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棒棒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何苦

导演:何苦

 剧照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2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3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4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5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6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3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4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5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6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7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8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9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08:35

详细剧情

  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癸巳岁末,几个佝偻背影即将道别正在消逝的行业,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开始了自己的追寻——辉煌与尴尬,艰韧和无奈,他们的人生无须评说,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长篇影评

 1 ) 纪录片的后续

也是偶然间才得知这部纪录片的我,周末的晚上一口气看完了十三集。导演,转业的正团级军官何苦通过自己拜师,成为一名棒棒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式来记录和呈现给我们这群人的艰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是艰苦的,然而并没有放弃希望,用汗水和努力去争取。除了棒棒,想起还有纤夫,还有拾荒人、补锅匠、剃头匠等等各类随着时代发展,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背景下,日益衰落的职业,无论如何,这些人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争取更好的生活。希望这些付出努力的人们, 如同三毛所说,“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

看完后意犹未尽查了下,发现了个暖心的新闻。

转载自华龙网(原标题:暖!《最后的棒棒》导演请300余名棒棒团年 还有红包棉衣拿(组图))作者:薛宇飞

《最后的棒棒》主角们举杯庆新年。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华龙网1月27日17时50分讯(实习记者 薛宇飞)曾几何时,棒棒们肩挑背扛,为重庆发展做出贡献。如今,他们老了。春节将至,继向收入微薄的棒棒们发红包后,今(27)日,《最后的棒棒》导演何苦又邀请300余名60岁以上的棒棒团年。不仅每位棒棒领到一个过年红包,还拿到爱心企业捐赠的保暖棉衣,让这个冬季暖暖的。

趁棒棒师傅们还没来,何苦给每一个红包写上“向山城棒棒军致敬”。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大巴车将棒棒师傅们送到吃饭地点。 记者 罗嘉 摄

不少棒棒师傅表示,这还是第一次有好心人组织他们一起吃团年饭。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签名墙上留纪念 77岁棒棒推掉业务来团年

今日中午,在重庆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旁某农家乐,陆陆续续驶入从解放碑、沙坪坝、石桥铺、江北等区域驶来的4辆大巴,车上坐的全部都是棒棒,年纪都在60岁以上。他们是受纪实片《最后的棒棒》导演何苦邀请,前来团年的。

受邀的棒棒们是今日的主角,就像明星走红地毯一般,农家乐门口竖起一面签名墙,每个经过的棒棒都会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纪念这难忘的一刻。签名时,没有明星般的龙飞凤舞,更多的是朴实与自然。

今年77岁的董顺礼是这群棒棒们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董顺礼来自丰都,做棒棒已经20多年,一直在朝天门批发市场附近揽活。

董顺礼长期给一家日化店搬运货物,平常的业务比较稳定,去年攒下了1万多元。听说何苦要组织团年,董顺礼推掉了谈好的业务,前来和老朋友们聚聚。“这么多棒棒一起过年,还是第一次,一定不能错过。”

“这次邀请的都是60岁以上的棒棒,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这座城市,值得我们尊敬。”何苦告诉记者。

其间,何苦还为《最后的棒棒》纪实片中主角老甘补过了60岁生日。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众人生日歌声中 60岁的老甘哭了

棒棒老甘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能过一个热热闹闹的60岁生日。去年12月31日,即将满60岁之前,老甘结束了自己32年的棒棒生涯,回到四川邻水县老家,无儿无女无积蓄的老甘,就把过生日的想法打消了。

何苦和老甘认识多年,对老甘的心愿,何苦一直放在心上。准备团年的时候,何苦就打算把老甘请来,让大家一起陪他过生日。

今日的团年宴上,当300多个棒棒一起唱起生日歌时,老甘哭了。

收到惊喜的不仅是老甘,前来参加团年的每个棒棒都拿到何苦为他们准备的红包,还领到重庆某建筑公司赠送的棉衣。

“虽然东西少,也不贵重,但这是我们的心意。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大家对棒棒关注,帮助这些收入微薄的群体。”何苦说。

