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夫人

剧情片英国2005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娜塔莎·理查德森,真田广之,瓦妮莎·雷德格雷夫,英达,王洛勇

导演:詹姆斯·伊沃里

播放地址

 剧照

伯爵夫人 剧照 NO.1伯爵夫人 剧照 NO.2伯爵夫人 剧照 NO.3伯爵夫人 剧照 NO.4伯爵夫人 剧照 NO.5伯爵夫人 剧照 NO.6伯爵夫人 剧照 NO.13伯爵夫人 剧照 NO.14伯爵夫人 剧照 NO.15伯爵夫人 剧照 NO.16伯爵夫人 剧照 NO.17伯爵夫人 剧照 NO.18伯爵夫人 剧照 NO.19伯爵夫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8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托德(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是一位生活和事业都陷入了瓶颈的外交官,整日混迹于欢场和酒馆之间。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托德也有过宏大和高远的理想,但渐渐失去的视力和复杂的权谋争斗让他无法再在职业的道路上前进下去。  在一家夜总会里,托德结识了名叫索菲亚(娜塔莎·理查德森 Natasha Richardson 饰)女子。索菲亚曾是声名显赫的伯爵夫人,如今却沦为艳舞女郎,为了抚养十岁的女儿,她甚至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肉体。就是这样境遇相同的两人,不断的相互吸引着。不久之后,日侵华战争全面爆发,而此时,托德才发现了自己压抑已久的对于索菲亚的强烈爱意,这对心心相印的男女最终能否终成眷属呢?

 长篇影评

 1 ) 伯爵夫人

则四一个情节弱到几乎有些牵强的电影,并没有讲述什么在乱世,疯狂的爱,对世故,亲情跟仇恨的表达也很有点莫名其妙,节奏又慢得叫人想死...然而即便如此,又有什么关系呢,弥漫了那么多的风情的,真切的放空,跟失落,跟挥之不去的HIDE AWAY情绪,已经足以成就叫全体双鱼座(至少噢!)凝神关注的亮点了.事实桑石黑一雄最擅长的不就四则一套嘛...

 2 ) 万国城市

俄罗斯的王子和公主 为什么会流落到上海呢 因为十月革命 沙皇统治被推翻了 沙俄贵族拒绝加入苏籍 开始了逃往世界各地的流亡生活 为了一家三代六个人的生存 俄罗斯的伯爵夫人在上海滩的酒吧舞厅中做起了歌女舞女……她出卖身心供养她们 她们却以她为耻

日本人要打过来了 她们用她赚来的钱出逃香港 唯独抛弃了她

犹太人救了她 帮助她要回女儿

美国人找到了她 要和她互相照顾共同生活(1936年的美丽国 还是个盲人 在国际上还没有清楚自己的路线)

万国城市—1936年的上海 云集了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喜欢冒险的旅人

人人有自己的旅程—惊险的刺激的艰难的孤单的/温暖的甜蜜的美好的浪漫的

人生 —一场一次性的旅程

你的旅程怎么样呢

 3 ) 俄国在哪里?

格茨司令官和辛德勒果然交情匪浅,辛德勒的太太都可以去给格茨当红尘爱人。Ralph真的特适合同有沧桑感的知性美人配戏,两人在上海滩伊沃里式的隐忍来隐忍去,终究华东沦陷了,他们爱上了。白俄的落魄贵族不说俄语,为了迁就导演和美国领事一律说英文,也罢了。当年的小伯爵少爷小伯爵小姐沦落到扛活和舞女还不算让人心酸,那俄国歌者他乡犹唱后庭花才真是悲切呀。中国又缺席,除了成全那对痴男怨女基本上只能自己躲起来舔伤口。王洛勇忠心地给Ralph当管家,而英达的镜头只能论秒计。

 4 ) 不需要那么多。


想象不出杰克逊是一种怎样的心态爱着索菲亚的。
初识如此巧妙,又不为牵强。只因一次邂逅就确定的认为她就是完美的自己需要的女人。这不免与他坚持的选择女人一定要谨慎的原则有些相悖。
但感情就是那么不可言喻的东西。只是声音,只是感觉,就让别的种种因素黯然失色。感性的男人。
一年的相处,划不清界限的协议。彼此不深不浅的接触,丝丝缕缕的牵扯。
那样的大环境。那样的背景。那样的人物。那样的性格。那样的经历。那样的感情。
"I am a blind man."他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嘴角都会有些微微抽搐。
我想他不知道在心里描绘叻她多少遍的容颜。终于在觉得她要离开是伸手触摸到叻他心中存留已久的女子。
索菲亚是个悲情的女子,身边那样的亲人让人觉得无法忍受。为了女儿她付出叻那么多,容忍叻那么多,甚至近乎能接受失去最爱的女儿自己被抛弃的安排。当所有人都急着离开上海,而她一个人在房间抽泣的喘不上气的时候让人的心钝钝的疼。不过,幸好上帝还是很仁慈的。并且最终给了她最完美的结局。

