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综艺中国香港2018

主演:黄子华

导演:黄子华

播放地址

 剧照

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1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2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3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4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5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6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13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14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15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16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17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18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19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04:38

详细剧情

黃子華棟篤笑之金盤??口

 长篇影评

 1 ) 出演作品

舞台演出 1990年8月 《娛樂圈血肉史》 - - 1991年3月 《色情家庭》 - - 1992年12月 《跟住去邊度》 - - 1994年5月 《末世財神》 - - 1995年10月 《棟篤笑雙打之玩無可玩》 張達明 - 1997年4月 《秋前算帳》 - - 1997年9月 《殺出廚房》 - - 1998年 《鬚根Show》 張達明、吳鎮宇 - 1999年8月 《拾下拾下拾年棟篤笑》 - - 2000年 《男親女愛舞台劇》 電視劇《男親女愛》眾演員 2000年11月1日至12月10日,加場由12月23日至12月30日。 2000年 《鬚根Show2》 張達明、吳鎮宇 - 2003年3月 《冇炭用》 - - 2006年10月 《兒童不宜》 - 2008年6月13-14日,喺澳門重演兩場。 2007年12月 《越大鑊越快樂》 - 12月10日至12月18日共9場, 後加開12月19日至12月21日3場, 合共12場。 2007年12月29日,於澳門重演一場。 2009年1月16-18日,喺廣州重演3場。 2009年2月17-3月1日,喺廣州再加3場。 2008年9月 《黃子華男磨坊》 鄧偉傑、陳淑儀 2008年9月3-7日晚上8:00, 2008年9月6-7日下午3:00, 後加開9月9日至9月13日(13日2場), 三度加開9月19日至9月21日, 合共16場。

 2 ) 幻海奇情系咩?

今年才找到了金盆啷口的资源,迟到了真的抱歉。坦白说栋笃笑确实没有以往那种犀利了,却又一丝大巧不工的意味。尤其最后那句“幻海奇情”让我回味无穷。 黄子华说“幻海奇情”是TVB很久以前的深夜剧。我没看过,后知后觉知道是什么回事。他的感慨大概是自己本想最后奋不顾身做一次个人剧场(栋笃笑),做之前还写了个说明(不剧透,但是挺适合走不动的年轻人看看)。他的理想是做演员。却在栋笃笑的舞台上一做就是几十年还做的那么成功,有点不可思议,不敢让自己相信。 香港栋笃笑要说是大陆的单口相声,也不能说不是,但也不全是。相声是中国的,栋笃笑是他黄子华的。这里面有黄子华自己的理解,有他自己的抱负。嬉笑怒骂间对香港对港人的社会风气进行斥责,也曾对过去香港黄金岁月的追恋(特别是金盆这次)。 纯粹要引你笑,说简单也不容易,说难也有套路。但是黄子华的栋笃笑引你笑之余,又会让人经不住想,“佢好似喺讲紧我定系话佢自己?”感觉他把香港这个小地方当做了他自己。一贯的嘲弄自己又勉励自己。我一直系想做一个演员,一个好嘅演员。 志云饭局里面陈志云问他,栋笃笑为他赚了多少钱,我挺好奇他会怎么回答。他说栋笃笑畀佐我全部我想做嘅嘢。这句话所言非虚,没有栋笃笑就没有黄子华,而没有黄子华仅仅多个茄喱啡而已。我会为他扼惜,他演过溥仪,可惜没人记得或者说只有少部分人欣赏他的溥仪。 他又说当演员是为了体验不同的人生,我觉得未必是他的初衷,至少不仅仅是这样。热爱有时候不一定有什么必须要的理由,仅仅是因为热爱就够了。 我常想,自己要是在60岁的时候也能感叹,我的一生就好像一集“幻海奇情”。那种怀恋,那种自豪,伴着最后一点随风而逝的唏嘘而静候谢幕,这是多么的美好。

 3 ) 不站队的黄子华

我不相信私底下的黄子华有多“有趣”。

因为猜测严肃的人大抵难以有趣——就从他对事物的表达总是“郑重其事”来说。

栋笃笑是他天赋的,表达的最好出口。 这位香港栋笃笑鼻祖,起初做栋笃笑的理由或许只是一时冲动的天时地利人和,但在二十八年之后,屹立不倒地站稳在红馆,被台下所有观众欢呼喝彩,听掌声不断,倚靠的只能是持之以恒,用时间和思考筹谋忖度换来的精品内容。