何苦表示,团年活动会继续下去,一直到这个职业完全消失。

不少棒棒师傅在饭桌上都含着热泪。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何苦和他的朋友们还给每位棒棒师傅送上了一件冬衣。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据何苦介绍,今天共请来了300多名60岁以上的山城棒棒军一起吃年饭。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每位受邀前来吃年饭的棒棒师傅都收到了100元过年红包。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这么多棒棒放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2 ) 棒棒精神不说最后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重庆电视台播出的一部《山城棒棒军》火遍重庆的大街小巷,每到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电视里都会放出“高高的朝天门,挂着棒棒的梦……”这样一首片尾曲。 《山城棒棒军》讲述的是当时棒棒在重庆正处在巅峰的时候故事,这部电视剧通过重庆富有特色的力工的描写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重庆、认识了棒棒,宣扬了重庆棒棒爬坡上坎,吃苦耐劳的精神。豆瓣上有短评说,这是大俗变大雅,我不置可否,但是作为电视节目,至少是有口皆碑了。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不是《山城棒棒军》演绎“棒棒行”壮年的体会,而是最近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7分(如果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能在9.5以上就是神作了)——《最后的棒棒》——一部纯纪实,导演用亲身经历来讲述棒棒这个行业夕阳西下的真人真事。 《最后的棒棒》是我在3月上旬的休假中看完的。如果拿菜来做比,这部纪实片就像没加鸡精味精等等过多香料的菜,菜好不好,全靠食材发挥,同样,这部片也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加工,也没有去刻意讲述棒棒那些特质,就连导演的一点主观想法都没有,感觉导演就像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去客观的白描几个作为主角棒棒的生活,至于他们的生活给了你观众什么,那全靠观众你自己去体会。 这部影片首先让我惊讶的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兼主演——何苦。这个名字不得不让人想起后文:何苦要这样啊。是啊,很难让人理解,作为导演的何苦之前是正团职干部,正团职什么概念?如果对应到政府那就是正县级了,在地方上也就是县长、县委书记这个级别。而有许多选择的何苦他可以选择一杯茶、一张报纸、靠着退役金过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日子,他也可以利用自己积累的人脉、储备的知识过优哉游哉的生活,但他却选择了日日夜夜、起早贪晚奔波在大街小巷、楼道弄堂里手提肩扛一边当一年棒棒,一边记录拍摄棒棒真实的生活状况。 对于导演这种大胆我除了佩服和五体投地之外无话可说。也许也有很多文化工作者都有想讲述棒棒这个行当,但大多数也许只是想一想,亦或者是采访、谈话回顾的方式来讲一讲,能俯下身子当棒棒,用身体力行来感悟棒棒,再来讲述的,来扎扎实实的从认师傅开始当棒棒现在看来何苦是第一人。且不说棒棒工作之劳累——何苦自从当上棒棒去吃饭后就会被店家告诉他的饭量和以前一个叫饿唠鬼的棒棒不相上下;生活环境之差——自力巷53号,具有“民国风情”,即将被拆的危房;收入之低——也许肩挑150斤,走两公里只有10块钱的收入。而且对于何苦还要面对工作角色转变带来的巨大反差,从以前受人尊重的军官变为被人使唤的力工。换做是其他人,恐怕都不能接受。 何苦,何苦要当棒棒啊,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我想,如果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无利可图,那要长期坚持必定真真实实对于理想的追求。而对于何苦,我想那是作为一位军人和作为一位重庆人想要传承的共有的精神:那种在重压下自强不息,爬坡上坎、积极向上的精神。 回到重庆,如果我有幸,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地点,还是何种场合,我一定要向他索要一张合影。我敬佩他那种为了理想敢为人下人的精神。在看这部片之前,我也自认为相对而言我也是很能吃得苦了,但是,和何苦这种为了理想甘愿当棒棒的精神相比那就不足为道了。 