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天后

剧情片美国2020

主演:维奥拉·戴维斯,查德维克·博斯曼,科尔曼·多明戈,格林·特鲁曼,迈克尔·波茨,杰里米萨默斯,约翰尼·科瓦内,泰勒·佩姬,杜山·布朗,约书亚·哈尔托,奎因·范安特卫普,克洛伊·戴维斯,梅特·纳塔利奥,约翰娜·埃尔米纳·莫伊兹,Onyxx Noel,詹姆斯·西耶斯基,威廉·卡尼亚

导演:乔治·乌尔夫

 剧照

蓝调天后 剧照 NO.1蓝调天后 剧照 NO.2蓝调天后 剧照 NO.3蓝调天后 剧照 NO.4蓝调天后 剧照 NO.5蓝调天后 剧照 NO.6蓝调天后 剧照 NO.13蓝调天后 剧照 NO.14蓝调天后 剧照 NO.15蓝调天后 剧照 NO.16蓝调天后 剧照 NO.17蓝调天后 剧照 NO.18蓝调天后 剧照 NO.19蓝调天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35

详细剧情

  20世纪20 年代,在芝加哥的一场午后录音中,乐队成员们正在等待开拓性的表演者、传奇的“蓝调之母”玛·雷尼(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维奥拉·戴维斯饰),其间气氛变得愈发紧张。录音进行到后期时,无畏又脾气火爆的玛和其白人经纪人及制作人就她的音乐控制权展开了一场意志的较量。雄心勃勃的小号手列维(查德维克·博斯曼饰)非常欣赏玛的女朋友,并决心在音乐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当乐队在工作室幽闭的排演室中等待时,他促使乐手们爆出揭露真相的故事,这将永远改变他们的生活。  《蓝调天后》根据两次普利策奖得主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戏剧改编而成,歌颂了蓝调的变革力量以及那些拒绝让社会偏见左右自己价值的艺术家。该电影由乔治·乌尔夫执导,鲁本·桑地亚哥-哈德森进行剧本改编,凭借《藩篱》荣获奥斯卡奖提名的丹泽尔·华盛顿和托德·布莱克担任制片人。科尔曼·多明戈、格林·特鲁曼、迈克尔·波茨、泰勒·佩姬、杜山·布朗担任联合主演,艾美奖得主布兰福德·马萨利斯进行配乐。

 长篇影评

 1 ) 奥斯卡获奖《蓝调天后》:带你找到“black bottom”

森森大军评人 讲师 编剧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片名如何解读?到底“black bottom ”在哪里?白人的屁屁又在哪里?

2 剧情与主题思想的关系!本片因何获得服装设计奖?

3 大量镜头语言解读

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第78届金球奖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第27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电影奖 最佳男主角

女:千呼万唤始出来,您怎么才分析这部电影?网上已经有很多热评了!

又怎样?我写这影评从来不抢先,你们先来,我肯定没人跟我重样!

女:总感觉他们分析的“驴唇不对马嘴”

嗨,应试教育就别指望了,无论是不是学电影的,看这些艺术片确实吃力!

女:之前您解读的《两个遥远的陌生人》简直盖帽了,看来以后奥斯卡级别的影片也只有您美学教父为大家指点迷津了!

森森大军: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两个遥远的陌生人》:艺术家“写论文”zhuanlan.zhihu.com

女:有个问题不明白,这电影如何获得服装设计奖呢?

你可以问问清美的“眯眯眼”,那也是搞服装设计的!

女:哎呦,论美学艺术,中国有几个真内行?我们上学也都是混学历,别人不清楚,您还不知这里怎么回事?

之前奥斯卡提名的《花木兰》也是服装设计奖,最终颁给这部《蓝调天后

森森大军:看《花木兰》打麻将……zhuanlan.zhihu.com

别说观众,连《花木兰》的女主刘亦菲都犯蒙,服饰化搞成那样,怎么还能在奥斯卡获奖?

学术理论干嘛的?指导你观影学习,搞创作!

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谁听你bb啊?这大学上个什么劲儿?

影片中出现的所有疑惑,要给观众解答,剧情,对白,镜头……有问必答,这影评才有意义!

女:咱也不能妄自菲薄,中国学生也有强项:给奥斯卡挑毛病啊!

哦,没错,这玩意儿叫“电影批评”对吧?

女:呵呵,又称之为“不学无术”

打小就没经受过艺术和美学教育,土包子看两本破书瞬间“成精”了……你忽悠鬼去吧!

……除了会云山雾罩吹牛b你们还会啥?

女;对,土包子也只能教学生“土猪拱白菜”,真没啥可学的,太不入流!

你们大学生千万别吃这套障眼法,为什么学艺术要去国外留学?这些家长精得很,见过世面,知道中国教育圈怎么回事!

本来就没钱还让人割韭菜,老惦着“土猪拱白菜”……做什么梦呢?

想靠“眯眯眼”博出位,伤害中国人感情,你觉得靠谱吗?

女:群嘲……这年头谁傻啊?!

对,没实力没本事,咱就低调,成天装b有啥用?市场买你账吗?翟天临拿你当回事吗?一个郑爽就把你降维打击了吧?

说难听点,艺术压根就不是你们这帮人玩的,这水平还教课呢,宁也配?洗洗睡吧!

女:小帽结束了吧?您先给咱说下,女主这身行套好在哪里值得获奖?

这服装设计让人觉得智慧,聪明,艺术,体现出创造力,这就获奖了!

女:在哪里?

看到没?马桶圈

女:哈,大师果然是“后脑勺看电影”,确实很像……那又如何?

马桶就有屁股啊!片名《马雷妮的黑屁股》,到底“屁股"在哪儿,哪位看到了?

女:这是一首歌名!

歌曲是什么,艺术呈现

大家注意这女二号,黑淫娃……

她被男主做爱时屁股黏在钢琴上,还用手指弹奏两下……

言外之意:

本片的“屁股”要以艺术的方式呈现!

女:但是没有“露点”啊?

每次都说,“露点”是典型的镜头语言,电影符号!

假如明明有床戏做爱场面却“不漏点”,同样也蕴含导演的创作思想……我的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绝不会放过这些细节!

我盯紧的内容跟你们完全不一样,你关注的那些我未必放在心上……

女:嗯,我也觉得,很多时候跟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不但在片中找到“黑人的屁股”,甚至还有“白人的屁股”

因为你不懂艺术,也就无法感知大师级别的“艺术表达,呈现手法”!

女:您是开天眼了,我们还不行,请继续讲……

剧情之间都有连带关系,而且紧扣主题!

女:对啊,观众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设计这些剧情对白,剧中人物还要讲各种故事?

四维一体理论是干嘛的?电影创作的指导思想……

好比魔方的六个面,“精准对接,丝丝入扣”,这才叫玩意儿,才叫艺术!