“好东西是聪明人用笨功夫做出来的。”

一. 外化而内不化

2018年7月31日,红馆最后一场“金盆啷口”栋笃笑的坐席上,当舞台即将落幕,台上的黄子华向四面的观众致谢一躬,我的眼泪不可控地留下来。而彼时,身边同好友人早就泣不成声。

这是一场黄子华为他的观众准备的栋笃笑告别作,也是他的编年体自陈书。从开场前大屏幕轮播往昔栋笃笑中的金句片段开始,对他有所了解的观众就能闻见“辞别”的气息。孤陋寡闻的我甚至心想:如此具有悲怆仪式感的香港全民娱乐事件,会不会上一次要追溯到梅艳芳或张国荣的告别演唱会了?

上一场的“唔黐线唔正常”,他还是一个对“世界”嬉笑怒骂的哲学家。轮到这一次的“金盆啷口”,我眼中的黄子华则成了一个对“香港”恨铁不成钢的社会学家。是的,虽然依旧是阿爷的孙,阿强的好朋友,但他这一次更是地道香港仔——“黄金强”。“现在的好多年轻人,很怀念香港的黄金年代,即是香港70年代到90年代的各样。各位,我的黄金年华,适逢香港的黄金年代,也就是说,你怀念的,是我。不要叫我黄子华,叫我黄金华。”一语三关——叙述:年轻人的焦虑与迷茫 ;议论:时代不同了;抒情:请大家记得我。

因为是“最后一次”,他有很多话想留给香港人,留给香港。于是他少谈自我意识与人生意义等等虚无主义的话题,转而谈起了阶层分化与家国天下。来看秀前刚好和一位香港同事聊起黄子华——这位曾经的香港地下乐队鼻祖主唱、某漫画人物之父,作为半个娱乐圈人士说起:“黄子华他不站队、不埋堆、不混圈子,在香港娱乐圈可以说是很少见了。”

享受过“着数”,经历过“赈灾”,受“面斥不雅”的教育成长到六十岁之际,黄子华“外化而内不化”。面对外在世界通达顺应谦谦君子,内心却不曾随波逐流。

二. 乌合之众的朝拜者与对抗者

他算不算一个真正的娱乐圈人士呢?算吧,毕竟演过这么多“不卖座”电影和“公仔箱”电视剧。但我想叫他“娱乐知识分子”——以大众娱乐教化大众。各取所需,雅俗共赏。

这是一个在香港娱乐圈从不站队的娱乐从业者,在自己的主场站出来郑重其事表达的最后一次,亦是旗帜鲜明的一次。而这一次的旗帜鲜明与意有所指,甚至也被很多香港人称之为“最不好笑的一次”。

另一偶像黄伟文看秀后的观后感可以说是高分概括:“他最最最犀利的地方是,目测有很多「听了笑话不敢拍手」和「内容之中有份被笑」的人都争先恐后去红馆朝拜他。”陈冠希事件,英国国歌,谭张与黑社会,一桩桩一件件,受香港文化影响的人都难免于共情。

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在他们的行为时表现得理直气壮。(《乌合之众》)

他明明有对“香港大撕裂”的深深不安,对香港年轻人的殷殷期盼,对社会阶层向钱看的“面斥不雅”。但通过“马云无极道”、“蒙特焦”(蒙在鼓里的特务焦虑症)这些方式说给香港人听,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听懂了……

三. 跟住去边度……?

“勞碌半生忙打拚,想在太平盛世,做個小明星,贏了有糖,一輸乜都冇剩 時光荏苒,也不要為君停,人生在世,真是需要能量正,幾多難關,難過,講亦講不清,我迴首望住,望住哩個紅館至醒悟,能夠與各位在這裡歡樂一笑,都算是幻海奇情。”

同样喜欢黄子华的李诞发了条微博后有粉丝评论:他把我们甩了。

正如黄子华提到做第一次栋笃笑的原因有包括迷茫、寂寞、快三十,恰巧撞击着差不多遇到同样状况的我。幻海奇情一场后,发现他真的挥一挥衣袖,要转身离去了,才突然哇的一声想就地耍赖痛哭:真的抛下我们了吗!?

