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奇妙夜2

剧情片美国,加拿大2009

主演:本·斯蒂勒,艾米·亚当斯,欧文·威尔逊,汉克·阿扎利亚,罗宾·威廉姆斯,克里斯托弗·格斯特,阿兰·夏巴,史蒂夫·库根,瑞奇·热维斯,比尔·哈德尔,乔·博恩瑟,派崔克·盖勒,杰克·切里,拉米·马雷克,米苏·贝克

导演:肖恩·利维

播放地址

 剧照

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1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2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3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4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5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6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13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14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15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16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17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18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19博物馆奇妙夜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7 08:35

详细剧情

由于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担任警卫有出色表现,拉瑞(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饰)出任某家电小公司的CEO,而且还在电视上接受了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的访谈,儿子对他仰慕,爱情如影随形,一派春风得意的样子。不过,好景不长,当他故地重游,却意外发现馆长已经因为更新展览并准备把过时的展品挪到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继续展出。这让拉瑞感到有些气愤,他觉得自己有责任重振博物馆之雄风,于是他决定留下来再做一晚警卫,以唤起那些老朋友的共同努力。事实上,在搞定了罗斯福(罗宾·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饰)、林肯、拿破仑、伊凡雷帝和阿尔?卡邦等人之后,他遭遇了一个劲敌——邪恶的古埃及法老的卡门拉,二人在夜晚再度上演了博物馆的惊魂对决……

 长篇影评

 1 ) Night at the Museum 2

本年度至今为止看的最愉悦身心的一部电影,笑到嘴角抽搐。。。
坏蛋头头法老王可爱的要了亲命了,被囚三千年,终于放出来企图征服世界,于是集合史上最恶超强三巨头,与正义的力量展开了一场搞笑荒诞的殊死搏斗。。。
片中赖瑞的机智、幽默很招女孩子喜爱,尤其是遇到美丽的女飞行家以后,男人的魅力得以更充分的展现。
总言之比奇妙夜1更好看,无比佩服编剧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哦,还有巨时尚的翻译大哥~~

 2 ) 哈哈笑的博物馆之夜

博物馆之夜2,无疑,比第一集赚到了更多观众的笑声。这里,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次的翻译团队,很牛!我看的是原版+中文字幕的,深深体会到现在的翻译那个与时俱进的程度。上来就出现“清口”这个最近时髦的词――对的,就是周立波那个海派清口的清口;后面么更多了,山寨呀~雷人呀~都出来了。

这次的保安大叔,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戏份,不过让他有美女相伴,还是个主动进攻型美女,他挺开心的。小朋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最出彩的角色么,大家一定会同意――-就是那个法老大哥了。简直就是个埃及版的唐僧嘛~那一段,保安大叔拿着金牌,法老大哥拿着沙漏,喋喋不休“讲道理”的那段,笑声不断的。那些本该很神奇的埃及鸟兵人最后被林肯爷爷吓跑的地方也很好笑,我当时闪过一念头,美国人是不是要借此鄙视埃及一下下的呢?西部牛仔和蒙大拿,我越看越像是断背山~思考者这次被恶搞了一下,变成花痴肌肉男了~3个小爱神么,不谈了,唱的那几个歌哟~嘿嘿~自己看了电影就知道了~

最后,出字幕的时候,出来一小段花絮:让我们看到了摩托罗拉手机是怎样诞生的~(摩托罗拉一定是赞助了这个电影了~)不过,再后面是否有花絮,我不知道了,因为万恶的放映员没有等字幕出完,就关了机器。虽然人走得差不多了,但是,也应该有义务把胶片全部放完,不是么?想起来了,今天看到一半的时候,曾经一度声音还不正常了,突然变轻了~太不负责了!

