值得赞扬,也是让弗兰克慷慨陈词的原因。这种牺牲自己利益,维护他人的精神就是弗兰克口中的“正途”,这是查理的“原则之途,通往人格之路”。当你不可能把事情做到全对的时候,起码要保证没有为了自己牺牲他人。这才是作为领导人的基本条件。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13-14节写道:“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查理•西门选择的正是很多人不愿走的窄门,那是难以坚持的正途。

  ***闻香识女人***

  阿尔•帕西诺的表演是电影成功的保证。不论叫弗兰克•史雷德还是法乌托斯,这个男人都很难用笔墨形容。他是一种精神,一种难以名状的激情和痛苦的混合。他会突然大笑,仿佛是一种宣告又像是一种嘲弄,在你还没回过神的时候这笑容便立刻消失在空气里。喜欢他的人会非常爱他,讨厌他的人也会对他不屑一顾。

  弗兰克在阿尔•帕西诺的演绎下魅力逼人,这种魅力几乎盖过了人物的痛苦,这种魅力让痛苦都变得甜蜜。他对于女人的吸引力就像唐璜,只不过他不用傻兮兮的在人家窗下唱小夜曲,只需要动动鼻子,她们就会像蝴蝶一样飞过来。他还赋予人物标志性的大喊:“Hu-Ah!”这就是他对生活开炮的子弹。不同时刻,这句大喊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是一种嘲讽,也可以是一声哀鸣,更可以是一句欢呼。简单的词汇都被帕西诺诠释的丰富感人。至于那场酒店大堂的探戈舞更是电影的神来之笔,也让电影更像一个人人都向往的美梦。虽然这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感,但这并不会减弱电影带给人的启迪和震撼。因为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影片传达的一种精神。

  乔瓦尼•阿尔皮诺在书的结尾这样写道:“尽管周围是一片黑暗,在今后的年代中他不得不在这片黑暗中点燃打火机照亮,不得不伸出竹竿探路,他在这样的黑暗中嘲笑人、冒犯人,他在这样的黑暗中依然喝酒,那么,即使是最困难的生活也依然是生活,依然是他的生活,是我的生活,是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是所有那些能够承认生活、接受生活和经营生活的人的生活。”

  无论生活的面目是温顺还是狰狞,我们都需要为我们的选择、要走的道路,想要追求的目标做出努力。而死亡永远不能成为逃避的借口和途径,活着需要有比选择死亡更大的勇气,承担责任的勇气。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864379/

 5 ) 勇士精神打败华尔街精神

在电影的大概前半个小时,当我看到年轻的高中生Charlie一方面在学校沾惹上一点麻烦,一方面又不得不要陪那个看起来像是已经疯掉了的退伍军官到纽约去度个周末时,我以为这将又是一部关于年轻人在一位人生导师的指引下成长起来的故事。待我看完了整部电影,才发现这并不只是一个单向的教育与学习关系。我本来也会以为经历过战争、经历过失意又不畏惧对任何人发号施令的军官会教会涉世未深的Charlie什么是勇气;可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Charlie教会了失意的军官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就像军官在最后的演讲中所说的:每次当我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都知道哪条是正确的道路。但我从来不走,因为我知道那条路太难走了。坚持原则的道路是留给有勇气的人去走的。经验丰富、看尽世间各种丑陋与邪恶的军官,自己当年也没有勇气去走那条路,到最后甚至没有勇气继续活下去;涉世未深的Charlie,可能一方面由于天真一方面由于善良,反而倒从没有感到害怕。他用军官自己的话来教育军官:人生就像跳探戈,踩错了步子也没关系,接着踩下一步就是。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的一个晚上,我看了另一部英国电影《杀手没有假期》,也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这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非常多,都是关于一个老男人带着一个年轻人游荡在第三地的故事。两部电影中的老男人都在关键时刻像父亲一样挺身而出去保护那个年轻人。《杀手没有假期》的宗教意味更浓一点,两个人去的是欧洲的一个宗教小城,老杀手最后的牺牲几乎就是直接在隐射耶稣的降临,他用自己的死为那个年轻人换来了一线生机。而这部电影比《杀手没有假期》更伟大的一点在于,老军官一方面保护了Charlie,可一方面也从Charlie那里得到了救赎。军官最后来到学校为Charlie辩护,但之前Charlie也挺身而出在Waldof饭店的房间里勇敢地夺过手枪不让军官自杀。Charlie可以让军官在自己面前老泪纵横打开自己的心扉,却也最终可以让他重新露出笑脸、露出对生命的渴望。