Ralph演出将每一丝感觉都融入叻每个细节。一个转身,一个摸索,一丝落寞,一丝苦涩。

俄语歌的感觉柔和带着些些凉意。

看到影片里熟悉的车墩的场景。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外白渡桥,电车,黄包车夫……

虽然情节并不是十分急迫,但缓缓的节奏加上演员出色的表演让人觉得确是不错的影片,值得一看。并且结局美好。

 5 ) 他们的爱,心照不宣

奔着拉叔去的。 又看到他那双深情而忧郁的蓝眼睛,带着几分贵气和孤傲,直直地望向你心里去。 这次,他是一位在战乱时期躲避在上海的外交官,形单影只,盲人。 我很少看到盲人的眼睛里会闪出光亮,拉叔很不一样,他跟人交谈时的神采飞扬,亦或凝神倾听时的开怀大笑,时常让我忘了他是个盲人。 除了走路时的磕碰会显出些许慌乱,但很快就佯装镇定。 他和伯爵夫人的第一次相遇,是在酒吧里,歌舞升平人声鼎沸,他独独听到了她的声音——她和昔日玩伴的重逢,很有礼貌,充满欣喜和感动。 他的嘴角有微妙地触动。 耳畔那一丝丝颤动的喜悦里,涌现着一个没落俄贵族夫人的善良与高贵。 随后,她帮他躲过一劫。 送他上车,在深夜的街头礼节性地作别,她去等电车。 他回头让司机多看了她一眼——她一袭绿袍,正频频回头,关切地望向他。 他喃喃自语,她正是我一直在找的人。 伯爵夫人回到弄堂阁楼里的家。 脱掉鞋子上楼,看了眼熟睡的家人,她随手拿件外套,坐在椅子上合衣而睡。 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童年的快乐画面。 家里没有她睡的床,她总是傍晚出门,在舞场工作到清晨,等有人起床后,空出床位给她睡。 昨晚因为帮助这位盲人,回家早了。 她和女儿跟姑妈一家人逃难到上海,三位老人和一个小姑子,她是唯一出去挣钱养活这个家的人。 但在这个家里,她依然饱受冷眼和非议,他们觉得她从事的工作玷污了他们的家风,羞辱了他们的脸面,甚至阻止她在出门前跟女儿接触。 他们却又像冷面的包租婆一样,每天理直气壮地接过她递过来的几张皱巴巴的钞票。 为了女儿,昔日的伯爵夫人把眼泪咽进肚里,毫无怨言,继续化着精致的妆容,扬起动人的嘴角。 第二次相遇,他循着声音,主动找到她,用一首舞曲的时间邀请她坐下来聊天。 又在一首舞曲里牵手,跳了支舞。 他发出邀约,请她加入他的“梦中酒吧”,做他的顶梁柱。 他指了指自己的头,微笑着对她说,在这里,你是最完美的。 一年后。 他的酒吧生意红火。 她一身华服坐在吧台陪客人聊天,言行举止愈发得优雅独特,光彩夺目。 眉目流转,只为他停留。 当朋友到来,问起她,他的眼睛愈发温柔地望向她,骄傲地说—— 她就是我酒吧的顶梁柱。 他俩之间有个小小的约定,只在友谊的范畴内活动,不打听对方的生活。 但是感情是潜移默化的,只要埋下一颗种子,它就会潜滋暗长,按耐不住地悲喜与共。 他们对彼此的爱隐秘而真切,心照不宣。 1937年的上海,时局动荡战事频发,伯爵夫人的家人得到一个机会,可以全家逃往香港,但是需要一大笔钱打点。 他们毫不犹豫地把这个责任推给了伯爵夫人。 第一次约会,他轻快地下楼,用脚面轮换着去蹭裤腿,昂然上车。 他牵着伯爵夫人女儿的手,三人并行在公园里漫步,看起来温馨浪漫,像极了幸福的一家人。 水边坐下,他们都感受到了彼此的心事,那个约定自然而然就小事化无了。 他讲起他失明的缘故,乘坐的电车突然遇袭,爆炸起火,女儿当场丧生,他身受重伤,双目失明。 她说,我的心事你听了可能会不开心。 隔天,他就把那笔钱递到了她手上,为了怕有闪失,他特意用了一个破塑料袋装着。 很快,战事告急,日本侵占上海,轰炸声接连不断,街道上乌泱泱一片汹涌,人们拖扛着行李潮水般扑向码头。 密集的炮火声,被一个人关在了门外。 他耷拉着脑袋,目光呆滞地坐在酒吧里,旁边的台桌上横斜趴着几个宿醉的客人。 有人推门进来,他抬起头来,望了一眼,面露愠怒。 来的这位,是个日本人。 一年前,因为对酒吧的共同兴趣,他们成为了朋友。他说他的愿望是开自己的梦中酒吧,日本人说他的愿望是拥有更广阔的画布。 他现在知道了,他这位日本朋友更广阔的画布,就是侵占上海。 日本人要带他到安全区域,他断然拒绝。 临走,日本人跟他说了句话,一语点醒梦中人。 他戴上礼帽,拿起盲杖,走进汹涌的人流。 而彼时,伯爵夫人正奔向码头去寻找女儿的身影。 一家人已出发,当晚坐船去香港,但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撇下伯爵夫人。 在楼下邻居犹太人的帮助下,他们一起赶往码头,把女儿要回来。