虽然很知道,黄子华选择了一个最聪明又得体的时间让自己华丽退场。但想到未来,不再辉煌的香港娱乐与文化,又有谁“为真小人们争取社会地位,不让伪君子占领全世界”……

黄生,我哋跟住去边度呢?……

”栋笃廿八成经典,牢记在心盼再见。”

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史铁生)

 4 ) 香港栋笃笑舞台上,最完美的一场栋笃笑!

主标题不接受任何非议。

在喜欢栋笃笑文化的观众心目中,黄子华就是神。

就正如退役的科比再出来打一场球赛一样,你会介意他到底能进多少球吗?他能出来打比赛,或者说回到球场上,就已经是一种对观众、对粉丝的恩赐了,这是神迹,不容侵犯!

曾经,长大后其中一个愿望就是,能有机会看一场黄子华的现场栋笃笑,但没想到,当我长大,他也退休了。

之前,因为没能看上《金盆𠺘口》而感到失落,但没想到看完之后,会更失落,因为你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个栋笃笑表演了。

一个人,一个舞台,近乎“自杀式”的表演,他坚持了28年。

从刚开始乞求观众看他的笑话,到观众乞求着他讲笑话,他一直在为真小人争取社会地位,不让伪君子霸占了全世界 !

黄子华的栋笃笑,如同周星驰的喜剧,无论什么时候看,都能击中你的笑穴和痛点,而且长大后,你品、你细品,越品越有味,这就是子华神哲学思维的魅力。

他的封麦之作,看得出是将憋了多年的心里话,一次过倾诉出来给观众,话题尺度也堪称香港舞台界之最。

其实从一开场,就有点想哭的冲动,越看到后面越不忍看,看完之后还是遗憾慢慢,这就是子华神在我心中的留下了一个不可撼动的位置。

从小学5年级,第一次看子华神的栋笃笑《拾下拾下》,还是舅舅留在我家的VCD,就注定了是子华神一生的粉丝。

多谢你,子华神!

 5 ) 子华神,再见

黄生,是我最后一个偶像。我喜欢黄生舞台上的玩世不恭,更喜欢黄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诚实的说,黄生的show九十年代那几场好过新世纪。

更诚实的说,黄生的最后三场栋笃笑,《洗燥》,《不痴线不正常》,《金盆啷口》,我笑的次数并不多,甚至从《娱乐圈血泪史2》开始,喜剧性都比之前有些下滑。可能有一部分是我看的时候受弹幕影响,看这最后三辑的时候,我总没办法做到百分百专注。

黄生的存在,很奇特。两点来说,只要巅峰够高,往下滑也是顶峰的高度。第二,真正重要的是第二点,因为之前那些个神show,我已经完完全全被黄生的才华加魅力折服了。以至于后期单纯看到黄生在舞台上拿着麦,我就可以有兴趣的欣赏完这两个多小时。

也是因为对黄生的热爱,所以今天看完《金盆啷口》,我还是要来过来拉拉人气,虽然这次黄生的内容上的笑点,我依然get不是很多。但是,最后一个show,我看到的闪光点仍然是非常多的。

1.全场最佳是最后的《幻海奇情》,凄清悲凉得来,又很有美感。

劳碌半生忙打拼,想喺太平盛世,

做个小明星,我赢咗

有粒糖,一输乜都不剩啊

时光荏苒,也不会为君停,

人生在世,真係需要能量正,

几多难关,难讲,

讲亦讲唔清,

我回头望住,望住你个红馆至醒悟,

能够与各位喺度欢乐一宵

都算得係 幻海奇情。

2.我听到中后场段,有个清亮的女声,用普通话喊了声,“黄子华,我爱你”。那一刻,我觉得被感动到。我相信这位朋友也是大陆过去专程去看子华神的,当年我差点去了。子华,那一刻你听到了吗?你在神州还是有那么多粉丝的。

3.我真的受不了子华哭,是在唱《幻海奇情》那部分之前,说“放生陈冠希”之后,子华一边谢幕一边难受,一边难受一边哭。看到神落泪,凡人心痛不已,又觉得神更有魅力。

4.这一场讲的都是香港的问题,我不是香港人,所以无法百分百感触到这个show最大的功效。但子华说到的香港的黄金时代,我是差点经历过的,我喜欢香港的影视文化,小时候更喜欢90年代,现在更喜欢80年代。这些人陪我,从我的10岁到20岁。子华不一样,子华是唯一一个陪我从20到30岁的人。