这部电影还与我看过的另一部英国电影Another Country有些相似之处。两部电影都是关于一个格格不入、有点被排挤被孤立的年轻人在一所顶尖的中学里孤立无援,将要被集体牺牲掉的故事。两部电影同时都在揭露和批判英美资本主义社会上层阶级的无情、虚伪和排外。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是讲究“关系”的;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由于他们的社会阶层划分在过去两三百年没有遭受到太多革命或内战的清洗与颠覆,社会最顶层的那些富裕权贵阶层间的裙带关系、利益纽带,通过联姻、通过生意往来、通过俱乐部校友会商会等各种组织来建立并维护,其实远比现在中国的那些所谓“关系”更坚固、更牢不可破。那是一种金钱利益的关系,不只是脸皮、面子上的关系而已。就像面对同一困境的另一个同学George一样,老爸一个电话打给校长或者一位校董,承诺再捐一点钱,就差点能够完美脱身,甚至得到嘉奖。

所以这部电影讲到底,其实就是一部颂扬人性之初那纯洁的,甚至带点天真的勇气与正直,而批判圆滑世故与人间低劣品质的电影。整部电影中只有Charlie身上还散发着这种高贵的品质,其他所有人,包括保护他的老军官,都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了那条更容易走的路。那条正直的路,坚持原则的路,不是留给普通人去走的,是留给有领袖气质的人去走的。这种颂赞理想主义与高尚道德的电影,也反应了美国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所以这部电影与Another Country最终的结局是很不同的:在这里,坚守原则决不退让的勇士精神最终打败了抱团取暖的华尔街精神,正直赢得了集体的尊重与喝彩;而在由更现实的英国人所拍摄的Another Country里,拒绝妥协的个人最终被集体牺牲掉,理想逐渐化为空想。这些电影都是看完后非常引人深思的电影,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们将走过许许多多这样的十字路口,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到底又适合哪一条路,值得好好思索。

(最后说一句,Al Pacino的演技实在是太棒了,最后那段激昂的演说看的真是让我心血澎湃!)

 6 ) 闻香识女人经典台词

1. Remember, when in doubt, fuck. 记住,有疑问的时候,就去做爱。 2. All information will be given on a need-to-know basis. 不重要的事你不需要知道。 3. Uh, perhaps you'll feel more comfortable in this, sir. 也许您穿上这件会更舒服些,先生。 4. All I want from you is another day. 我只想让你…多陪我一天。 5. Too many men, far better than you, have executed that courtesy. And if you're smart, you won't try it again. 比你优秀的好多人,都向我敬过礼,你要是聪明的话,就别再做了。 6. And if you're hip, kid, you're gonna hop to, too. 你要是聪明的话,你就先发制人。 7. Charlie, you had a little life, so you decided to go to the Baird School to put yourself in the market for a big one. Now, in order to stay in the running, you're gonna have to tell these people what they want to know. Charlie, if you don't sing now, you're gonna end up, not only shelving biscuits in some convenience store in the Oregon burbs, probably the last word you'll ever hear yourself say just before you croak gonna be, "Have a nice day and come back soon." 查理,你有你的人生。你来博德念书,是因为你想有前途。现在,要想不被淘汰, 你就得他们想要的说出来。查理,你要是现在不说,就会落得,在俄勒冈乡下看一辈子的便利店,而且在你咽气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估计还是你对客人说的“祝您愉快!欢迎再次光临!” 8.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those who stand up and face the music, and those who run for cover. Cover's better.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直面困难勇于负责的人和去找靠山的人,还是靠山比较好。 9.-Still with Snow Queen sugar? -Snow Flake. Why do you always get that wrong? -Because it's not important for me to get it right. -还在雪后制糖厂上班? -是雪花,你怎么老是搞错? -反正对错对我来说也不重要。 10.-It's just some things you just can't do. -You're gonna have a tough time in this world, Charlie. -有些事你就是不能做。 -你在这世上可要吃苦头了,查理。 11. No mistakes in the tango, not like life. It's simple. That's what makes the tango so great. If you make a mistake, get all tangled up, just tango on. Why don't you try? 探戈和人生不一样,无所谓对错。它简单,所以才棒。要是踏错步或者绊倒了,继续跳就好。为什么不试试呢? 12.-Colonel, are you looking at me? -I'm blind, Charlie. 中校,你是在瞪我吗? -我是瞎子,查理。 13. When the shit hits the fan, some guys run, and some guys stay. 出问题的时候,有人跑有人留。 14. There is no prosthetic for that. 灵魂不可能有义肢。 15. He won't sell anybody out to buy his future! And that, my friends, is called integrity. That's called courage. Now that's the stuff leaders should be made of. 他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朋友们,这就叫正直,也叫勇气,这才是领袖该有的品质。 16.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Now here's Charlie. He's come to the crossroads. He has chosen a path. It's the right path. It's a path made of principle that leads to character. Let him continue on his journey. You hold this boy's future in your hands, Committee. It's a valuable future, believe me. Don't destroy it. Protect it. Embrace it. It's gonna make you proud one day, I promise you. 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总是清楚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清楚,但我从不走。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太他妈难了。而查理,他也走到了十字路口。他选择了对的路,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充满原则,通往个性之道,让他继续他的行程吧。他的前途掌握在你们手里,诸公。绝对是有价值的前途,相信我,别毁了它,保护好它,支持它。有一天你们会深感自豪的,我保证。