故事想怎么编怎么编,影评想怎么写怎么写?连大傻子都会,还用学吗?

我先总结本片主题

和《两个遥远的陌生人》差不多,本片着重分析美国的黑人为什么“受欺负,受歧视,受压迫……why?”

女:先讲片头,一片深山老林,两个人影……有何特殊用意?

先问问自己的内心感受,此时观众肯定琢磨,这是音乐片吗?怎么好像犯罪题材……我是不是进错影院了?

黑人社会的歌剧院,就这样搭个帐篷,开在树林里……

女:白人世界不用问,车水马龙的downtown,大家盛妆出席!

这说明一个问题,黑人成长环境就让人联想到低级,原始,犯罪……和高雅艺术不沾边!

生存环境很重要!即便这个人再懂艺术也就救不了人们对黑人的既定印象!

女:哦,开篇就开始分析美国黑人问题存在的各种原因了!

没错!

后面咱主要看人物……

男主黑豹,小号手!

我们都知道黑人的表现欲极强,黑豹凭借自己的才华,从来都是很高调的炫耀自己,在台上就敢和蓝调天后一争高下!

女:他确实很自信!

他是一个自信,自卑,自负的混合体!

注意,片中所有的黑人都有典型性代表性符号性

这样我们才能看出黑人为何在白人世界被无情碾压……

黑豹被大家嘲笑,因为他给白人当舔狗,于是讲出自己的身世……

原来这家伙小时候受过刺激

女:他亲眼目睹妈妈被八九白人男子轮奸……

看对白怎么说的,当他等待妈妈的炸鸡,这时候,闯进几个白人……

言外之意:

黑人孩子还没有吃饱,白人已经谋划解决“下半身”问题了!

女:哈,有feel……从历史上看,黑人一直处于落后的,被欺负的对象,而白人又是那么无耻和下流!

他爸爸杀了四个白人,最后其他白人捉住,烧死……相当于用私刑!

女:这里导演想要说什么呢?

白人团结啊!

看片尾,这个乐队多少人?一个指挥,把大家聚拢起来,各司其职……

这四个黑人呢?对比一下……

即便冒出一个敢反抗的,你一个最多也只能打四个,最后还是完!

女:黑人确实不团结!谁服谁啊?

对白中还提到乱炖……一锅炖菜!

美味的炖菜,属于白人世界,最后剩的萝卜土豆,残羹冷炙……

看到没,自相残杀……这些画面对比分析马上就能明白导演的用心!

大家看,黑豹的两次挥刀,针对的是谁?

女:黑人同事?这家伙只敢跟自己的黑人兄弟下死手!

是的!

别人嘲笑他不带种,他声色俱厉,咬牙切齿地讲起童年往事……

女:土猪拱白菜,还真泡上了黑人马子,也不错!

他也只能泡黑人马子,我不是说了嘛,这家伙自卑和自负的混合体!

在同族面前,他凭借自己的小才华,表露出天然的自信

当受到白人的羞辱,发泄对象马上转移到黑人身上!

为什会这样?一切都有心理动因的!

小时候那道疤,白人刺到他的胸口,留下深深的烙印……这种恐惧是挥之不去的!

注意看,他与老板台阶上的对话……

谁在上,谁在下,高下立判

台阶,也代表一个人的事业发展……

黑人想要向上爬,他眼中的老板高高在上,始终压着他……

牛逼半天,咬牙切齿,还以为这人多有手腕,韬光养晦,洪兴乌鸦……没想到却是这么个东西!

但对于白人的惧怕,敬畏,那是深入骨髓的!

之前很多大学,表面上抵制洋节,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实际呢?舔狗终归是舔狗,内心很敬畏的!

女:哈,还真是,还是您眼毒……我们老师只会跟学生嘚瑟!

呵呵,一撅屁股就知他拉什么屎!

千万别跟美学教父来利格儿隆,把这帮人看到骨髓

现在明白“鞋子”的用意吧?

宁可忍受白人在我胸前留下印记,也绝不容许黑人同族对我的鞋子踩上一脚……

女:绝!

本片所有的剧情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分析透了才能看出本片为什么获奖,对于艺术,奥斯卡是怎样的存在……

黑豹挥舞刀子,亵渎上帝……他把母亲所受的痛苦归咎于上帝没有帮忙

直接侮辱他黑人兄弟信仰的那个上帝!

他发泄的对象全是黑人,板子全打在黑人身上,而对于白人,他万不敢逾越雷池

女:白人给他胸口留一道疤,又能咋滴?同胞给他皮鞋留个印,不依不饶……

骨子里是自卑的,自己就看不起自己这身黑皮!

你看,童年时期的烙印好使不?让他一辈子自卑,将其踩在脚下……

女:杀人诛心啊!

不少黑人都是这样,什么叫敬畏,其实就是怕,厦大的……

有机会我给你们讲讲人性,可好玩了,跟狗性差不多!

女:玩人的社会,看准人就能分析预测社会时事,我最佩服您这点!

呵呵,教你们不上当少受骗,多看电影,多刷知乎和抖音,千万别埋书本里,书呆子一事无成!都什么时代了,还整应试教育小儿科的东西!

女:yes sir!

我继续讲,再分析马雷妮,女主和白人是怎样的关系?谁在上谁在下?

女:女主在上吗?!

高高在上,天后级别!

这就叫“内心的骄傲”,我才是这里的王,一切听我的

我看那经济人特服她!

说明白人同样是金钱的奴隶

才华捏着你,跟我合作你才有钱挣……敢嘚瑟吗?

再看这个口吃的黑人孩子,马雷妮的侄子……

我们知道,人在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口吃!

为什么紧张?还是在上在下的问题!

真正融入环境,融入集体,大家处于平等的地位,哪里还有紧张?

女:有天后罩着,那孩子终于说出一句整词!

马雷妮对自己的亲戚是真的好,而对天生逆骨的小号手死不待见,将他开除……尽管她认为这小子挺有才!

女:这剧情说明什么?

说明黑人对家族血亲还是有爱的,而种群之间就缺乏向心力和团结包容的精神!

这也是黑人斗不过白人的原因之一!

另外,几人还聊到一个关键词,及时行乐

有钱就花,买鞋,有今儿没明儿似的!

黑人淫娃也是,她实际这是通吃的角色!

无论女人还是男人,她都能应付,进入角色嗨起来

这边刚刚受到冷落,马上又想起男人!

黑人最擅长的就是找乐子,缺乏长远计划……

女:这还怎么跟白人斗法呢?

既然目标是推翻蒋家王朝,就不能打个胜仗就要当山大王……干不成大事!

女:难怪弹琴老黑讲出一番大道理,原来另有所指!

想把这样一群人凝聚起来,劲儿往一处使,简直太难了!