不由得让我想起和平影都的服务员老好的,上次看3D动画时,他开场前特意提醒大家不要离开,字幕后还有一小段故事的。那是唯一的一次,我碰到影院工作人员主动提醒观众的。

我们这里的观众自己也有点问题。看电影到现在,大多数人就是THE END一出现,马上起立走人。难道是要急着上厕所?又不是赶末班车,多坐5分钟又怎么呢?很多影片的片尾曲都很好听的。而且,这个看完听完,才是电影的全部,人家做一部电影容易嘛~

噢,对了,差点漏了。电影最后快结束的时候,保安大叔遇到长得酷似艾米莉亚的女生的时候,背景音乐响起COLD PLAY。。。我那个鸡冻呀~心花怒放~

嗯,总之,这是一个很ENTERTAIN大家的电影。假日里值得一看,大家都乐呵呵地过节吧~

 3 ) 博物馆惊魂夜之文史知识学习小备存

    一,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人物~
  1、Theodore Roosevelt(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
    人称老罗斯福,昵称泰迪Teddy,美国第26任总统。他的独特个性和改革主义政策,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因成功地调停了日俄战争而获得19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是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美国人。曾经是美国陆军的骑兵军官、参加过美西战争,在任期间扩充海军、积极进行对外干涉和侵略,对美洲实行“门罗主义”,对内将广大土地收为国有并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也是美国“总统山”头像中唯一一个二十世纪的总统。

  2、小罗马指挥官人偶——盖乌斯·屋大维
    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盖乌斯·屋大维,被尊称为“奥古斯都”(Augustus),是凯撒大帝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继承人。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大帝的共和派贵族,成为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43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

  3、小牛仔人偶——杰迪戴亚·史密斯 Jedediah Smith (1798-1831)
    杰迪戴亚·史密斯。皮毛商人及著名的探险家。1825年他带领17个手下从大盐湖启程向西北加州方向前进寻求新的贸易路线。在穿越了莫哈维沙漠后,到达了今天加州洛山矶附近的圣盖博教堂。他被认为是第一个从东部来到加州的白人,在遭到西班牙政府的遣返后,他继续向北成为第一个穿越内华达山脉的人,进而转向东北又成为第一个穿越大盐湖沙漠的白人。

  4、梳小辫子的匈奴胖哥——阿提拉 Attila(406年—453年)
Attila(406年—453年)
    阿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奴人最伟大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国构成极大的打击。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最后终于在夏隆之战被停止了向西进军。然而后来他却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造成了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迁移。

   5、印地安少女——萨卡加维亚 Sacagawea
    Sacagawea (c. 1787年 – 1812年12月20日或1884年4月9日)萨卡加维亚是肖肖尼族印地安人。1800年,当她才12岁大时,被希达察族的印地安人抓走,1804年被卖给或输给了一位法裔加拿大籍的设陷阱捕兽者及商人夏博诺,成为夏博诺的其中一位妻子。1805年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队行经现在的北达科他州时,夏博诺及萨卡加维亚加入他们的远征队行列。萨卡加维亚后来成为远征队中的驰名向导及翻译,帮助远征队队员完成到达太平洋彼岸的旅程。她的头像被印在新款的一元美金纪念金币上。

  6、野人——尼安德特人
    homo neanderthalensis(拉丁文)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20万到3.7万年前的时代中,因为首次在德国尼安德特河谷附近发现而得名。在他们的坟墓中已经出现了鲜花等陪葬品。尼安德特人最后随着冰川期的蔓延而灭亡,被克洛马农人取代。
  
   二、史密森尼博物馆里的人物~(新人~~)
   1,Amelia Earhart 女主角 热爱冒险的美丽机师——阿米利亚·埃尔哈特
     Amelia Earhart(1897年7月24日—1937年7月2日失踪,1939年1月5日被宣布逝世)飞行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被人们称为“林白女士”,意为女性中的林白。1928年,阿米利亚和另外2个人乘飞机飞越大西洋。4年后,她成为继林白之后又一个孤身飞行的飞行员。1934年,阿米利亚驾机从夏威夷飞往加利福尼亚州,此前已经有10位飞行员在这段旅程上丧命。1937年,阿米利亚驾机从佛罗里达州起飞,打算进行一次环球飞行最终抵达加利福尼亚州。但不幸的是,阿米利亚和她的飞机一起失踪,失踪地点据信是在距豪兰岛海岸56.14公里至160.4公里的区域内。另外,阿米利亚还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女权运动者