棒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传颂的,因此何苦有了拍片的想法;但是何苦认为随着重庆的交通状况日渐改善,经济发展,棒棒这个行业最终会走进历史,因此,何苦以“最后的棒棒”来命名此片。 既然说了最后,片中的讲述的几位棒棒理所当然的是“穷途末路,英雄暮年”的棒棒: 导演师傅,也有60好几的老黄、只身在外,今年已经68的老杭、今年也有60岁的老甘、不惑之年的河南、才拿下退休证不久的大石。 看他们的故事很多时候是无奈,是哀其不幸,怒其不明。 无奈的是虽然他们都这么大的年龄了,但是只有棒棒这个出力的职业能成为他们安度晚年之前的职业。因为他们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只有靠出力气,干一班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来换取微薄之收入。 说哀其不幸是这几位棒棒在人生旅途中都充满了坎坷。且不说老黄在年轻时因为长期异地和老伴分居导致离婚,而后独自把自己的女儿拉扯大;且不说老甘从年轻时独自到重庆闯荡开始到现在年近耳顺遭遇了两次重大不幸,第一个五年,攒了1万块钱,准备开个小面馆,结果被偷;第二个五年,攒了两万五,准备再做小本买卖,结果再次被偷;面貌憨厚的老杭正像他的面貌一般,多次被别人骗钱;且不说河南在年轻的时候被半大不小的黑社会小子挑断了脚筋,从此走路一瘸一拐。里面最好的应该算是大石吧,靠最开始当棒棒出租屋的二房东然后慢慢摸起门道开始陆陆续续买房租房,终于多年之后有了稳定不错的收入。但运气不好的是因为住宅改群租被发现要求整改,家里面一时缺钱又开始了棒棒生涯。而在剧中,还有不幸的是他们居住了有十来年左右的自力巷因为是违章建筑被强制拆除后却因为自己的财物还遗落在里面惶惶不可终日,而不幸中的万幸是最后这几位棒棒还是通过一些方法避开检查拿到了自己一点财产和衣物。而被人用100元假钞骗了80元血汗钱,有自己辛苦赚下的2300元现金被拆迁者私吞的就更不用多说了。 说怒其不明是因为这里面还是有棒棒想着靠着投机取巧来作为营生。河南自丢掉一份稳定帮一个摊位出摊收摊的业务后就开始妄想通过靠斗地主发家致富,结果自己的钱连同借来的钱全部赔了进去,本以为自己没钱吃饭了牌友会念起旧情,可惜自古赌场无父子,莫说朋友了。还有老甘,在一固定业务点被占后也妄图通过斗地主来买点衣服,结果输的只有靠别人救济的旧衣服来保暖。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几位棒棒虽然在看似笨着、木讷的背后也透露着丰厚的底层文化,那就是这个世界里的人对活着、对生命、对金钱、对亲情、对人情,有着近乎裸色的透明,也许他们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他们把感情和道义看得比金钱还重。 师傅老黄面对他们一个月挣来的1034元不仅执意要分给他,而且在不知道1034除以2得多少的情况下,开始以他的方式分钱,“他先抽出3张50元面额的钱,分别放在两个地方,有一边2张,另一边1张,然后再数出5张10元面额的放到先前少一张的位置……”何苦抑制不住自己,“眼眶里泪腺在迅速膨胀”,这让我对棒棒的坚强善良有了感性认识;老杭唯一的念想就是攒点钱回去带孙子孙女,用自己的钱做好自己的棺木,不给儿女们添负担,“再苦再累,只要回家看到孙子孙儿的笑就觉得值了。”这是老杭的原话;老甘是里面最具有乐观精神的,虽然可谓两次被小偷改变了命运,但是他仍然乐观的当着棒棒,并相信他的生活会像算命先生所说在60岁后发家致富;而因为群租开始从新当棒棒的大石不仅能够马上俯下身,而且面对别人多给的钱也不多占多要。 可见相比《山城棒棒军》,作为纪实片的《最后的棒棒》对于棒棒的描述多了一些客观,少了一些美化,棒棒好坏一面全展示了出来,可客观和真实才是经得起检验。 说下结局把,其实也不能算结局,只能算片子的结束,因为这群棒棒还要继续棒棒的生活,但是如果一个剧集下来,气氛从开始的悲伤、压抑、无奈到结局的悲伤、压抑、无奈,那岂不是给人看不到希望?所幸何苦在结局上还是给了观众阳光:最后何苦带着众棒棒在给工程队当游击队零工,哪儿需要哪儿上,何苦在此期间也成了小包工头,大家的收入也比以前更多,更稳定。老杭最后也攒钱做好了棺材,河南在失踪一段时间后也回归了大家视线,并且迷途知返的放弃了靠斗地主发财的白日梦等等。 “棒棒”留给世间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没有在绝望中放弃,而是选择了在失望中坚守;他们没有在坚守中放弃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未曾有过矫情与虚伪而好逸恶劳。而是选择了在贫穷中用挥汗如雨挣回做人的面子与尊严。 我想,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经历过棒棒潮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想深入他们的生活去了解的想法,那么这部剧我强烈推荐给在重庆生活过或者热爱重庆的人。