推一首古巨基的《子华说》。

 6 ) 最后一出是什么也没讲,也没讲完

半夜看完最后一出。以前每次很颓的时候都愿意看栋笃,因为子华总能讲得比我还颓,颓得来又好笑,笑自己有什么好颓的。但这一出却第一次觉得想好好记低他说了什么。

从hk的撕裂讲回到“蒙特焦虑症”(终于明白子华拍栋笃特工为什么要用莫名其妙的特工身份和暧昧的两性关系),对于黄金强时代(70-回归)的迷人(一针见血,既属于帮会,又属于教会)、核心价值观(面斥不雅,荒谬地维持了迷人的包容)谈得相当精彩,也把hk人处境的无奈无望(被动地选择不忠不孝,被动地成为了无脚的雀仔)讲入了骨,结束前更大胆地重谈hk包容时代的结束(面斥不雅的体面不再能维持,无产者才不在乎你雅不雅,宗不宗师,祠堂拆了再说,但规矩却是你伪善的四大地产商坏的),战争愈演愈烈(现如今各类人各个人都是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最后“跟住去边度”,谈constitution多无益是心知肚明,像同性恋、妓女合法化和为冠希事件多说几句不比这更值得,还有什么可寄望的吗,黄沾的《不文集》里那句“为真小人争取社会地位,不让伪君子霸占了全世界”是唯一可说的。

哪怕是最后一场,讲到最后,又讲回做栋笃笑的初衷(一个努力想成为演员的小明星摸爬滚打不得门而入,一个被hk社会的精明一面抛弃又得到其愚钝一面相助的小人物,一个最贱的哈姆雷特,一个人演了一些戏,遇见了一些人,看了一些书,碰巧做了hk版stand-up comedy),讲回和观众的缘分(买票进场的都是衣食父母,自然也最担心不叫座的落寞,回水和除裤成了那么多场演出的只会迟到不会不到的梗),子华也只是用“幻海奇情”来说。栋笃笑救不了hk,也挽回不了这个马云能够一个人打四大高手的大时代。做了那么久,批判了那么久,哪怕这最后一场能谈出来的东西也只有那么一些些,甚至是足以让他“再出来做栋笃笑就没人肯买票”的一些些。都说这一出是子华对hk最后的献礼,也是他不愿再演的理由,但看来不管是愿或不愿这一出都是那么多年因缘际会的果,是明言或未来得及明言的深情。谁曾料想到十年后一句子华“神”,他自己觉得这是“幻”,同时也是“情”,却又不是不可以转身让其归于“幻”。是够虚幻的,却也是丰富的虚幻。既已站上这最后的舞台,万般不舍,都付笑谈中。

 7 ) 这不是一个栋笃笑,这是对香港的爱

首先很庆幸我是一个广州人,香港就在隔壁,从小看tvb和港片,多多少少对香港的政治和娱乐圈历史有点了解,否则也许我会看不懂这场表演。

从开场的第一秒,黄子华就单刀直入说出黄和蓝的矛盾,接下来正常几乎就没停过对香港的"批判"(我实在想不到用什么词),从抗日时期一直说到90年代再说到今时今日,一直在剖析香港人的心态,社会的变化,如果这个show不是限时的话,估计他会说的到天昏地暗。黄子华在言语中每字每句都透露着他的无奈,他对香港现况的痛心,要留意这个show是18年的,然后在19年香港人就再次将他们内心的不满和矛盾宣泄得淋漓尽致…