   2,Ivan the Terrible 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
    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
    又被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或者“恐怖的伊凡”、“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伊凡四世的政府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其军事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完善军事指挥体系,建立常备军,整顿俄国地方部队的勤务和调整俄国边境守备与屯扎勤务。这次改革奠定了俄国正规军的基础。执政时期,制订了第一部军队条令。伊凡四世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伊凡四世在俄罗斯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关于伊凡雷帝的神话传说在俄罗斯多得不胜枚举,至今还在广为流传。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作家,是国家明哲的楷模,但他近乎是一个疯子。

  3、Al Capone 30年代芝加哥黑帮头领卡彭
    Al Capone(1899年-1947年)卡彭出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是黑手党“暴徒时代”当仁不让的标志。当卡彭在10个月内连续干掉322个对手之后,他就升级为第一个非西西里裔的黑手党教父。卡彭时代的黑手党徒风衣下藏着冲锋枪,火并时用手榴弹开路,强硬残忍的作风令其他黑帮胆寒。卡彭亲手干掉的不下百人,侥幸躲过的伏击至少百次。

  4、Gen. George Armstrong Custer 卡斯特将军
    George Armstrong Custer(1839-1876)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美国陆军西点军校1861届 学生。在南北战争中因骁勇善战而倍受林肯青睬,南北战争后被派到美国西部去镇压印第安人。他的性格有两个方面:一面亮堂、一面阴暗。其人虚荣性很强,一有机会就千方百计想在报纸上抛头露面:他经常身穿的黄褐色鹿皮服装、流畅的金棕色卷发,都是为了这个目的。1876年6月25日,在蒙大那州小比格霍恩河附近的山谷里,无视部下忠告的卡斯特将军率领266名骑兵轻敌冒进,很快他们就遭到了印第安人的伏击。面对绰号“疯马”的印第安酋长所率领的3500名印第安战士的攻击,卡斯特率领部下进行了浴血抵抗,然而不到三个小时内,他本人就和手下的所有人马一起被斩尽杀绝、惨死在印第安人手中。

  5、Napoleon 小仑
    Napoléon Bonaparte(1769.8.15~1821.5.5)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1814,1815)、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在位前期是法国人民的骄傲,直至今日一直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与爱戴。特别强调,此人身高只有159cm。

  6、法老——卡门拉Kahmunrah (据说此人物纯属虚构)

    7、林肯总统

    
   三,画作:
  1、Crying Girl 哭泣的女孩
    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美国画家、雕塑家和图形艺术家。最初使用抽象的表现主义技法,但到20世纪60年代转向波普艺术,因而享有盛名。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色彩鲜艳的大幅连环漫画,像《哇:》(1963)。20世纪60年代中,他把莫奈、毕加索和马蒂斯等画家的著名画作转成波普的版本。70年代他也制作雕塑,在这些雕塑中再现出装饰派艺术形式。80年代他在一个纽约办公大楼里画了一幅五层楼高的壁画。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波普艺术家之一,利希滕斯坦对波普艺术所下的定义比任何美国波普艺术家都更贴切。他采用最平淡无奇的连环画或广告画作他的基本题材,然后用油画或丙烯颜料忠实地将它们放大,用色鲜艳,平涂加线描,有的还用仪器来放大。
    这里的《哭泣的女孩》(Crying Girl)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创作出来的,其形象就来自美国日常常见的连环画。虽然女孩的表情面带忧郁,但作品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美国日常生活中一个平常的人物形象。利希滕斯坦的意图就在于“消除作品本身的意义”,这也是波普艺术的一个特点。类似的画作还有《戴发带的女孩》、《溺水女孩》等。