 3 ) 要看见贫穷,更要看见贫穷背后的原因

在黄山看见挑夫挑着比他们体重还重的物资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到黄山山顶已经可以坐缆车了,他们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把东西挑上山呢?为了增加风景区的地方特色?可是想想除了当挑夫,他们还能做什么呢?他们并没有机会获得你所能获得的。

或许是父母也是农民工的缘故,看得时候特别有感触,城市光鲜艳丽的生活让我有些飘,看看他们的生活,想想父母,心中不知不觉的变得谦卑起来。

我的父母也是他们,我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半夜里在帮人家搬货装车,能赚多少钱呢?我不知道,那时候的我玩得无忧无虑。我知道我的父母赚钱很辛苦,他们的钱都是汗水换来的,装一次货,采一个春天的茶,晒一个夏天的粽子叶,秋天里收割一季的粮食,冬日里宰杀养了一年的猪,缝纫机上不停跳动的针脚......他们花钱也很谨慎,妈妈会为了5毛钱的差价绕大半个村子去买东西,直到我毕业工作了,我才发现妈妈会给自己买较多的衣服,虽然这些衣服都便宜得不像话,但是以前我一直以为她是因为觉得不好看才不买的,我的爸爸现在也改不了买廉价品的习惯;甚至我觉得我家像捡破烂的,我宽大的家里摆着很多别人丢弃的东西,我妈拒绝平时乖巧但那一次却不知道为啥哭闹着要买自行车的我,然后我的爸爸去费品收购站里给我淘了一辆;我一直都没有很多的生活费,可以说我的生活费真的只是‘生活费’,基本没有多余的花销,上大学的费用也是别人出的。但是我一直没有觉得自己家很贫穷,看了这片子后我甚至觉得我是被富养的,我生活得异常便利,家里的房子随着我的长大一点点变好,从来没有挨饿受冻,时而别人穿剩下的衣服看起来也很新,偶尔买买想要的东西还能和同学炫耀一把,甚至我都羞于去申请贫困补助,心底可能还有些埋怨爸爸想要不劳而获(高考的时候,为了这事,我爸把我弄哭了)。

意识到贫穷是发现原来你需要咬咬牙才能够得到的生活在别人那里是日常,你拼命想要节省的几块钱在别人眼中就是九牛一毛,而你拼命努力工作的工资还没有别人工资的零头。我非常能够理解片子中为了几块钱小心思不断的棒棒们,因为每一块钱都会让人想起那肩上几十斤的重量,脚下那迈不开的步子,口里窜不上的气。