在等待上船的间歇,炮火映亮他们的脸庞,他对她真情告白。 她会心轻笑,欣然答应。 他们一直心照不宣。 最后的结局,谈不上美好,但很温暖。

他们一起坐在开往澳门的船上,三人依偎着,十指紧扣。 她的手指甲已经没有了点点猩红,脸庞也失了光彩,但是她看起来那么素凈,纤尘不染,美得越发动人。 船头,坐着一位穿着长衫的中国人,从包袱里取出乐器,高昂着头,迎风吹奏。 女儿循着乐声走到跟前,握紧缆绳,微笑地望着他。 船儿扬帆远行,海面暂时恢复了宁静,波光星星点点地跳跃。 海风吹动衣衫,吹过凌乱的发梢,吹散心底的团团愁绪,却怎么也抚不平船上人紧皱的眉头。 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很不一样。 一个是因为没有字幕,中文配音。 另一个,故事背景是发生在战乱时期的上海,那些杂乱的弄堂阁楼,孩子们的嬉笑欢闹,夜上海的歌舞升平,都让我觉得很亲近,像是在看国语片。 特别欣赏电影里,酒吧舞场里的那些表演——歌剧、小丑、芭蕾舞等等,歌声美妙,舞姿优美。 还有,就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在平淡琐碎里蕴藏的动人瞬间。 它的讲述方式是缓慢的,甚至有人会觉得拖沓,但这是我喜欢的节奏。