  2、Little Dancer of Fourteen Years十四岁的小舞者
    这幅作品是德加( Edgar Degas)的代表作。德加似乎对芭蕾舞者情有独钟。
    面对这座蜡像,观众目瞪口呆,好象觉得难受,粉粉逃开。这尊小蜡像写实的逼真程度给观众带来明显的不安;所有他们对于雕塑、对这没有生气的冷肃白色、对这数世纪以来不断被模仿的陈腔滥调的意念都开始动摇起来。 就像某些圣母像化了妆,穿著袍子;就像布尔勾教堂的耶稣,使用真的头发、真的荆棘、真的布料。窦加先生的芭蕾舞者也是,穿著真的舞裙,结着真的丝带,穿著真的舞衣,使用真的头发。着了色的头,稍微向后仰,下巴向前倾,嘴巴微张,病弱的脸孔,灰褐色、疲倦、未老先衰。双手撑在背后,手掌交叠。平板的胸口,禁锢在白色的舞衣里,衣料是由蜡揉塑而成。双腿的姿态,像是在准备战斗,因过度练习而紧张扭曲的双腿之上,是小亭子般的轻纱裙。 僵硬的颈子,围绕着金葱般的锻带,头发落到肩上又翘起,发髻上,装饰着与颈上相同的丝带,就像是真实的马鬃。目光注视下,这位舞者就这样似乎活生生的,随时准备离开基台。

  3、The thinker
   《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是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

   4,Nighthawks
    夜游者(Nighthawks,1942)是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代表作,描绘人们坐在城里的餐厅吃晚餐。它除了是画家的代表作以外,也是其中一张最为人所熟悉的美国艺术品。它现在被收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画作的灵感来自一个在霍普居住地,纽约格林威治村的餐厅。霍普在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就开始画夜游者,因为在珍珠港之后,他深深地感受到笼罩着美国的一片愁云惨雾,而他也把这种感觉融入这幅画作里。在餐厅外,城市的街都是空空如也的,在餐厅里的三个人也没有对对方谈话或看着其他人,但都在自己的世界中迷失了。左边的两人是情人,背对的男人孤独地坐着。而餐厅内的唯一一个侍应生,虽然有抬起头来,但似乎是望着顾客们后面的窗户。各人看似身处同一幅画面,但又其实各自活在自己的空间中,跟雷内•马格利特的Golconda有异曲同工之妙。
    画作描绘了现代城市生活的苦闷、孤独;这是霍普一向惯用的主题。如果细心一点看,会发现餐厅没有明显的门口可以让客人走出去,突显了画作的另一个主旨:囚禁与限制。霍普否认他是故意画成这样的,但他承认“也许,我的确是无意识地在描绘一个大城市的孤独。”在画作完成的那个年代,萤光灯技术才刚刚出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画中的餐厅对比窗外空空如也而又漆黑的街道,会发出一阵怪异阴森的光。菲利士烟草的广就是以它作蓝本拍摄的。

  5、V-J Day at Times Square (很喜欢进入此画的情节)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是一张极其经典的照片,作为二战胜利的象征被广为流传,又是人类最美好爱情的见证! 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旁边的人则报以会心的微笑:毕竟胜利来临了,是值得高兴的事!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40年后,摄影者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6、The shipwreck of the Minotaur
    米诺陶战舰的倾覆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一幅作品。J.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是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和版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期的印象派绘画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在18世纪历史画为主流的画坛上,他的作品并不受重视,但现代公认他是非常伟大的风景画家。
 