我片子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其实是:都怪我懂事太晚。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米仓的老板说的,另一次是老黄在变卖费品获利之后说的。他们其实是最淳朴的那群人,不愿意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别人吃亏,能帮上忙的尽力而为。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为了家人能过的稍微更好一点点。他们的无知让他们只能以出卖劳动力的形式获取报酬,而出卖劳动力的方式是一种最安全无懈可击的廉价的赚钱方式,他会让你麻木在自己的汗水当中,自以为付出很多,但是却无法实现财富增长。

看的时候,我渐渐的发现其实我喜欢看这种纪实的视频,揭露生活的真相,让你发现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感到自己的幸运,感谢当前所获的的一切。

 4 ) 在黑暗中看着阳光

在2017年的开始,用了一个假期的时间看完了整部记录片。因为是连续看完,不能一下整理好全部的思路。触动很大,但更细致的领悟可能需要时间来慢慢回味。
      首先这是一部很良心的纪录片,尽管没有美好的画面,没有精致的剪裁,摄制组也只有两个人,何苦和摄像。但为了这部记录片,何苦和摄像体验了整整一年的棒棒生活。并且他们也真的是以一个棒棒的身份从头坚持到尾,没有自己仅仅来体验生活这种想法。尤其是在自立巷拆掉以后,老黄搬进一个楼梯过道,而何苦和摄像为了住宿还是向老黄借的1000块钱。可能是何苦和摄像都是刚转业的军人,离开军营本身就没钱,但毕竟是以前的团长,就算找朋友借想必也很容易。更多的他是考虑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棒棒。是的,没有身受就无法感同,一个不愁没钱花的人是体会不到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的想法和行动支撑的。而何苦也用了自己的血汗来融入进了这个群体。
     再说内容,整个纪录片里的棒棒看似一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笑与泪。从一个农村人的角度平视,老黄,老航,老金都是很平常的人,进城务工下力,家里条件差但在农村也算过得去,老黄的女儿还在县城有个大楼房。可从城市的角度看,棒棒的生活状况是如此的惨。以前看过贾平凹的小说《高兴》还有同名改编的电影,高兴作为城市拾荒者住的破破烂烂的贫民窟本以为是小说里的场景或者乞丐的住所,而《最后的棒棒》里下苦力的人也同样住在这样破败的地方。“中国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贫困。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距,而如何让穷人富起来,让全社会更加富强、文明、和谐是很重大的社会课题,但更重大的是如何让最底层的人不饿肚子。而他们的要求也不过是每天至少能有30块钱的进账,能到百元左右,他们就能开心的天天吃肉了。很多社会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如今解决不了或者成本过高,那可以再拖几年,可扶贫不能等,因为拖着的不是国家的发展,而是底层劳动者的命。
      观看时看到有些观众评论穷是因为不变通。是的,贫穷是有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富,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穷,但这种话可以说给自己听,不要说出来给穷人听。因为人和人不一样,你年纪轻轻20多岁还有时间资本,有爸妈挣钱,有经济资本,可他们呢,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变通,更何况他们是识字都困难,每天的信息接收就只有影碟机的人。其次他们没有变的资本。没有钱,没有门路,甚至没有时间。不可能拿着之前流血流汗挣来的一点钱去赌一个未来,也没有时间去想如何挣更多的钱。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把今天的饭钱挣出来。当然在误打误撞尝到变通的甜头以后,只能感叹“懂事太晚”,其实不是懂事太晚,而是让他们懂事的机会来的太晚。再者,河南不也是尝试过变通吗,他去打牌不正是一种变,虽然在我们看来,久赌必输,这注定是水中捞月。可在他们看来,赌钱和其他的变通又有多大的区别。而河南的变最后换来的不还是把以前的钱也都输了进去。整个影片最后令人安慰的是他们有了稳定工作和高一些的收入,而这些也是何苦带给他们的,他们自己没有变的能力,如果有,现在也不会是棒棒。
       这个社会有温情的一面也有冷酷的一面,朋友亲人是温情,而肚子饿没有钱没本事就是冷酷。虽然人各有命,虽然弱肉强食,虽然有富人就有穷人。但毕竟社会整体在进步,中国的经济发展至此,这个社会应该给于最底层的劳动者吃饱饭住安全房子的机会,他们在付出自己的劳动力,而不应得到乞丐的待遇,更何况他们的要求不过是每天的几十块钱。