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家,毁灭就在一瞬间,而重建,何其艰难。

 6 ) 上海的俄罗斯妓女

最近一部名为《怀特伯爵夫人》的好莱坞电影讲述了前苏联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一个出身贵族的白俄女子和家人逃往中国上海,为了支持难民家庭,最后沦为妓女,终身落魄的故事。历史学家弗莱瑟·纽曼在经过详细的史料调查后发现,影片里的故事和当年真实的情况惊人相似。
  1937年,在上海生活的白俄难民超过2.5万人
  一度,上海的难民营颇具规模,白俄难民(白俄是特指当年支持沙皇的俄罗斯人)的遭遇也成为一种典型难民生涯。
  那个时候,上海大大小小的歌舞厅似乎都被白俄艳女垄断了,她们特有的金发高鼻和缤纷的霓虹灯成为那个时代上海夜生活的全部代表。
  1937年,墨西哥驻上海名誉领事毛瑞斯欧·弗兰斯科写了一本关于自己对上海这个城市黑暗感觉的书,书里的内容多是暴露那些在光华之下,一个大城市的肮脏和丑陋,当然是出自他的视觉和接触面。很多弗兰斯科的读者通过他的著作了解当年上海的俄罗斯难民社群。当时生活在上海的白俄族裔非常穷困,据统计,在16岁到45岁之间的白俄女子,有22%从事卖淫工作。
  到1937年,在上海生活的白俄难民超过2.5万人,是当时上海人数最多的欧洲族裔。其他因布尔什维克革命逃亡的白俄难民则分布在中国的哈尔滨、当时的东北满洲里和巴黎。后来很多生活在满洲里和巴黎的白俄难民也纷纷前往上海,因为上海是难民眼里最自由的避风港,前来上海只要一张落地证就可以,既不需要护照,也不需要工作签证,这些优势也是上海在纳粹猖獗期间吸引大批欧洲犹太难民的原因。
  1922年10月,苏联红军攻克海参崴,那是白俄军队的最后据点,白俄官方紧急征调所有可用的船只和设备做最后撤离。那是相当绝望的场景,白俄士兵和他们的家人,还有一些平民,带着全部家当,挤在15艘船上。两个月后,在白俄指挥官的带领下,3000名难民来到上海。那天的吴淞港乱成一团,前来的船只里,除了军舰,竟然还有渔船、破冰船和邮轮,甲板上的杂物应有尽有,从锅碗瓢盆到婴儿用品,一个美国记者竟然还看到一个白俄妇女用一支步枪扛着包裹里的婴儿。
  然而,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难民来说,上海的大门并不像想象中敞开。1922年的时候,生活在上海的俄罗斯人大约有700名,除了领事官员及家属外,大多是皮毛商人和茶叶巨贾。这是一个富足稳定的小社区,当时的领袖是维克多·高斯,他是沙皇时期的大使,十月革命之后,尽管不获苏联政府承认,仍在上海履行自己的职责。高斯非常怀疑关系紧密的俄罗斯小社区能否一下子接待数量庞大的难民潮,尤其这些难民几乎已是赤贫。在他的干涉下,当时上海的外事办只给200人发放了落地证,这意味着2800人不能落地,后来这些人通过绕道菲律宾辗转来到上海,但是有一船人在“曲线登陆”过程中被抢劫,连船都被拆了。
  第二批难民舰队于1923年9月到达,船队在吴淞港外等待了40个月,等待与上海市政府的谈判结果。这些船上多是白俄的远东军,他们在离开海参崴之前将那座城市几乎完全拆毁了,难怪上海当局担心。后来,这些人大多数在上海义务民兵队里服务,也有少数人进入外国人控制的租界警察队。1922年,上海市政府登记的新登陆白俄难民数量是1268人,1923年将近2000人,1926年超过4000人,后来陆续前来的人都是乘坐单艘小船,这样不用什么麻烦就能登陆,也有一些难民通过陆路进入,更不需要任何证件。很多长途旅行具有传奇色彩,1930年的一篇新闻报道描述,一家白俄人从新疆进入中国,一路步行到上海。
  为生活所迫,白俄女子沦为妓女
  登陆上海后的1到2年,因为生活实在窘迫,年轻的白俄女子开始走向声色场所,最终无可避免沦为妓女。
  难民的拥入彻底改变了原来白俄社群的面目,他们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首先他们都没有了国籍。1921年,前苏联政府取消了所有逃亡白俄人的国籍,这些人拥有的唯一身份是当时国联的护照,这种护照仅被51个国家承认,其中并不包括中国。另外,这些白俄难民们发现,他们无法享受外国人在上海的所有特权,当时的上海有各个国家的租界,外国人地位相当高,不被中国当时的法律管辖。但是白俄难民和当地人一样,必须屈服于法律、文化、道德上的一切约束。其次,几乎所有难民在抵达上海的时候都已经身无长物,他们大多数是前军人以及前军人的妻子或者女朋友,没有其他工作技巧,因此首先就面临找工作的问题。
  当时的上海,如果想获得白领工作,会讲英语是必要的,但是白俄难民多半不会说英语,仅会法语,勉强说来,英语水平还不如当地的上海青年。于是,几乎很少有难民能找到体面的全职工作,大多数是教授法语、音乐和芭蕾的兼职工作,以前的军官多半从事保安、民兵、私人保镖的工作,女孩能在杂货店、发廊和制衣工厂找到工作已经是幸运的。更多的人迫于生活压力只能走向犯罪,1929年,根据统计,上海外国人的刑事犯罪中,白俄人超过85%。
  年轻的白俄女孩很多出生优越,但是没有任何语言优势,更缺乏劳动技能,只能出卖色相。在她们来到上海的第一天就注定了将迷失在这个城市里。在声色场所的收入,很多时候足够支撑整个家庭的开销,很多女儿或者妻子别无选择。
  白俄难民充分丰富了当时上海的娱乐生活,尤其是性交易市场。上海被称为“东方巴比伦”,鸦片战争以后,一直是西方水手眼中的东方娱乐之都。之前,上海的色情场所之首是苏西黄俱乐部,在这里,来自韩国、日本和越南、泰国的女孩和西方水手们放荡共舞是最常见的场面。不过后来,上海色情业的代名词转成廉价的白俄女子脱衣舞。很多白俄女子美丽非凡,她们的舞技更是无可挑剔,很快成为上海夜生活的最亮点。
  白俄难民从事多种职业,成为“上海人”
  白俄社群始终没有在上海掌握政治上的主动,因为他们一直是靠出卖体力的一群,另外在白俄社群内还不团结,尤其是乌克兰群体和其他人不和。但是白俄难民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上海的文化气氛,至少完全改变了这个城市的种族关系。
  之前,白人在上海的地位之高无人能及,但是白俄难民来到后,上海人发现,白种人也能在服务行业里工作。白人可能成为你的私家保镖,可能是你的驾驶教练,可能是你的私人裁缝。另外,白俄难民也丰富了上海的都市文化,例如现在很多餐厅里的俄罗斯罗宋汤都是最地道的。
  白俄人带来了正宗的交响乐和芭蕾舞,在一段时期里,上海市60%的交响乐都是白俄人演出的,他们的芭蕾也是最出色的,那个时期上海人对于芭蕾的迷恋可以说完全是因为白俄舞团的出色表演。他们还带来了欧洲的歌剧,当时在很多大规模的俄罗斯餐厅里,会有知名歌唱家表演歌剧,这在现在都是相当奢侈的。另外,很多白俄女子开设了私人的裁缝店,她们的设计也影响了很多上海上流女士的审美、着装风格。尽管很穷困,但是很多白俄家庭仍旧保留着贵族式的生活传统,这些传统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经济价值,影响了当时上海很多中产阶级市民的生活方式。
  进入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白俄社群开始逐渐强壮起来。最初一家白俄报纸出现是在1936年,名为《上海的俄罗斯人》,是由私人投资开办的,随后,很多东正教堂在上海出现,其中有1到2座规模还非常大,这也影响了当时一些上海人的信仰。等到白俄社区能够支撑两所白俄学校的时候,整个上海已经有6份俄罗斯报纸在发行,还有一个专门的无线电台。
  临近1949年,很多白俄人再次成为难民,他们又乘坐各种船只来到美国位于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这一回在港口,他们等待了2年的时间,最终美国国会同意给予他们难民身份,发放美国护照。还有很多白俄人在二战期间因为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担心,于是在中国解放之际纷纷向前苏联申请护照。更多的人,恐怕已经渗透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尽管仍坚持着坚定的信仰,尽管依旧无限思念祖国,但是他们已经将上海视为最后的扎根之所,成为上海人了。
  (摘自《南都周刊》)