  7,Balloon dog
   《气球狗》(Balloon Dog)是一只充满空气、有如腊肠组成的淘气版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虽然它看似天真无邪,但它却同时承载了艺术的审美与情色的乖僻。而最大的问题是比例的大小。若在室内艺廊观看《气球狗》(Balloon Dog)这件巨大、闪耀着金属光芒的作品,它立起来的最高处高达10英呎,将会产生一种怪异的巨大感,眼前也有些微的胁迫感;但是放在屋顶上,广阔的天空以及博物馆由南至西的敞开空间,相较之下,便让这件作品显得矮小许多。 也因此,Jeff Koons雕塑的亲昵性被削弱了。着重于细节表现的完美主义,正是他作品最令人慑服的一面:注意那形状十分严谨的蝴蝶结、气球狗的鼻子,或者有交迭与折痕之处,以及心型包装上那绷张的商标。纵使再小心翼翼地、深思熟虑地观看,户外的环境仍然是会使人分心。

  8、American Gothic (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1930年8月,伍德在Iowa(美国爱荷华州)南部的一个小镇看到一所颇具哥特式风格的房子,它建于1880年代,有五个房间。此建筑物的紧凑和坚实的设计,尤其是阁楼上的哥特式窗户,给伍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想象着一个农夫和他的女儿站在房子前面,然后拍下这个房子的照片带回了他的工作室。他请他62岁的牙医和他30岁的妹妹作为画中人物的模特,并让他们穿上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衣服。虽然在画中两人是站在一块的,但实际上这两个人物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完成的。
  伍德花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作品,及时赶上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展览。虽然一开始裁判们对是否要接受他这幅画上有分歧,但这幅画最后得以参展并获得了铜奖和300美元的奖励。当时这幅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个艺术批评家指责该画是“侮辱普通乡村人民的漫画”。有人认为伍德用这幅画来讽刺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但伍德本人否定了这种说法;也有人把这幅画理解为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还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暧昧,既有赞扬的肯定,又不乏讽刺的意味。后来伍德自己透露他的画中含有讽刺的因素,但至于是哪些因素他缄口不言。
  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向前平视,双唇紧闭,黄瘦的脸上表情十分严肃,鼻梁上一丝不苟地架着圆圆的眼镜。他沾满泥巴的手里拿着一个叉,它既代表了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农民们勤劳耕作的精神,也象征着在19世纪男权社会中,不容置疑的男性权威和力量。从构图上来看,这个叉与人物椭圆形的脸和人物身后哥特式窗户的线条相呼应。站在他身边的女人一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装扮,从发型到服饰,甚至到表情,都让人联想起简·爱。同男人一样,女人的表情也不苟言笑,只因那个年代的女性以严谨、矜持、勤劳、克己为美德。她略微站在男人身后,眼睛看向男人,有点“唯他是听”的意味。    
    
    附加:剧终散场的恶搞——摩托罗拉
手机的诞生被杜撰成一个叫摩托罗拉的年轻人无意间捡到被男主角带入历史的手机(需要提醒的是,影片结束时别急着闪人,这段故事要到出字幕时才会出现)。

 4 ) 毫无疑问,最大的亮点就是中文配音

本来是不打算去电影院看的,因为之前看的第一部觉得很一般,认为第二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结果好姐妹强烈推荐此片,说相当爆笑,还说一定要看原版的,更搞笑。
按捺不住跑去了电影院,结果还是中文配音,挺郁闷。
但是随着剧情发展,一串一串耳熟能详的搞笑中文冒出来,我渐渐怀疑我朋友是不是跟我说反了,这中文翻译够有意思的嘛。
我一向对搞笑台词没什么记性,以前周星驰的许多台词身边朋友都能随口就冒出来,我就总是忘得一干二净。这次同样,在电影院里笑了,出来能记住的好玩台词没几句,印象深的就是“山寨红宝石”和“别欺负我们家小伦”。
8过要肯定的是,这次的中文翻译很是出彩,对我这个于译制片越来越不感兴趣,觉得原版的才最能体现原汁原味的人来说,这次的配音版电影使我对长久以来翻译的傻乎乎的译制片有了改观。
在配音上“创新”,紧跟时代潮流,这确实为日渐衰落的译制片找到了新的钥匙。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电影翻译很有意思,但仍掩饰不住电影本身的缺陷。
于我来说,博物馆奇妙夜2和第一部一样,仍是一部很一般的,只是无聊时打发下时间看看笑笑的电影。
这么多“文物”复活,打打闹闹,其中不乏亮点,但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翻译的出彩。
我仍是很怀念《勇敢者的游戏》。