 5 ) 努力有尊严地活下去 ——我看《最后的棒棒》

自力巷,一条位于解放碑旁的小巷。这条我高中时曾经就学过的破落巷子,最近却成了网络搜索的热词。倘若不是因为拆迁,自力巷53号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而这,皆源于一部反映“棒棒”生活的纪录片。

力夫,重庆俗称“棒棒”“扁担”。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这座城市,用他们的双肩和一根竹棒,承担了城市人不屑干、不愿干、干不了的重体力活。在上世纪90年代鼎盛期,重庆的“棒棒”多达数十万人,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部分媒体津津乐道的“城市名片”之一。然而,描写“棒棒”的文艺作品,长期以来只有《山城棒棒军》及其续集。前者走的是诙谐搞笑的线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至于后者,狗尾续貂于它都是赞美。

直到2014年1月,何苦,一位脱下中校军服的转业军官,背着行李走进了自力巷,用一年多的“棒棒”生涯,换来了这部13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及同名电影、报告文学,再现了这个正在走向没落的群体的喜怒哀乐。

来自江津的老黄,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主角。出身于地主家庭的他,从小丧父,在欺辱、歧视、白眼中艰难长大。成年后,一贫如洗的老黄根本无力娶未婚女性为妻。在与一个寡妇的事实婚姻生下一个女儿后,寡妇也弃他而去。凭着肩上的竹棒,老黄艰难地把女儿拉扯大,却没能安享晚年。为了减轻女儿买房子的负担,已经65岁的老黄还是一个穿行在解放碑的“棒棒”。即使是在患上高血压、脑梗塞之后,老黄依然没有退出“棒棒”的行列。

老杭,这是一个与老黄有着相似经历的“棒棒”。比老黄大两岁的他,同样是因为贫穷而失去了老婆。咽不下这口气的老杭,策划了雇凶杀人和亲自动手两套复仇方案。所幸,随着失窃和“杀手”入狱,加之时间的流逝,老杭的复仇计划没有得以实施。

老甘,这个唯一的乐趣是看电视剧里美女的人,曾经为自己制定了“宏伟”的人生规划。在遭遇两次可疑的失窃后,老甘终于认命,把未来寄托在了“半仙”的掐指一算上。风风光光为自己办一场60大寿,是老甘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老家的敬老院,才是老甘唯一可以归去的地方。

大石,算得上他们中的佼佼者,精明、善良、还有一点小小的虚荣心。早年从事“棒棒”的他,在偶然发现“二房东”这个赚钱的行当之后,毅然投身房地产业。通过多年奋斗,大石不仅在重庆买了房,有了养老金,还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成为他梦寐以求的城市人中的一员。仗义的他,不仅没有因为拖欠房租而把“河南”扫地出门;在老黄与何苦流落街头的时候,还慷慨解囊解了燃眉之急。

“河南”,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在片中充当了搞笑的角色。自幼丧父的他,浪迹江湖多年,连身份证、名字都没有,只能用出生地来代称。在夜市大排档帮工的“河南”因为胃口极好,早就被老板嫌弃。自作主张地吃了两个鸡蛋,成为被解雇的唯一理由。失业后专职“斗地主”的“河南”极有“眼水”,在看到跟随何苦而来的摄像机后,立即买来了蛋糕拉关系,目的是想借点翻本的钱。“子弹没有了”那一幕,成为全片最大的笑点。

老金,严格说不算“棒棒”。以拾荒为生的他,在没有去处之后,依靠曾经为老甘讨回工钱的资本,理直气壮地住进了老甘的房间。老甘失业的时间里,老金用从美食城捡来的剩菜把老甘养胖,同时也为自己挣来了不洗碗的权力。两人因琐事产生芥蒂后分灶吃饭。就着剩菜下稀饭的老金和看着剩菜喝稀饭的老甘同桌进餐,是一幅既好笑又让人心酸的画面。