网上好多视频好像都缺少了最后粤剧的部分,建议大家还是专门找来看看,这段结尾后我会把黄子华的绝唱真正看为对香港的痛心,也是对香港的爱

 8 ) 观首场有感

看完首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金盆啷口当然未必是大家心中最好笑的一场栋笃笑,不过,要知道黄生的栋笃笑从来不是只为了引人发笑。有人说,看后面场的朋友才可以听到经过前面场不断调整后的,效果最好,笑料最佳的内容,但在我心中首场绝对是子华神最初最原始想展现的内容,无论get到的朋友有几多。黄生的栋笃笑,确实在香港本地看是最精彩的(比如《唔痴线唔正常》的中港婆媳关系,本人觉得精彩至极,在内地场没有,实属可惜)尤其这次,只在香港演出,更是原汁原味,所以也面临有些非港人粉丝get不到香港本地的zz梗,也有因为粉丝年轻,可能get不到黄生想展示的香港几十年前的光阴,但是这些不阻碍他这次的剧本依然优秀。我相信当时不明白的朋友,散场后去Google或百度,马上领悟:哇,原来他讲的是这个,真是妙!这次的show,没看之前,我感受正如他说:巨星说收山,最后一定会复出,看完之后,感觉到他真的可能不会复出了。他讲到了中港zz,hk的黄金年代,为同性恋为性工作者为陈冠希发声,他整场在表达的让我感觉就是:香港的状态我很无奈,我决定要离开舞台,红馆万人一起跟我回顾香港以往的种种,听听我最后对这个社会的呼喊,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能够与大家在红馆欢乐今宵,真是奇妙的缘分…

整场下来,没有中场休息,多了一把椅子,当过场音乐响起,舞台灯灭,黄生独坐在黑暗的舞台中,他是在休息还是观察着观众的反应,不得而知,不设置回后台的中场休息,是不是在留恋着最后的舞台…

黄生想表达的观点,或许不是每个观众都同意,或许对一些人来说有些敏感和被调侃,但是,我们没有人思考,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敏感,或者说,真的需要敏感吗。如今我们很紧绷,很撕裂,一如黄生所说:我们现在都在找仇人。我们正正缺少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够把痛苦、丑陋、可笑的东西化作幽默。

黄金时代已不复返,而今天这个时代庆幸还有黄生在开show。

 短评

子华神封咪之作,10分!子华真敢说,香港真自由!

7分钟前
  • 赎救的克申肖
  • 力荐

面斥不雅

10分钟前
  • 每天都睡不醒
  • 力荐

黄碧云之前写过黄子华,称他的栋笃笑是惊心动魄的残酷,难得是众人都笑得出。笑话总有残酷的成分,望着台上的子华,恍然间觉得红馆犹如斗兽场。「幻海奇情」是他谢幕时唱的一首歌,我想,也是他对这个撕裂的年代的最终注解。

14分钟前
  • M
  • 力荐

最后一场,在一片笑声中,他哭了。

18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十分悲凉的一场show,不太笑得出。18年的演出,19和20年的情况基本预测出来了,还阴差阳错cue中非典:中国人再次领养穿山甲了。

23分钟前
  • CLAIRE-CHIU
  • 力荐

可以打六星吗?前面真是爆笑,看着子华落泪也心酸得不行。2018/7/6 首场 隔了20天坐内场又看了一遍,笑点调整过,结尾加了天台说,当天他似乎感冒,依旧认真讲完,觉得他真𠺘口了,去做点其他事也很好,勿要浪费才华。7/26 我就是那个买了贵飞在台下但又不做足反应的人喽!

28分钟前
  • Mallory
  • 力荐

开场时,看见以往每一场show的片段,证实我真的每一场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也感到了“情已逝”那一般的伤感,而且整个show的后半程的后半段,开始讲些很严肃的现实,尽是黑色,这幽默令我想哭,子哇是非常爱香港,希望它明天会更好,而我只能用他的段子安慰自己,做为咖喱啡,有出现过,就罢了

29分钟前
  • 小鱼@苏樱
  • 力荐

子华神苦口婆心用一场栋笃笑度化有缘人,但是可以看到的有多少?听明白的有多少?笑完又反思的有多少?总觉得子华是一个看得通透有前瞻性的人,所以才会有这封麦之作,不是他想不出内容,而是怕没有人听他讲了……

33分钟前
  • Babylon
  • 力荐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宵离别后君不必再来。

37分钟前
  • CHOISUM
  • 力荐

刀尖舞蹈,处处小心,也幸亏他在一切失控以前做了这一期。关于从“长期打算、充分利用”且民间社团横行大势下却又能有“面斥不雅”的君子国秩序,走向社会撕裂、社交网络到处寻衅,反思超越了简单的讽刺梗(这在二十年以前或许是黄的主场,但在sns时代不可能比得过极端网民,且大违本意),益见深圳河两侧皆是同胞,连面对时代的心态都是一致,而黄在调笑之余所寄托的谏词也正在于此。那些讽刺主义的笑话正在显得过时,世界将进入一个没有笑的时代。