 5 ) 华星看《博物馆奇妙夜2》归来

典型的美国爆米花电影。
不要去考虑“这是符合逻辑的吗”,只要跟着看跟着乐,就可以了。
当然很多笑点未必多可乐,胳肢人罢了;但是考虑到“春晚相声”的背景,还算合格了。
有些笑点还是出彩的,比如达斯.维德出来那段,笑死我了;还有爱因斯坦的指导、丘比特的选歌、拿破仑。
罗里罗嗦的法老不知道影射谁。
女飞行员实在不算好看,厚厚的粉底都盖不住的老相,还扮嫩。不过很符合人物设定并且和男主相当般配——Ben Stiller在热带惊雷里没有这么不上镜啊。
还包含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手机是怎样被发明的?
btw,华星IMAX真是不能忍了,我一向知道他暗,但看了别处的IMAX后才发现他居然这么暗。让我不时有摸鼻梁的疑惑,怀疑自己是戴着那脏乎乎的立体眼镜。真为后面的Transformers2担心。但是又不能不看——啊,从异形大战外星人,到星际迷航,再到博物馆,和IMAX彪上了啊。

 6 ) 活着就应该去做喜欢做的事。但首先要有钱。

1博物馆奇妙夜2的中心思想是这样的:大家都应该追求理想,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首先要有钱——以便捐给博物馆保护朋友们。

基本上这片子很乐。但是我总觉得价值观有点问题,或者说这价值观我接受不了——毕竟剧情主线是,男主角通过从博物馆里的朋友们身上获得的创意搞起了发明创业起家,并且就此摆脱了从前那个失败的人生,但是他搞创业搞得不快乐,然后从女飞行员姑娘身上学到了“人活着就应该做喜欢做的事”,于是卖掉公司(捐给博物馆),回去做起了快乐的保安。

……但问题就在于他是搞发明搞创业的,不是去当了啥枯燥无聊的小公务员(小白领、政治家和疯狂科学家简直是美国电影里的三大传统不幸or反派职业……),并且电影开始部分对他的工作的描述也仅仅会让人觉得“辛苦”而非“无聊”——明明正是创业的上升期。所以结果,这片子的的主旋律就成了以做幸福快乐的保安否定掉身着高档西装风风火火辛辛苦苦的发明家兼企业家生活,因此难免显得过于……个人化?——或者说,更像是对生活的逃避,因为这个故事“否定”的与它所否定的对象都不够强大有力,激不起观众的共鸣——举个反例,如果一个小白领(还得是以惨著称的日本小白领)有一天突然扯掉领带决定去搞摇滚,这个“否定”绝对非常有力XD

——当然,太有共鸣也未必是好事,否则大家就都要辞职去当博物馆保安了。

其他感想就是“好欢!好乐!好high!”涉及美国历史的部分比较让像我爹妈那样不大熟悉的观众一头雾水(别说他们,就是我也不认识那个啥金羊毛废柴将军啊!),不过很能体现各国人的国民性,比如阿尔家就尽是热血白痴,拿破仑(哟小伦!)无比八卦简直就像BIG BANG里某恶心男,而伊万……哦漏!雷帝伊万为啥那么面瘫老实天然呆啊!还在那里一脸无辜可爱地骑一辆小自行车!他还说“我能不能不叫这个名字。现在的年轻人都以为我特别雷。其实我一点都不雷……应该改叫伊凡牛帝”! 不要卖萌啊可恶!还有屋大维也呆呆的……

另外看见黑武士和芝麻街的那谁一起登场的时候我都快笑岔气了……还有猴子们!还有航空博物馆!那帮科学家都在想啥啊到底噗哈哈哈!