再说信仰

有人讲了一个故事,关于黑人神父被白人羞辱,逼着他跳舞……

黑人信仰的上帝和白人的上帝是同一个吗?

通过这个故事说明,完全不是啊!否则那些白人还敢亵神吗?

不但黑人(小号手)觉得上帝不罩着他,连白人都认为你们黑人心中的上帝和我们不一样!

说明什么?

说明在美国,信仰对解决种族矛盾根本起不到作用!

女:片中还提到门,黑豹企图砸开一道门,却发现原来是天井……

黑豹想凭借自己的才华为自己打开“一道门”,

关于门类似用法,在《雪国列车》这部电影也有!

女:天井代表什么呢?

典型的镜头语言,说这家伙这就是“井底之蛙”!

没有格局,贪图享乐,及时行乐……这货只会把刀子捅向自己人!

女:您给大家说下马桶圈,厕所,黑人屁股,白人屁股……

其实本片对白中就出现多次厕所和卫生间……

女主多采取“坐马桶姿势”,时常摆出臭脸,焦躁地踱步……时刻处于“便秘状态”!

直到最后,坐在汽车里,她也没真正爽过……

女:哈,中途还憋回去一次!

黑人怎么可能在白人世界得到“真正意义的宣泄,实实在在的爽”!

我总说电影是比喻,以艺术视角去看待这些镜头画面!

black bottom”,片名明明有,到底藏在是哪里?

做爱没有露点,观众看不到黑屁股,提示你倒是找啊,看导演如何进行艺术呈现……

这胸脯不就是大肥屁股吗?遮遮掩掩,马桶圈都扣上了还看不出来吗?

女:哦,原来这样啊!

这就是指代,艺术呈现,看不见下面看上面啊!

女:那“白人的屁股”呢?

在片尾,这个歌手,一看就是特型演员

女:怎么就特型了?

没发觉吗,这人长得跟屁股似的?

女:哈哈,还真是,梳个中分,一分为二!

后面这一连串特写都有导演的意图……

看这胶盘,中心位置,菊花一紧……

再看这麦克风,更像菊花吧?还没擦干净……

之后还有“皮搋子”,小号手给特写,一下一下……厕所都有这玩意吧?

你看,还是这“小白屁股”排得畅,虎躯一震,收肛,音乐戛然而止……

女:太有意思了,终于找到了bottom……

还要总结思想,导演对白人的观点:骂人不吐骨头

把脸比作屁股,就说这些人不要脸啊!

剽窃,剥削黑人的劳动价值,创作才华……自古以来,一直如此!

黑人对白人是怎样的?

当白人低声下气地说出please,女主还是在合同书上签字……

明明可以捏死你,当听到你的祈求,黑人还是宽容的!

就这一点,你们白人能否做到?你们对黑人父亲怎样处置?你们听得进黑人母亲的哀嚎与求饶吗?

连最基本的怜悯之心都没有,还能叫人吗?

女:我想起白人曾经对待黑奴,手段真的很残忍!

怎么样,所有剧情和对白都连贯起来了吧?

女:通过您的解读,我这才真正领略到奥斯卡级别……以后再不敢“批评电影”了!

学什么,跟谁学很重要!这世界永远是选择大于努力

女:yes sir!

森森大军:奥斯卡获奖影片《前程似锦的女孩》:复仇天使“加百列”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军: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酒精计划》:飞跃,定格……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军: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两个遥远的陌生人》:艺术家“写论文”zhuanlan.zhihu.com

 2 ) 美国的利维,中国的王一生

阿城的《棋王》里,来自底层的象棋天才王一生孤注一掷,在尘土飞扬的棋场上对弈十人。还年轻的阿城,给王一生画下一幅极富浪漫主义情调的速写:“……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 ”。

《蓝调天后》里,查德维克·波兹曼一出场就带着讪笑,黑瘦黑瘦的一张脸,显出眼睛的大和亮,更显出五官所促成的躁动和惊恐。出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波兹曼的结肠癌已经很重了,并最终不幸在今年8月28日离世。然而银幕上的他,却完美地把“病容”转化为一个年轻音乐家的“凄容”。看他表演,我马上想起“瘦小黑魂”这几个字。

和王一生那张写下千秋万代的脸庞不同,查德维克所饰演的利维拒绝传统、却被传统绑死。王一生对抗的是文革,一场试图剥夺中国人世俗生活的空前革命;1927年的利维所对抗的则是旧式蓝调,一种被美国主流社会高度剥削的黑人乐种。在世界两端的文学史上,这两个人物都在对抗王小波所谓的“设置”。王一生下棋,利维作曲,一个向传统求慰藉,一个向未来求荣誉。

之所以说“文学史”,当然是因为影片原作乃是奥古斯特·威尔逊1982的戏剧剧本。威尔逊比阿城大四岁,生于匹兹堡,除了以《蓝调天后》闻名之外,还创作过《藩篱》。大明星丹泽尔·华盛顿是他的拥趸,这几年作为出品人,先后把威尔逊两部作品改编成电影,更出演了《藩篱》中的一家之主。《藩篱》内与华盛顿对戏的维奥拉·戴维斯则再接再厉,诠释了《蓝调天后》中天后Ma Rainey本人。

本片完结于两个美国种族史上频繁出现的现象:黑人内部的冲动杀人事件、以及白人对黑人音乐的掠夺。整个片子的矛盾冲突,揭示的恰恰是这两个结局的历史必然性。理解这必然性,不能从查德维克的利维入手,也不能从维奥拉·戴维斯的歌后望去。最核心的一段话,反而来自戏份有限的老钢琴家的独白,大意为:我们黑人来自非洲各个部落,到了美国很快混合,被煮成一锅飘香的炖菜。人们端菜上桌,大吃一顿,又加入其他佐料、其他食材。美国黑人是什么?是这顿饭留下来的剩菜。

如何理解剩菜?蓝调本身就是一例。乐器全是欧洲的:钢琴,小号,长号,低音贝斯;创作者大多是黑奴的后代,和上述乐器一样,他们曾经是别人的财产。黑人所创作和演奏的音乐,甚至他们踏在美国土地上的身体,都是别人吃干抹净之后的余绪。好在社会与历史是永恒的饕餮,有无底洞般的胃口,于是蓝调音乐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流行起来、大赚特赚,新一顿好饭里,黑人开始思考:我们能不能不再充当一盘菜,而是作为一个食客坐上桌边?