除了廉价出卖自己的体力,“棒棒”们一无所有;处在社会的底层,贫穷是他们无法逃避的命运。歧视、压榨、欺骗,充斥着“棒棒”的每一天。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做人的尊严和善良。与雇主走散后,等了十来个小时才找到雇主的老黄,面对雇主多给的力资,只取了他认为应得的那一份;双脚肿痛的老杭,凭劳动为自己挣下了棺材本;失业的老甘,再困难也没有动用准备做小生意时用来找补的零钱;就算一度误入歧途,幻想靠赌博改变命运的“河南”,在状况得到稍许好转之后,也归还了借何苦的钱;业务惨淡,老黄还试图向双腿残疾的乞丐的纸盒里扔进一元钱。正如老黄教诲何苦时说的:把棒棒拿在手里是乞丐,属于不劳而获;依靠劳动吃饭的“棒棒”,竹棒要背在肩上。即使堕落到社会的底层,他们也没有放弃追求,没有放弃梦想;而是努力有尊严地活下去!

平心而论,《最后的棒棒》艺术价值不算太高。就连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看出片子在拍摄、构图、配音上的不足。但它胜在真实,用朴素的白描笔法让我们看到了“棒棒”们真实的一面。在这个伪娘与绿茶盛行,穿越剧和“战狼”们充斥屏幕,霸道总裁与抗战神剧大行其道的时代,《最后的棒棒》是极其难得的一股清流,虽然只是那么细微的一点。

在看到老黄高血压发作,却因没钱去医院而喊出“死也要死在这里”;老杭因为调换假钞被年纪小他一半的女雇主训斥得手足无措时,我的心竟有了些许酸楚。感谢上苍,让我被这个不择手段、尔虞我诈的社会蹂躏半生之后,血依然有些许温热,心也没有坚若磐石。

 6 ) 这是一个喧嚣的城市,需用心去珍惜对待生活和明天。

这算是我看过最完整的一部纪录片了,短短13集值得细细品味。看完心头有种难以形容的沉重和感动。🍃 重庆离我很近,也曾在大街上见到过形形色色的棒棒,小时候随爷爷奶奶看“山城棒棒军”和“雾都夜话”的记忆都还在... 很佩服导演何苦和摄像兄弟,每集旁白文案都看似简单却又使人颇具深思

唉~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管他们生活得多么差,多么“低级”,贫富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消除的。试着去尊重他们,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许多普通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偶尔无意中和他们说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_^ 成功的人都没看不起别人,更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

✿以下是自己对于每集的图文感触:

😔😔😔也知片中的老人们怎么样了,祝愿他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短评

“我不懂什么是高尚不高尚 也不懂什么是职业操守 当了二十年棒棒 我只认一个理 挑了一下午 还没拿到工钱” 这一句话从一个高尚的人口里说出 不免有些心酸 山城的春天很美 但这样的春天不属于棒棒们

2分钟前
  • 谢清缘
  • 力荐

何苦这人能屈能伸的,真了不起。

6分钟前
  • 莱特
  • 推荐

初尝商品交换利润的甜头后,老黄感叹自己“懂事太晚”。资本家剥削无产者,无产者也压榨无产者,而像老黄这样的“棒棒”永远只能是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原始朴素的价值观——勤劳诚实就有收获。再见,棒棒。

11分钟前
  • 油条蘸醋
  • 力荐

拍得非常好,真实的才最打动人。是我看过的触动最强烈的纪录片,强烈推荐一下。但是不会再看第二遍,太难受。光是活下去就要拼尽全力的蝼蚁,体现的正是绝境中的人性。

15分钟前
  • 乐乐🐰
  • 力荐

重庆欠他们一座解放碑

18分钟前
  • 竹木一
  • 力荐

这是中国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导演聪明,有难得的幽默感拆迁房废墟下的钞票,理疗店的杀招与温暖,一张假钞的结局,夺妻之恨与买凶杀人…