 短评

改编自一本意大利小说。个人认为电影比原著出色。主演Al Pacino演技出众。一段探戈,一篇演讲,皆令人印象深刻。

5分钟前
  • 信而好古
  • 力荐

感谢在我灵魂枯竭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

6分钟前
  • A-sun*
  • 力荐

刚开始,我觉得阿尔帕西诺演得有些用力了。但是看完,我觉得他就应该这么演。甚至那个年轻人O'Donneil也被他带动出极好的水准。探戈,演说。几近完美的一部片子。

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看过这部电影不仅是视觉上的感受更多的是内心的震动和灵魂的洗礼,两个主人公一个是上着大学的乖学生一个是脾气古怪的盲人大叔两个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分工作联系到了一起,从一开始的互不理解到最后改变了对方,整个过程确实值得人们深思。整部影片的最高潮就是最后的演讲也是我最爱的部分。

8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力荐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人愿意和阿尔帕西诺上床,那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他妈的不配做爱。

13分钟前
  • 区庄三十九郎
  • 力荐

“闻香”是双目失明的中校在生活中的无奈之举,不仅是他的生存绝技,也是他活下来的一丝希望。

16分钟前
  • 东篱
  • 力荐

当我心中的正直感逐渐淡去之时,我庆幸我看到此片.

19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步子乱成一团,继续跳就好了。我并不确定主角的坚持是否正确,但希望这部电影可以给处在低落,迷茫中的人以希望。

24分钟前
  • LEMON酱
  • 力荐

史上最美的探戈

26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力荐

如果不是你没有乖乖听话地去买阿司匹林和酒,可能我已匆匆了结我的一生,幸好有你。因为你愿意陪我,在我的残烛之年,我这握着手枪的手迟迟不愿扣动扳机,我想试着好好生活下去。因为你坚持原则,在你的人生迷途中,我愿意守护你看着你永远正直善良。你救我于残烛之年,我护你于纷扰之中。你我的生活可能不会长久地保持幸运,不过没关系,Just tango on. 我庆幸在自己价值观摇摇摆摆中看到此片,从灵魂的烈酒中取饮。

27分钟前
  • 墙上的寻人启事
  • 力荐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这时光里,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31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原来讲的是男人的故事

35分钟前
  • Cherry
  • 力荐

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会觉得故事略显老套,但并不影响影片带来的强烈感触。问题不是哪条路是对的,问题是,你敢不敢走?人即使身残,也应保持灵魂的完整,因为灵魂没有假肢。★★★★

39分钟前
  • Q。
  • 推荐

Al Pacino,老了也一样帅.

42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本来想给五分额 结果在最后雷动的掌声里 仿佛看到了春晚……╭(╯ε╰)╮

45分钟前
  • 🍬
  • 推荐

Pacino成就了这部电影,他的每次出场都使影片散发着夺目的光芒。那段震撼人心的演说,那段迷人的探戈,还有一个盲人肆无忌惮地在空旷的街道开着法拉利……当你对着镜子缅怀青春感叹年华似水时,Al让人相信,时光对他来说只是种更为炉火纯青的化妆,皱纹也可以是种性感。

49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黑暗中,一个自责的灵魂时刻经历着生命的拷问,在它即将放弃、摆脱、抽身而去时,另一个亟待帮助的灵魂出现了…一个孤独、另一个迷茫,当两颗心碰撞在一起才发现,其实一直在相互扶持、慰藉、拯救…我的心谁能懂?当一切已无法承受,那一曲穿越灵魂的探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命才是真正的永恒!

52分钟前
  • 20个小明≯
  • 力荐

美酒佳肴衣鬓香影,一曲绝世探戈,尽情绽放然后死……连自杀都这么浪漫。片名叫人没有看的欲望,看完却觉得再适合不过。你我身边都可能会有这样一位愤世嫉俗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老顽固,在他身边多呆一秒都是折磨,然后某一天发现他身上的优点比你所能想象的更多。

54分钟前
  • 佛罗里达乐园
  • 推荐

看名字我一直以为是爱情片

57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阿尔帕西诺演技毋庸置疑,表演非常吸引观众。演盲人很有难度,尤其是演一个喜怒无常的退伍中校,探戈优雅、演讲的台词太棒了。查理太帅了,演技在线。电影用简单的故事,呼唤纯粹的灵魂。integrity is forever right,please choose the road

1小时前
  • mom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