吃相不同,于是戏剧产生。“天后”贩卖自己黑人老妈咪般的歌伶形象,已经赚得盆满钵满;长号手卡特勒笃信基督,甘当天后贩卖生涯的护航员;老钢琴家托雷多早已背弃信仰,在人生最后岁月里沉思黑人的未来;查德维克扮演的利维年方三十二岁,正是爵士年代鲜衣怒马的弄潮儿,背负着耻辱的过去,没日没夜向往着有朝一日组建自己的乐队、白人唱片经理能买下自己写的好歌。

“天后”说得不错:唱片公司看她,就像嫖客看妓女;录音之后的动作,也无非是转过身子、提上裤子。但她舍不得老式蓝调的魅力,认为这音乐不是发泄,而是她看待世界的方式。在录音之前,她把名伶的架子摆足,呲着一口金牙银牙,一会儿抱怨录音室太热要风扇,一会儿又要白人经纪买可乐润嗓。她的一脸油汗、满心怨毒,像极了阮玲玉的《神女》的续集:那一夜她被混混缠上,自知今晚无幸,于是坐上高台,让一脸畏葸、满心恶念的混混给自己点一支烟。自此之后,贩卖歌喉与贩卖身体无别,但交易之前,她总要扮一回邪神。

卡特勒不谈自己,只讲了黑人牧师的经历:那牧师从佛罗里达乘火车北上,途径一个小镇,因为只能下车去上黑人专用的厕所而被火车抛下。在举目无亲、夜幕四合的镇上,他被一群白人追着招呼:“嘿,黑鬼,嘿,黑鬼……” 有人问他为什么来这儿,他回答,自己要去亚特兰大看生病的妹妹。白人说哦这样,但是你会跳舞吗。他们随即扯掉他的十字架、撕毁他的小圣经,看他跳个不停,直到他们厌倦了才散去。哀叹完这个故事,卡特勒回归自己的生活。生活是具体的,他最关心的并非羞辱,而是今天录音后的工资不能再用支票结了,因为即使是在芝加哥,黑人拿着支票也会被怀疑偷窃。

利维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密西西比,幼小的他目睹母亲被白人暴徒轮奸。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生活;他所珍视的生活,在未来,不在过去。他还年轻,看见美女就动了红公鸡、黄母鸡的色情比喻,看见一双美丽的皮鞋就花掉一整周的工资。他写下自己的好歌,得到唱片经理的盛赞,他所向往的是北方城市的怀抱、新一代美国人的耳朵:纽约、芝加哥、华盛顿特区。

因此,当阿城的王一生双眼深陷的时候,威尔逊的利维却瞪大了野心勃勃的眼睛。这野心的天花板,是白人眼光、白人品味、白人心情,因为白人掌握着左右他音乐命运的资本。影片最后,白人告诉他,只有“天后”的音乐才能以天后的名字见光,而他的音乐则必须被白人社会廉价收购。于是他意识到自己的音乐无法给自己带来荣誉,除了及时行乐之外,他可能没有别的出路了。

于是,两个结局应运而生:老钢琴家踩脏了利维的鞋子,利维冲动杀人;唱片老板雇了一帮白人乐手,用美国白人闻名遐迩的轻松自如唱出了杀人犯利维所作的好歌。

1956年,猫王的《猎狗》开始火遍西方世界的时候,人们不知道《猎狗》的原唱是黑人女伶Mama Thornton。与本片中的“天后”一样,Thornton的脸也肥大、沧桑、不美。这段最著名的白人剥削黑人音乐的案例,在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过。查德维克的“瘦小黑魂”去了哪里呢?利维杀人之后,又去了哪里呢?我在华盛顿搭地铁时,有黑人故意踩过我的鞋子。在城市的另一端,还有十几岁的孩子冲进别人的生日派对上开枪杀人。他们心里的怨毒,剧作家是说不清的。一片混沌之中,我只见到美国还有无数个利维,中国的王一生们却已经变老,正在变成吃饱了饭的人民。

查德维克·波兹曼(1976-2020)

 3 ) 人间清醒Ma Rainey

“他们根本不理会我的感受,所以连可乐都不给我买。”

“他们从来都不关心我这个人,只是想要我的声音(为他们赚钱)。”

“你之所以说(没给我侄子也发薪水)是个误会,是因为你发现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有签发行合约。”

“艾尔文做我的经纪人6年了,只邀请我去过一次他家,还是为了给他的那些朋友们演唱。”

跋扈如玛,其实是人间清醒。

看上去刁钻刻薄,蛮横无理,不过是因为她看透了真相,才用恶劣的态度回敬与报复。

一旦进入演唱,玛就立刻转换为沉浸和投入、满足和幸福的状态。由衷热爱音乐,天生才赋,无愧“蓝调之母”的赞誉。

1927年,黑人大量北迁,虽然废除了制度上的奴隶制,但实际上的歧视无处不在,黑人处境艰难,影片背景正基于此。

玛的乐队成员各自对社会环境和黑人命运有各自看法,但结果是,他们没有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反而是彼此倾轧、互相伤害,这升华了影片主题,但多少让人觉得心有戚戚。

黑豹遗作,他把主角那种轻佻功利刻画得如此生动,体型清瘦,我甚至没有认出他来。

 4 ) #电影志# Blue Blues

一直区分不出Blues,Jazz和Soul,《蓝调女王》一开场就是美国南方,在排队等着去听MA的小型演唱会现场,有种未闻其声就很期待的画面感。

自由灵魂歌唱

MA说白人不懂Blues,他们以为音乐是为了发泄,却不知道音乐本身就是生活,是对生活的体验。Blues在南北战争后在黑人民间流行,他们在地里田间甚至走在路边都喜欢吟唱,所以随性本身就是Blues多变吸引人的地方,歌声里蕴含的也是这人对生活的渴望。Ma的随性、傲娇甚至“作”都毫不掩饰地展示了自己的喜好,又会去鼓励那些在她可掌控范围里的人们更加随性创作。这才有了她的歌曲总能大卖,她的演唱现场场场叫座的景象。但那些人录完了我的歌,就像是完事后的男人穿上裤子那么快。

悲伤又倔强

电影中那位性格略扭曲的黑人小哥,从登场就希望成为舞台焦点,喜欢上了Ma的女孩,买了花俏的鞋子,讨好白人来写歌,后面却发现家庭与白人有一段悲伤往事,他有抱负却有懦弱,期待成功却有难免自卑,不愿讨好却总在谄媚,到最后被一个踩在他鞋子上的老爷爷激怒。这一生过得悲伤又倔强,就像是他的音乐一样。最可笑的是,那篇他写给白人的歌曲被用5美金贱买后居然还在录音室被白人演唱。

想跳舞的女孩

这个姑娘从出场时就想跳舞,她是Ma的女孩,却不让她进排练室内,她总喜欢和Levee调情,是因为Levee在认可她和鼓励她去尝试,去感受。最后离开的汽车上,她眼神里有一丝悲伤,回去后她又是那个只会扭屁股和拿拖鞋的女孩。