PS:莫名开始在意的事情是,这片子引入日本的介绍会不会是“博物馆内复活了各个历史名人的【思念体】”这样的……

 短评

有几个情节太唐僧,半天啰啰不完;结尾很含蓄,孩子们恐怕没看出来。比起第一部没什么大超越,作为续集也丧失了那种天然惊艳,要不是画面做得好,连第三星也不给

10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冲着法老是我辛普森家里最爱Hank Azaria和强大的字幕我打五星了

12分钟前
  • 力荐

better than the 1st one. and it's better to preview the 1st before watching

15分钟前
  • Reynard
  • 推荐

亮点也有,比如片尾的黑白照片中揭示了Motorola的由来,总体来说看得我昏昏入睡,这样的片子小孩看还是比较带劲的。

16分钟前
  • 锡罐头
  • 还行

精彩程度谦逊于第一部

2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剧情扯淡了 不过导演大概是金毛Armstrong Custer的黑粉 | 身高梗没完没了 | Jeradiah和屋大维已经成跨历史官配了 | 拯救世界最后还得靠克苏鲁 | (如果大都会里的画都活一下大概更克苏鲁)

22分钟前
  • Esther L
  • 还行

可博一笑

27分钟前
  • NixieCountdown
  • 推荐

思考者很雷人……

32分钟前
  • 邹小樱
  • 还行

Saw it in the theater tonight; very entertaining, creative, and original. Better than the first one! -- 2009-6-5

35分钟前
  • ly莉
  • 推荐

还算比较热闹兼有趣尤其是恶搞300那段 但我以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孩子就可以感受到愉悦了 结果还是得努力地把仅有的智商降为0

40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还行

反正我只是为了看Steve Coogan和Owen Wilson搞基的最后他们抱在一起我就很满足了www

45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稍嫌虎头蛇尾,不过对于一部续集来说没拍得很2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笑点不少,印象深刻的一个是那只欢乐地跑来跑去的气球狗,一个是小天使们合唱泰坦尼克,还有一个是可爱的爱因斯坦们。ps埃梅里亚真是一个热情、勇敢又聪明的女性。

50分钟前
  • 尽欢
  • 推荐

哎呀最后还是CP的歌呀!!!

55分钟前
  • Charlie
  • 推荐

又是疯狂的一夜,历史与现实的对抗,自己与自己的争斗,怕是对于每个人,都是一场持久的战争。还好,大家都在一起。喜欢画活的那段,进入进出的设计给故事增添了很大亮点。PS1.那只章鱼很可爱.PS2.那三位天使很二~哈.

60分钟前
  • 北冰洋的海豹
  • 还行

絮絮叨叨,奇幻不足

1小时前
  • 发条饺子
  • 较差

第二次就自己一个人在电影院看电影 我喜欢BEN STILLER 电影的配乐也相当棒 也挺好笑的

1小时前
  • 黑黑嘿
  • 推荐

和1一样,也不是没有精彩的部分,我也有笑,不过就是看过即忘。

1小时前
  • sonic monk
  • 还行

1)2009/5/28端午节,中国电影博物馆(随后看《月球大冒险》),IMAX,英文原声+中文字幕,dyl,可惜没听到传说中爆笑的中文配音,尽管看了字幕,但可能“笑果”欠佳,总体来说,优于第1集,更有戏剧冲突,4星。2)2009/6/9,电影博物馆(随后看《终结者2018》),独自。

1小时前
  • 鸟甲
  • 推荐

片场都是都是小朋友!搞得我落座时有点点囧。。彩蛋

1小时前
  • 弄臣
  • 力荐

外国保安真牛啊,但是不犯贱的stiller要从良,我还真不会买账就像那个Jim Carrey从良之后的电影看了实在不爽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