41分钟前
  • 笔力不及纸
  • 力荐

金盆𠺘口 面斥不雅萬里江河 各自珍重

44分钟前
  • bitterlemon
  • 力荐

开篇就说自己金盆封口是因为今时今日的香港已经容不得艺人有政治色彩。发声被拉入GD,不发声又被骂只知道赚人民币,心灰意冷,其实这是黄子华最后写给香港的旧情书。说栋笃笑30年,黄子华在香港的地位已经超越任何明星,那些洞察政治批判社会的言论是非常中立的,两边都不迎合讨好,可惜台下香港观众们的反应真是让人很失望,讽刺香港的部分装听不到,说内地的部分齐齐鼓掌大笑。就这么结束吧!留给我们最好的黄子华,免得将来被别有用心者恶意剪辑身败名裂,再也不会有人一支麦克风站在红馆舞台上嬉笑怒骂可以每次连开二三十场开足三十年还一票难求了。香港的黄牛们会想念他的。

49分钟前
  • 叱咤﹎M●
  • 力荐

某程度上我理解子华为何要结束栋笃笑生涯。也许他觉得如今的香港撕裂又偏激,失去了幽默的土壤,无力用他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和戾气,甚至扼杀苦中作乐的可能性。他对黄金年代作了最好的缅怀,也对如今的现状作了最任性的发泄。这种告别的方式耐人寻味,我尊重,但讲不出再见。時代有你,亦算是幻海奇情。

52分钟前
  • pachinko南
  • 力荐

作为子华男神的最后一场栋笃笑,一定现场支持。可以看出他对现在香港回归之后的现状还是有些不满的,但是通过爱与和平的方式占中也是没有实质性结果的手段,1997之前的焦虑惶恐延续到了现在,讲七讲八,似乎扯得很远,但是也始终不离题,现在陆港两地的差距可能在缩小,但是香港的精神却不能改变的。接受世界的不完美。

57分钟前
  • 寒风晨夜
  • 力荐

從十幾年前看黃子華棟篤笑對時事的一知半解,到現在因為聽懂每一個橋段而難過得想哭。撕裂的社會,回不去的過往,「跟住去邊度?」,沒有人知道答案。沒有想到落幕的節點原來如此傷感,在發聲就要被顏色標籤的時代,噤聲也許是最佳選擇。再見,黃子華

59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7/6 首場。子華某程度上借封咪控訴香港人近二十年來在思想上不但毫無進步,甚至倒退得令他心灰意冷。「為真小人爭取社會地位,不讓偽君子們霸佔全世界。」

1小时前
  • KLY
  • 力荐

标记一个不存在的DVD,纪念一场最初也是最后的赴约。我觉得最开始他做栋笃笑,是真的有很多苦水要吐,也是绝地反击,字字有血出。但后来他登上神坛生活无忧,还能再捕捉到生活种种暗流与人世丑陋真相,这个人是真的敏感真的心细。如果这样,退出也好,从此不需再将苦难烹煮成笑料,将敏感、脆弱和真心摆上台面,从此闭门谢客,山高水长,就此别过。

1小时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香港现状表明喜剧的尽头是悲剧,难怪子华也要金盆啷口,提早收山

1小时前
  • Hinkly
  • 推荐

可以爆星。我一直觉得普通话区听不懂黄子华是非常大的损失,因为国内没有人敢做相关政治/ 社会题材的stand up comedy加之水平不够…黄子华早就被封神了,也主动封麦了。在告别演出的近三个小时里他说了好几次“香港已经唔同晒了”,这个地方变得撕裂、挣扎又激进。你可以看到他的态度,对改变的不满,字句里隐藏的批判。(这个show是在占中后做的所以…)从黄蓝阵营一路讲到同性恋合法、性工作者保护及陈冠希事件,再讲到我坐在屏幕前由爆笑到泪目鼓掌。不知道多少年以后能喜剧界能再出现一个黄子华,不知道内地会不会也出一个值得人尊敬的严肃话题脱口秀表演者,更不知道香港的未来会怎样。但我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好。

1小时前
  • tequilaH
  • 力荐

几十年过去,黄子华从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最后直升了预言家

1小时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