Blues轻快的节奏后却有点悲伤的底色,就像这短短几小时的录制时间里排练室里的人生。

 5 ) 蓝调唱的是生活

一部舞台剧风格的电影,故事主旨虽然是老生常谈了,但密集的文本使得这不到90分钟的故事里塞进去了很多的内容。

Levi是个有天赋的小号手,由于童年时罪恶的白人带来的家庭变故,他不相信上帝,立志在音乐方向出人头地,得到白人的尊敬;被捧成“蓝调之母”的Ma对待白人咄咄逼人,毫不留情,有着骨子里的骄傲。虽然Levi和Ma都是人才,可是他们互相却看不对眼。一场平常的录音活动也变得剑拔弩张。

像所有此类影片一样,展现黑人在那个年代遭遇并延续至今的不平等待遇是叙事的主体,Levi父母的悲惨遭遇,其他乐手娓娓道来的故事和坚定的信仰,Ma虽然为人强势但她深知自己在那些百人眼里的本质,这些片段无不在强调这一点。得益于查德维克·博斯曼、维奥拉·戴维斯等人出众的表演,整个故事动感和张力还是很充足的,尤其是结尾时Levi的创作结晶被唱片公司老板无情地否定,并且试图用几个小钱将其买断时,直接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让他一气之下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将他内心的撕扯放到了最大,冲击力十足。

影片的最后一幕非常的讽刺——老板请来了一群白人乐手录制了Levi的音乐,所以老板并不是不认可他的音乐的商业价值,只是想少付钱罢了,毕竟Levi不是Ma,他的演奏并非独一无二的,所以他永远达不到Ma的地位。另一方面,乐手们在演奏时个个面无表情,只为了赶紧完成任务,而Ma和她的乐手们虽然剑拔弩张,但一旦音乐响起,他们的快乐和彼此之间的化学反应就溢出了屏幕,印证了Ma的那句“白人根本不懂布鲁斯,他们只知道听,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被唱出来的” 。

制作上,影片的调色是很难被忽略的,那带有明显年代感的暖色调,质感非常好。而且每一名黑人的皮肤都锃亮锃亮的,尤其是Ma,每一寸外露的皮肤都闪耀着光泽,给了他们别样的气质。

影片还有一个小支线,就是Levi一进排练房就开始纠结的那扇紧闭的门,在他印象里这扇门原本是开着的,能通向一个地方,可当他最后撞开那扇门时,发现门外只是一个天井,哪儿也去不了。其暗示意义不言而喻,也是影片走向结尾高潮的起始点。

PS:昨天看完了探讨女权的《前途似锦的女孩》,和《蓝调天后》一样,影片都设置了非常有冲击力的结尾,和两年前的《绿皮书》一派和气的结尾大不相同hhhh看来现在人们在拍摄政治题材影片时候的态度也更加激进了。

 6 ) 蓝调,黑人的血肉与迷药

影片简介

在概述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之前,我必须先责难一下网飞这个糟糕的官方译名——《蓝调天后》。这个名字起码误导了百分之九十的观众以为这是一部音乐类型传记片,不爱这个类型的人(比如我)可能直接摇头拒绝了,喜欢这类的观众看后则大呼上当:什么玩意儿!而原英文片名的直译更传达出一种这是一部讲述《玛雷尼的大黑臀》这首歌艰辛创作过程的电影的意思,这也大错特错。作为一名因为被误导而并差点错过本片的受害者,下面由我来按照自己看完本片后的理解捋出一版剧情简介,以供大家直观了解: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值黑人大迁移时期,大量的美国黑人从南方来到北方寻找新的生活,传奇“蓝调之母”玛·雷尼也带着她的御用乐团来到芝加哥录制新唱片,乐团中颇具才华的年轻小号手勒维野心勃勃,希望能像玛那样在用自己的音乐在白人世界闯出一片天地。

期间勒维因为受到唱片行老板的赏识而沾沾自喜,种种傲慢行径招致了乐团其他成员们的不满,但随着录制过程的推进,成员们在封闭的排演室中,逐渐了解了以及勒维难以启齿的悲惨过往,并很快在录制完成后,亲身加入并目睹了这场过往所招致的悲剧……

整个简介我基本就是顺着勒维的线做了展开,并且加了一点豆瓣的简介没有提到时代大背景。电影中其实有提到过,就是故事发生的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即20世纪初期,那个黑人备受歧视的年代。黑奴制度被废除后黑人并没有获得他们想要的自由与平等,状况只是从被迫为奴转变为被“合法”歧视,相当于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被奴役罢了,且五分之四的黑人都聚集在美国南部,于是在黑奴制度废除后,就有了片头的黑人大北迁。这点我觉得还比较重要,是一个时代背景交代,但豆瓣简介因为照着imdb上的英文翻译,所以人家没交代,豆瓣也没交代,但人家不用交代,因为美国人只要看到那个20世纪20年代的年份就和我们看到1949年一样,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历史,不需要去强调,但对中国观众来说,这里不说清楚,有些细节会很模糊。

综合评价

一些专业的影评人给了这部电影客观的批评:没什么像样的运镜,场面调度也不够,就那么几个场景围绕着几个角色旋转,让人看了发困。当然最多人诟病的是用台词交代情节这一点。毕竟台词交代情节可能是小白编剧才会犯的错误了(参考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里面老三的一些情节竟然用字幕描述),但这部电影的台词交代情节对我来说却丝毫不影响观感,因为台词本身已经十分出色,韵律十足又内容扎实,再配合查德维克的精彩表演,观众可以紧随着他对回忆的描述,逐渐拉紧情绪,然后伴着他破眶而出的泪水一同将情感宣泄出来,仿佛就在勒维泪光凝聚的过程中,我们与他一同体验了儿时那出炼狱般惨绝人寰的经历。各位不妨设想一下,这里如果加入拍好的勒维过去回忆的画面,是否反而会很出戏?至少我是,而且我一直认为,文字一定是比画面更有想象空间的,再次设想一下,台词如果足够精准鲜活,用画面解释给观众还是必要的事吗

但也不是说这部片子毫无诟病之处。在逼仄的环境中,激烈的人物在互相碰撞,你来我往火花四溅,这才是我期待的舞台剧式电影。但显然本片导演在这方面是失职的,没有调度起除了剧作和表演之外其他部分的职能,将电影自身的语言几乎遗忘,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不满,其实不满的不是“舞台式”,而是把电影拍成舞台剧。

指摘完了瑕疵,接下来我将尽可能就这部片子最戳中我的两点做一个较为细致的复盘,也是一个分析,看看为什么如此简单的剧情之下,却能书写出如此令人无穷回味的人性妙笔。

一 人物

片中几个配角形象,都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他们所讲述的故事来塑造的:迷信的团长卡特勒讲述了神父被白人欺凌的故事;书呆子甚至被思维白人化了的钢琴师托雷多讲述了自己被妻子遗弃,表达了接受自己是“白人盘中的剩菜”这一事实的淡然;愚昧但乐观的大提琴手拖步讲述了赚大钱的黑人同胞是如何邪恶可恶…… 这些故事和经历告诉我们,这些演奏者光鲜靓丽的背后,早就被白人世界打上了歧视的烙印,然而有人选择随遇而安做剩菜,有人选择奋起反抗。乐团的老人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前者……只有玛雷尼和勒维选择了后者。