 短评

Just so so.

5分钟前
  • Jane
  • 还行

应该是两三年前为了Lee Pace而看的。真的没有记错,Natasha Richardson已死~

8分钟前
  • vivi
  • 推荐

战争

12分钟前
  • 元秀Lydia
  • 还行

老爹讓我看這片子,主要是爲了告訴我在中國羈留的一批白俄人的這段歷史。

17分钟前
  • 沉淪。與涅槃
  • 还行

唉,上海

21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20101224-25京上团结,平安夜真平安。

26分钟前
  • 林小童
  • 还行

3 and 1/2

30分钟前
  • sarah🇺🇦
  • 还行

James Ivory 出品。虽然星光熠熠,也都演得很真诚,但是对于这个故事实在是没什么感觉。7 out of 10

34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还行

说实话 这片子很烂

39分钟前
  • +
  • 还行

詹姆斯·伊沃里最差的片子了吧?全程尬笑。但我觉得锅是石黑一雄的:片子充斥着一股假仙气,可以看出剧作者对时代背景,对这段历史,对中饿、对上海都没太深了解,写作时也没多少research,只是想要作品里具备些好看的元素而已,在情节和人物上不敢下潜,只能小心翼翼、左支右绌的凭借意淫飘着、端着。

43分钟前
  • 匡轶歌
  • 较差

贵族式精神上的,不是身体上的。两人之间彼此照应,但又有距离的相处才是贵族之道吧。

45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平淡如水

47分钟前
  • |
  • 推荐

马马虎虎的片子

50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还行

被我认出来了,在上海东海影视乐园拍的。

51分钟前
  • Farolito
  • 推荐

以上海为背景所以给3星

53分钟前
  • AJI.9
  • 还行

结构又松又散 大概是没有原作的气息和精华

58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还行

没什么感觉就完结了

60分钟前
  • 驰骋之
  • 较差

比较平淡了

1小时前
  • 牛奶盒子烂掉了
  • 还行

一般,可以看倒是

1小时前
  • Jiajiachan
  • 还行

喜欢男主角开的酒吧,有种现世安稳天下大同的意味,影片没有着重于贩卖苦难,而是冷静地勾勒了一幅异乡人,调色音乐皆是亮点,是我的菜,既使剧本有些不尽人意。片尾虽暗示希望可江面上仍然弥漫着悲剧氛围。专程为旧上海画风的Ralph而来,居然演了个盲人,分分钟催生对男神的保护欲,加一星。

1小时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