20分钟前
  • 持尘
  • 推荐

导演真帅!有魄力有行动力!不知道一年后去做了什么,谢谢你记录了这一群底层朴实的灵魂

25分钟前
  • 玛丽的小山羊
  • 推荐

我妈一直有个原则,就是上市场买菜不讲价。现在看来可能不以为然,但在以前都讨价还价的大环境中,我对她一直反复跟我唠叨的理念特别深刻:要对社会、公司底层的人保持同样多的尊重。看完倒没有产生“他这么惨我怎么能安心享受生活”的内疚,反而是“我吃的苦不及这一半但却远没有这么坚韧”的窘迫…

27分钟前
  • 怪树里
  • 力荐

不是同情。这玩意儿看得人心里藏起来的自卑井喷式地爆发,让人忍不住自怜自恨起来,揪心又无力,像迷了路的哑巴。想着爹妈,想着村口的王五六八,想着各色的人圣人渣。然后就忘了繁华,就想家……

29分钟前
  • AndyMon7
  • 力荐

特别真诚特别动人,一点都没有俯瞰苍生的悲天悯人,太难得了

31分钟前
  • 古伦木
  • 力荐

如果有一天中国会评选最优秀的纪录片我会力顶这一部。

36分钟前
  • 晨星盗月
  • 力荐

“那些拿棒子要饭的人是乞丐,我们不是,我们拿棒子挣钱养家”ps:那些打一星的人都什么心态!

38分钟前
  • 吞云吐雾狮子兔
  • 力荐

看完已过了凌晨2点半,是完全停不下来,很高兴这部13集的纪录片打乱了我的作息。略带川普味儿的旁白娓娓道来,舒服幽默且委婉,一些留白也极为精彩,叙事支线稳妥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尤其在当下,“真实”这么简单的事儿,太TM不容易看见了!拜托“央视们”好好学着,恭喜何苦导演要红了!

39分钟前
  • 归去来兮
  • 推荐

社会研究不就应该深入到这个阶层吗

41分钟前
  • 白说不说了
  • 力荐

这就是纪录片,它不给你那些镜花水月的幻象,它给你一场皮开肉绽的、残酷的、荒芜的生活真相,有些人看过绝望,有些人却看到微光。

46分钟前
  • Steven
  • 推荐

第二集老黄过往历史交代那段动画片太棒了

50分钟前
  • 太妃
  • 力荐

据说这是导演斥资1300元自导自演自己剪辑自己唱主题曲的纪录片。

54分钟前
  • 鲨鱼笨笨
  • 力荐

底层人物实录,每个棒棒身后的故事都饱含生活的困苦艰辛,安然度过辛劳而尽力的一天,能吃上一口热饭,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世界充满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赤贫;这些善良但也不乏人性弱点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和生活的拼死搏斗,生存是最大目标,活着是最大胜利,但也不能不顾及做人的底线,保住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看着他们劳动过后大口吃饭,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生活,觉得简直是世界上最香的饭菜。给出光明与希望的结尾,衷心祝福一切善心勤劳的人安好。

5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是重庆人,山水城市立体魔幻。此片拍摄于2014年,展现繁华背后的这一群体。短评中看到“共产”“梦”。其实每个角落,发达国家也好,都有生活底层的人。更何况我们是一个人口上10亿的大国。我们要肯定国家的进步而不是一味讽刺。时代发展“棒棒”群体快要消失了,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许好也不好吧。

1小时前
  • 重庆森林Yuriy
  • 力荐

看到了最坚毅、最善良本份、最有尊严、最没尊严的底层劳动人民,确实触动,虽然旁白ln不分,虽然插曲真是难听,但仍然大大的五星,看几集习惯就好了😳

1小时前
  • OT元旦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