Ma Rainey玛·雷尼

初登场时,其刁钻和刻薄让人不得不以为她是一个恃才傲物的自大女人。

但随着剧情推进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在混世中难得清醒的人。靠着得天独厚的嗓音获得了蓝调天后的美誉,甚至在白人世界也受到尊重,她获得了能与白人抗衡的底气和地位,但她并未被这些虚荣蒙蔽,她清晰得明白那些白人对自己的尊重不是对自己这个人的尊重,而是对自己才华的渴求,他们的卑躬屈膝就像嫖客未得到满足前的谄媚,一旦他们穿上裤子拍拍屁股走人,你就什么也不是。所以,她的对白人世界的抗争就是绝对不能让他们那么轻易地得到满足。

玛雷尼在南方的表演几乎场场爆满,虽然大部分都是黑人,但看到多少人跋山涉水专门来看她的演出,其魅力和人气就可见一斑,但到了北方,那些穿着优雅整洁的黑人对这个气势汹汹眼神傲慢的来客投来的并不是崇拜的目光,更多的是陌生和不以为然,玛雷尼瞬间就明白了自己在北方的确就是别人口中“连出租都打不到”的普通黑人。所以最后她的经纪人催促她签合同的时候,她犹豫片刻还是答应了,就是因为她清楚,作为想要在北方开始新生活的一员,她得做一些妥协

面对白人警察的挑衅毫不畏惧。

同时和所有天才艺术家一样,她也热爱着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热爱着唱歌,热爱着蓝调。她比任何人都懂蓝调,也比任何人都懂蓝调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她可以前一秒钟对经纪人和唱片老板提出苛刻的要求,后一秒开始录制时,她又会瞬间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之中,露出那种会心的微笑。从片头到片尾一直都是冷面横眉的玛雷尼,也只有在唱歌的时候是面容舒展笑容绽放的,这不是热爱还能是什么。

而从乐团中成员们对她的尊重也可见一斑,这些人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玛雷尼的地位而摆出一副敬畏她的样子,事实上玛雷尼私下对乐团的人是很和蔼的,录制完后每个人她都笑着夸了一遍,他们根本没必要害怕。他们正是因为看到和了解这样的玛雷尼,了解她对蓝调的热爱和她身上那种矛盾与抗争,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玛雷尼的人格魅力和对音乐的追求。

演唱时沉醉音乐的玛雷尼。

然而即便是这样强悍的人,终究也还是拗不过这个白人掌控的世界,只能在白人世界的挤压中夹缝求存。

录制完歌曲的时候,玛雷尼希望能为自己的侄子也争取一份工资,在经纪人去找唱片老板谈话时,玛雷尼的表情中闪过片刻的不安和怯场,但立刻又被她用强势抹去。在经纪人追着玛雷尼让她签下合同的时候,她如果真的足够强势她完全可以不签,但因为她清醒所以她有衡量,她最终还是签了,我不认为她是出于对经纪人的感情,即便有那也是百分之一的含量,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强势她的刻薄她的刁钻,她的每一次恣意都有算计的,甚至是的成分,每一次她的张扬跋扈背后,都在赌,在赌这些白人会不会买账。

玛雷尼不安地坐在车中。

拨开玛雷尼那不可一世的外层,最终我们终于清晰地看到了这样一位清醒、聪明、强大,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去抗争白人权威,却又只能在蓝调中苟延残喘的lgbt天才音乐家——玛雷尼。

对你没看错,lgbt,she is gay!精彩啊!这样的人物竟然能够在那个年代那样的社会大摇大摆地生活,天知道她经历过什么。

Levee 勒维

勒维初登场就是个好色的小号手,同时又是个为了获得心仪女孩儿的青睐而大胆在玛雷尼的舞台上抢风头的无礼家伙。无礼是这个人物贯穿始终的特色,他的无礼与玛雷尼不一样,不分黑人白人,也不是所谓的恃才傲物,在我看来,他的无礼更多的是一种小人得志。

为什么我不觉得他是恃才傲物呢,因为他的才华我无法从他的创作中体会,更多的是从他自己嘴里“白人老板的认可”中得知,不像玛雷尼有那么多人的追捧,还能四处发唱片,并且真的唱得令人拍手称叹,勒维的傲慢恃的不是才,是老板的权威。对于这个人我只能说,他的小号我不懂,他的人格我嫌弃。不过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的轻浮,傲慢,目中无人等种种劣性,又必须归咎于他儿时所遭遇的悲痛过去:

儿时的勒维曾经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被擅闯家门的一群白人强暴,自己为了救母亲差点被杀,父亲得知惨剧后,带着家人去往别处生活,放弃了那片他本可大有作为的土地。看着父亲对着那群伤害自己和母亲的白人满脸堆笑的告别,勒维以为父亲是个懦夫,没想到安顿好母子二人之后,父亲独自回去复仇,最后不敌对方人多被活活烧死……

这段惨痛的经历直接影响了其人格和世界观,在那之后的勒维成了怎样的人,在勒维与团员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个人物一层层蜕下的皮。

乖戾

童年的遭遇令他放弃了信仰,随身带匕首防身。

那段惨痛经历让他成为一个时刻自危的人,随身携带一把小刀防身,虽然可能主要还是用来防白人,但面对黑人同胞的挑衅和冲突他也同样毫不犹豫地就拔刀相见。一点小不和就能让这个人如此大动干戈地拿出武器,只为证明自己是对的,感觉勒维就像他自己口中说的那样,将“谁惹我就让谁好看”贯彻为自己的座右铭,暴躁、冲动、谁也不服。

傲慢

勒维自以为有点小才华小机灵,让老板欢心和认可,就是他撬动白人世界的杠杆。

同样地,那段惨痛经历让他成为一个傲慢的人,傲慢于自己所遭遇的事情令他看清很多事情,其他黑人根本不懂,比如上帝根本就不存在,至少根本就不理会黑人;傲慢于自己早就知道了白人的卑鄙龌龊,只有他这样的人才知道如何与白人周旋,只有他知道如何对付白人。当然少不了他的才华带来的居高临下,他觉得自己才华洋溢与众不同,跟其他几个只知道跟在玛雷尼屁股后面转的团员完全不一样,他根本不必服从与玛雷尼,因为他会比玛雷尼更出名。

天真

勒维的天真造就了其事业上的失败,也许他和玛雷尼有着同等才华,但最终不同的性格还是让二人走向不同的人生。

前面写到勒维的乖戾和傲慢,其实也都源自于此,因为天真,所以他以为白人世界对自己的威胁仅仅就只有生命上的威胁,所以他整日持刀防身,因为天真,他以为自己得到白人老板的认可自己就能得到美好的未来,他对团员说自己懂怎么和白人周旋,但事实证明,他根本不懂。最终丢了工作后,又被白人老板戏耍的时候,整个人精神气都散了,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拿托雷多撒气。

他的天真也体现了他的愚蠢和短视。他想要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先假装恭维,然后等自己成名后再来惩治这些白人,他认为自己可以利用这些白人成为自己的垫脚石,他会成功骗过这些白人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可他终究不是自己的父亲,他只是那个吓坏了的小男孩,敏感,懦弱,自尊轻得就像尘埃一般,一吹就散。当他的才华被否定他的人生目标被否定后,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懂如何与白人周旋,他太高估自己了,他以为白人能挟持只有自己的生死,黑人就像白人的猎物一样,但他错了,白人不仅能够轻易掠夺黑人的生命,更可以决定他们的生存方式。

但如果故事就进行到这里,那他充其量还只是个盲目的天才罢了,因为自己的愚蠢葬送了自己的事业,仅此而已我也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了,勒维也不过就是个可怜的家伙,但编剧这时候突然邪魅一笑一般,剥下这个人最后一层皮,告诉我们这家伙其实,就只是个自卑、脆弱的懦夫

被乐团开除,被白人老板戏耍,勒维满腔不甘、耻辱、愤怒,但最终却将刀刃转向了无辜弱小的同胞。

勒维前面义正言辞地和其他团员大谈特谈自己多懂白人,白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但最后轮到自己被白人欺凌的时候,他没能像他父亲那样英勇无畏,更没能像玛雷尼那样相信自己的音乐才华去转投他人,他没有选择向真正践踏他尊严的人复仇,而是选择了将愤怒倾泻于一个不小心踩在自己鞋上的老黑人,当他将匕首刺向钢琴师的那一刻,他的人物底色终于姗姗来迟地曝光在观众面前,哈,原来这家伙就只不过是个,有点才华,自卑又懦弱的小人而已啊。

前面勒维如此热衷于炫耀自己的才华,自己的能力和与众不同,其实恰好印证了这个人自卑内里。心理学上,这种行为就叫做自我补偿,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机能),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了克服这些偏差,于是从心理方面寻找出路,力求得到补偿。自卑感愈强的人,寻求补偿的愿望往往也就愈大。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简介中写到最后的悲剧都是由于年轻时的那场悲剧所导致,因为勒维这个人所有的心理和行为动机,都离不开那场悲剧,他所做的一切都在试图补偿那场悲剧带来的创伤,以及烙印在心里的自卑。

天真傲慢、乖戾的音乐才子就此陨落,堕落成为懦弱自卑又脆弱的冲动杀人犯。

精彩!

这双新鞋代表了勒维不值一提的自尊和对未来人生浅薄的认知。

二 主旨

尽管截然不同的性格注定了勒维和玛二人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无论是他们中的谁,都永远无法摆脱黑人真正的宿命和结局,那就是永远活在白人世界的审视之中。

勒维撞门之后却发现不过是个死胡同。

而玛雷尼则莫名不安地坐在车内。

就像勒维费尽力气仿佛想要突破自己命运一般撞开那道紧锁的门,结果发现门后也不过是一个不见天日的死胡同一样,玛看似在白人世界活得恣意妄为,但唯一能让她喘息的地方,也不过是仅能包下自己和侄子、情人的那个狭小的车内空间,车外人们投来的视线就像炎热的空气一样令她汗流浃背。

讲到这里,我想各位应该明白这部片到底想要讲什么了,当然其实只要google一下原作者奥古斯特威尔逊你也大概能猜到,没错,仍然是讲述黑人在白人统领的世界中所遭遇的不公与歧视。虽然我自己在片头直到片中都以为是在讲勒维如何超越玛雷尼成为新一代黑人蓝调王的故事,但所幸还好不是我预想的那样(笑)。

在白人的压迫下,黑人用苦难的灵魂和对自由的渴望创造了蓝调,蓝调来自压迫,却用于自我安慰,蓝调取自黑人的血肉,却也是治愈他们心灵的灵药。

尾声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获得了近年少有的冲击,看完后越回味越丰富,实在是太久没有遇到这种能余音绕梁好久的佳片了,豆瓣开分才6.6,我觉得这片起码在7.5分以上,仅剧本就合格了,再加上演员的精湛演出,6.6太低了

感谢伟大的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 Chadwick Boseman。

我因为不喜欢超级英雄片,而错过了他的《黑豹》,之前看他那么火还稍微皱了下眉,觉得是漫威资本的威力,但在这部电影中他的演技彻底征服了我,充满变化,丰富细腻,真实灵动。英年早逝实在令人遗憾,感谢他在此片奉献出的完美演出,希望他在天堂也能继续做他热爱的表演。

总之这真的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可能也是这么些年,伟光正的主角看得太多,所以突然来这么一个堕落的主角还是挺震撼的,记忆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似乎都是如此,比如电子游戏领域的经典佳作《旺达与巨像》和《最后生还者》,都最终以负面主角留名青史,影视方面同类型的主角似乎都在复仇爽片里,所以大家能理解我推荐此片的原因了吧,还不看等啥呢!

眼看奥斯卡颁奖礼将近,鄙人不才,在此狗胆预测一下,今年奥斯卡男女主应该会由此片包揽,甚至会拿下最佳改编剧本,没办法就算这个编剧他改编得屎,可原剧本的台词底蕴和人物刻画实在太牛了。

希望大家都能去观看这部电影《蓝调天后》,然后可以再次回到这里一起讨论。比心。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电影公众号,啥都聊聊,不学术,不无趣,看片品味奇葩,输出随缘。

 短评

剧本太棒了,通过一件录音的小事便赤裸裸地折射出“皮肤黑”对黑人的影响,以及社会、时代、白人对黑人赤裸裸的歧视。你是名流也好,是空有才华无处施展的青年也罢,都逃脱不了这歧视的牢笼。看完之后只有深深的绝望感,那种感觉就像男主无助地抱着同伴的尸体,就像玛雷尼在车上复杂无奈的双眼。“黑豹”在该片中刷新了我对他的印象,遗作果然留下了演艺生涯最精彩的表演,确实是影帝水准。“黑妈”一如既往的表演上佳,歌曲舞蹈形态都无懈可击,可惜戏份实在太少,封后之路有些困难。

4分钟前
  • Spy Liu🌈
  • 推荐

近来忙于参与给将出版的书做校对,无法每日一片的观影了,争取一周两片吧。这部反对种族歧视的美国片是根据话剧改编,用电影的手法较好地保持了话剧对人物地刻画及精彩台词表达。值得观看。下月的奥斯卡奖项里,它的几个演员都具有表演奖的竞争能力。

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看了20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种从表演到调度到录音都电影感全无的舞台剧改编。Chadwick Boseman最后一部居然就是这么个东西真是不值

12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嗯......可以看到原著舞台剧文本的厚度,充满对肤色歧视沉痛的控诉。可是这样生硬地影像化,没有展露电影语言叙述与抒情的独特魅力,算不上再创作,那存在的意义是啥?这不就是“好莱坞的驴得水”?

1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Ma极力强势背后是丧气的自知她的声音是站在白人面前唯一的尊严,黑豹所扮演的号手有渴望成功的聪明热情,却被无视和五块钱的报价击碎梦想,变成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如讽刺性白人录音结局,非洲裔(音乐家)所遭受的不公和悲剧成为隐而不言种族问题的真实写照

20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看完这部电影才真的意识到这个世界失去了Chadwick Boseman有多么可惜。他演的真的太棒了,比黑豹强十几倍。本以为是部传记片,结果竟像部舞台剧。时间,空间,格局,都小到不能再小,但仅靠表演,台词,摄影撑起来的对话戏,反而从另一种角度尖锐的捅破了黑人种族的内部问题。不是一部人人都能接受的电影,但真的很有份量

22分钟前
  • _witch2
  • 力荐

很普通,远低于我的预期。

27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还行

有点偏题了 情怀分很多

30分钟前
  • raku
  • 力荐

磨刀霍霍,杀气腾腾,却在挥刀之时立场游移,摇摆于内部与外部矛盾,一旦结构失衡,自然力道涣散。趣味之处在于某种戏弄感,汗津津的皮肤、花掉的妆容、说唱式的对话、挤眉弄眼的微表情,滑稽的喜剧效果反而令观众产生自省。也许导演意在展示一种荒蛮的意识混沌,是平权道路上的必经,遗憾在拨开迷雾前影片便草草结束,留下的只是三两身先士卒的剪影。

3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三星半。不知道有没有重剪过,这片的重心已经全然偏向了查德维克·博斯曼饰演的角色上,而非戴维斯饰演的“蓝调天后”,虽说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但剧本力道又非常正,戏剧范儿也很浓,通过小屋里的对话与冲突便达到了为角色立传的效果,而且是某种意义上被忽视和被遗忘的角色。暂且可以将本片看作是向传奇人物借力而衍生出的传记片,带着斯派克·李《爵士风情》的期待看实则完全区别于后者,并且又明显规避了过去少数族裔电影通常出现的相助或互助的陈词滥调,对于博斯曼而言也不失为是华丽的谢幕。

3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刻薄古怪的蓝调天后和用完既丢的廉价妓女价格不菲的黄色皮鞋和丑陋蒙尘的破烂皮鞋有什么区别吗唱歌的黑人,吹小号的黑人,口吃的黑人,双性恋同性恋异性恋黑人没有区别两粒黑巧克力滴入一桶白巧克力他们有翻天覆地的才华可巧克力依然是白色,至多因为黑色的介入添点无关痛痒的灰,无关痛痒到可以忽视却忘记了巧克力本该是黑色音乐不是苦难生活中的怨言,他是生活的态度蓝调是黑人的态度她用暴戾独裁的臭脾气,抗议傲慢白人的种族规则他用亮晃晃的小刀,讥讽白人铜臭熏天的虚伪她和他,一个死在镁光灯下,一个亡于梦醒时分逃不掉,因为黑色的皮肤猪肉不会因为被炖着吃或被炒着吃而高贵多少他们是人啊活生生的、和白人黄种人一样爱享乐爱做梦的人啊人人生而平等

38分钟前
  • FWSWU-LLDAF
  • 力荐

话痨舞台剧片,说的东西都很有意思,剧本和表演都属上乘,美化服也锦上添花,且非常迎合今年时事了,希望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

43分钟前
  • Henrique Asano
  • 推荐

之前看过话剧版本的, 电影版的发挥了舞台剧无法实现的艺术展现方式的优点, 张力十足 (Netflix在影片结束自动跳转到本片的半小时卡司评论小短片好评

44分钟前
  • 拖延焦躁子
  • 力荐

blues 为生活增添了起床的理由,被装进机器中的灵魂是否还能出卖给魔鬼,无神论者容易将老婆逼进教堂,冰镇可乐要在签卖身契前享用,铁轨舞蹈不宜带着圣经与十字架,打开紧锁大门却只有穷途末路,自以为学到笑里藏刀却只能将愤怒洒在踩鞋之仇……表演靠谱台词舒服的戏剧电影,完胜那部 Billie Holiday 传记片

4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对黑人并没有友好的动荡年代,被后世称作的“蓝调天后”多少显得有些荒腔走板;但可贵的是她自己的在那个年代学会了披上带刺的铠甲,绝不服软也不低头,这种姿态真的比任何长篇大论的说辞更有力。另外一边是脱下“铠甲”的“黑豹”,他最后的这部作品,对于大篇幅台词的处理丝毫不露怯,也总算让我们看到了他不做“英雄”时的表演功力。

48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真不该让演员分心背大段台词还不给剪辑。拜托这是电影,是镜头怼在脸上恨不得数你眼里几根血丝的!本来刚见到博斯曼的角色时还挺惊艳的,觉得能量很足,结果讲遭遇那一大段台词加长镜头,一下子就假了。戴维斯还好点,但是她台词也没那段那么长,也没那么不必要,还有剪辑。

50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99%🍿️80%——蓝调是玛雷尼最后、唯一的倔强。排演室,狭小的空间、密集的台词,其中包括查德威克一长段的自述。乐曲话语权引发的黑人命运争论。年轻气盛、低声下气集于一身,郁不得志,顾影自怜都遭到“践踏”,急需出口宣泄情绪,却只能挥刀向弱者、向同胞,种族内的悲剧。当好不容易打开一扇门,依旧没有余地。200块与25块没什么区别,皮鞋和上帝也一样。片尾,纯白乐队上阵,回想玛雷尼的“白人不懂蓝调”,一切尽在不言中。(不含任何感情分,是对他的尊重,以这部告别影坛、与世长辞,是幸事)

52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他口口声声说他知道怎么对付白人 其实他不知道

54分钟前
  • 皮屁儿
  • 推荐

想要讲的故事太多,到最后把主线都埋没了,levee的故事结束的很潦草。想讲Ma Rainey的故事也因为时间问题而粗略的点到为止。Netflix出品真是必有瑕疵。

56分钟前
  • Amber
  • 还行

片名翻译有误导性,其实聚焦的是Ma Rainey's Black Bottom创作背后的故事。原本就是戏剧剧本,舞台剧的表现形式,地下室那几场冲突爆发点都把握的很好,演员妥妥会提名奥斯卡的。结尾很讽刺,看得难受……

57分钟前
  • vanillalalal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